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这种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有着较大影响,本文建立EGARCH(1,1)模型,对汇改后人民币收益率序列进行拟合检验,得出收益率序列仍然有集聚波动性、尖峰厚尾的特点,还存在杠杆效应,最后对央行以及规避利率市场化所面临的汇率风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对2005年7月22日至2012年9月5日期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拟合检验结论显示,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过程中存在的时变性、持续性和非对称性特征。来自MCMC估计结果进一步表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过程存在的非对称特征不同于在股票市场普遍发现的"放大利空,缩小利好"型的"杠杆效应",而是突出表现为"放大利好,缩小利空"。但波动的非对称效应和强度较弱,这意味着央行在采取措施干预和管理汇率波动时,在时机选择和力度把握上不仅要充分考虑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时变性和持续性特征,而且更应注意汇率波动的非对称性及非对称类型。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外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引进外资也一直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而汇率作为连接本国经济与国外经济的桥梁,在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国际热点问题时,研究人民币汇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与FDI之间的实证研究发现,汇率上升,即人民币贬值,有利于FDI的流入;而汇率如果波动过快,不利于FDI的流入。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经济社会核算矩阵研究小组编制的宏观社会核算矩阵表为基础,构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对我国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一是人民币持续升值会导致服务业、建筑业的产出增加,但对其他大部分产业的产出有着消极影响.人民币在先贬值后升值的情形下会使建筑业的产出先减少后增加,农业和工业的产出先增加后减少,而服务业的产出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二是价格变动对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各不相同.汇率的变化对各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汇率持续升值会减少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建筑业和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贬值情形下会增加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减少服务业和建筑业的劳动力需求.三是持续升值或是贬值的货币政策并不能长期扩大出口或增加进口,该政策只能在短期内起到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总之,长期来看,仅靠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不利于我国经济和各产业的持续发展,应该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应对汇率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人民币升值以及美元贬值的原因,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升值现象.我国很多的进出口公司以及跨国公司每年有大量外汇收入要以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升值会给这些公司的境外分支机构的盈利造成很大的汇兑风险.因此,运用合理有效的金融工具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进行对冲和平抑就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了.本文立足于运用人民币期货等相关金融工具,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波动分析,对于汇率风险的防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非线性ST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时间序列的动态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在长期内呈现均值回复现象,并且LSTAR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非线性波动特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BEER模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均衡汇率是进行汇率管理的关键概念。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从统计学意义上确定均衡汇率与基本经济因素之间的协整关系,可作为管理汇率和确认汇率失调的基础。本文运用BEER模型,采用1984年1季度-2005年4季度的季度数据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贸易条件、劳动生率和净对外资产对均衡汇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均衡汇率具有负向作用;(2)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过几次失调的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自我修正功能不强;(3)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汇率升值阻止了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的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多元BEKK-GARCH模型,立足于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利用“汇改后”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与上证综指的日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汇市与股市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并对宏观政策的制定与投资者对风险的规避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均衡汇率更加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BEER模型,实证测算了1983-2009年的年度人民币均衡汇率及汇率错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1983-1985年、1997-2003年及2008、2009年这段时期被高估,而在1986-1996年、2004-2007年被低估。其中,1983、1984及1998年高估最严重,最高达到了24.64%,1993、1994年低估最严重,达到了24.17%。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兑美元远期汇率序列的考察,发现其收益率波动存在明显跳跃特征。因此,引入跳扩散过程对远期汇率收益率波动特征进行分析,并给出了跳扩散过程离散化形式,及相应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利用人民币兑美元远期汇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跳扩散过程能较好地反映远期汇率收益率波动特性,并能较准确地反映远期汇率价格走势和波动情况。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波动分析,对于汇率风险的防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非线性ST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时间序列的动态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在长期内呈现均值回复现象,并且LSTAR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非线性波动特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个大国半开放经济,汇率的有限浮动是人民币汇率制度转换的方向毋庸置疑。作者采用了两个模型:Logistic模型选择70个样本研究了汇率制度是否应该发生转换;Logit模型选择了34个国家数据研究了汇率制度转换的出路。分析认为:中国目前的“硬钉住”的“浮动汇率制度”是合理的,计量模型计量模型分析得出目前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在同一汇率制度框架内进行汇率调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兑美元远期汇率序列的考察,发现其收益率波动存在明显跳跃特征。因此,引入跳扩散过程对远期汇率收益率波动特征进行分析,并给出了跳扩散过程离散化形式,及相应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利用人民币兑美元远期汇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跳扩散过程能较好地反映远期汇率收益率波动特性,并能较准确地反映远期汇率价格走势和波动情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均衡汇率更加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BEER模型,实证测算了1983-2009年的年度人民币均衡汇率及汇率错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1983-1985年、1997-2003年及2008、2009年这段时期被高估,而在1986-1996年、2004-2007年被低估。其中,1983、1984及1998年高估最严重,最高达到了24.64%,1993、1994年低估最严重,达到了24.17%。  相似文献   

15.
16.
17.
王晨铖 《海南金融》2012,(11):15-19,32
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基于VECM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福利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贬值有助于工人福利的改善,增加进口虽然在短期内对工资有下拉作用,但在中长期发挥推动促进作用。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背景下,优化制造业产业和贸易结构,提升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比重,借助人民币升值时,进口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相对下降的机会,增加进口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并尽快建立起与劳动生产率相挂钩的工资增长机制是提高我国制造业工人福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
人民币均衡汇率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幼阳 《南方金融》2004,(4):12-15,6
本文在Edwards发展中国家均衡汇率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构造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测算出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回答了人民币实际汇率是否需要调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统计软件EViews7.2,分析人民币汇率从2010年1月1日到2012年12月31日共计725天的时间序列数据,并据此建立了2种ARIMA模型。根据模型的预测精度、检验结果,本文确定了最优预测模型ARIMA(1,0)。随后运用该模型来预测2013年1月1日至3月31日人民币与美元兑换汇率(55个数据),并与2013年实际数值进行拟合。对于2013年的人民币汇率走势,笔者认为,根据模型结果,其值仍将在短期内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