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50)
本文根据永续盘存法的测算要求,介绍了基期资本存量、当年投资额、折旧、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指标的不同的测算方法,并根据自己的算法给出了估算出的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2.
资本永续盘存法及其国内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肖红叶  郝枫 《财贸经济》2005,(3):55-62,F003
资本存量数据是宏观经济运行政策研究的重要决定因素。资本存量核算比较复杂,在理论与技术两个层面都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厘清。我国资本统计十分薄弱,数据可得性成为资本存量估算的严重制约。在我国经济增长研究中,如何准确估算资本存量一直是困扰研究者的难题。学术界需要使用这方面数据,又促使很多学者基于各自的研究目的对我国资本存量进行估算。这些研究分别利用不同的假设和处理方法,这使我国资本存量数据出现了差异很大的众多版本。本文在对资本存量估算方法进行梳理之后,对我国资本估算现有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存量:基于总资本框架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水平的估算历来备受关注,文章将人力资本纳入社会总资本范畴,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为社会总资本的两个分量,以现有物质资本估算技术为基础.遵循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在估算思路、前提假设、计算依据等方面一致可比的原则,系统讨论了资本估算各技术环节的处理,有效解决了人力资本折旧确定问题、人力资本投资价格指数编制问题,从而形成了基于总资本框架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水平估算的整体方案.基于该方案,文章就中国1995-2005年间社会总资本存量水平做了实证估算.全面反映了计算期中国总资本数量、结构、分布以及动态趋势等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徐建荣  陈圻 《商业时代》2007,(17):91-92
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存量估算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绝大多数研究只涉及的是我国全社会资本总量的问题,对制造业分行业的资本存量研究较少。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利用永续盘存法考察1995-2003年期间我国28个行业的资本存量,在时间延伸和行业细分上对资本数量测算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5.
《商》2015,(23)
资本存量是宏观经济研究中经常用到且非常重要的一个变量,并且估算工作甚为复杂。本文对资本存量的估算工作进行了较为详实的梳理,包括估算方法、投资额、价格平减指数、基期资本存量和折旧率等方面。估算方法、投资额和价格平减指数等方面学术界基本达成共识。基期资本存量和折旧率的测算方法还处在争议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且最重要的核心变量——折旧率的发展方向基本明确,就是用可变折旧率来替代不变折旧率。  相似文献   

6.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准确估算健康资本折旧率对把握我国人口健康资本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经典的健康资本需求框架内,正式引入年龄、环境与健康投资的异质性,扩展构建健康资本内生折旧率模型。基于永续盘存法基本原理,结合精算模型与生命表数据,对不同年龄、性别和风险假设下我国居民健康资本折旧率进行估算与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居民健康资本折旧率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与性别差异:中青年阶段折旧率缓慢提高、老年阶段加速上升;男性健康资本折旧率始终高于女性。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年龄对健康资本折旧率的影响下降,健康投资的影响则持续增强。提高健康投资回报率,是降低折旧率进而提高我国人均健康资本存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对于我国西部地区来说,资本对于经济的驱动作用是否达到临界,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是否适用于目前的西部地区发展的阶段,这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本文已云南省为例对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且对各年投资流量、折旧率、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进行了新的处理和研究,运用永续盘存法重新估计了云南省1990年-2013年末的资本存量,从而把握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状态,衡量经济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资本存量是一国财富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资本存量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据是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重要决定因子。本文对资本存量的概念和永续盘存理论推导进行梳理,界定算核算的分行业资本存量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在永续盘存法的基础上,综合借鉴国内权威研究成果,全面探讨了全国和某地区初始资本存量、历年的投资(新增资本)及其价格指数、重置率或折旧率、资本存量的估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资本存量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察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资本存量估算方法 ,在永续盘存法的基础上,综合借鉴国内权威研究成果,并根据目前国内已有统计数据,具体估算福建省改革开放30年间的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11.
采用资本租金公式法测算资本回报率,结果显示,房地产业发展拉低了资本回报率,2003年之后愈加明显。通过对房地产业投资和资本回报率关系的检验,发现房地产业投资对实体经济影响有限,短期拉动作用表现为年度贡献,长期内存在较大的波动效应;房地产业发展对资本回报率省际趋同效应的减弱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我国28个省市1978-201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在投资不断增长、资本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资本回报率之所以没有出现明显下降,生产率的持续提升是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本文的结论不受异常值和生产率测度方法的影响。同时,资本深化、经济开放程度、政府干预、产权结构、产业结构和成本因素等也会影响资本回报率。笔者认为,应加大研发投入和教育支出,促进生产率提升,从而保证资本回报率的稳定性,防止投资下降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姚李亭  彭香 《商》2014,(20):85-83
本文运用永续盘存法,通过当年投资It的选取、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的计算、折旧率δ的确定和基年资本存量K的估算,最终得到了河南省改革开放以来分产业的资本存量估计。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国民收入核算数据,对中国总体及31个省份1992-2012年的资本回报率进行了测度。然后使用差分和系统GMM方法,从中国总体和东中西部四个层面研究了价值链低端生产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出现了下降,且地区间存在着两极分化的趋势;价值链低端生产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呈倒V型;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资本回报率均有着负的影响;开放水平的提高促进了资本回报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通过翻阅查找近年来中国资本存量的相关研究文献,并结合中国GDP数值的发展状况,本文针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经济折旧率、基期资本存量的选择与构造以及缺失数据进行了相对完整的处理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某些地区的产业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永续盘存法,运用双曲线效率递减的“年龄-效率”模式首次系统估算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95年至2018年的公共资本投入即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研究表明:沿线国家公共资本投入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在2007年以后增速放缓;区域之间资本投入差异较大,中西亚地区公共资本投入规模较小,泛东南亚和中东欧地区公共资本分别为中西亚地区的3倍和2倍,反映出中西亚地区公共资本投入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中东欧地区公共部门在公共领域内的投资参与度逐渐降低;沿线国家间公共资本投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印度、俄罗斯、波兰和泰国的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处于沿线领先水平,而东帝汶和不丹公共资本存量规模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知识、技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本文以广州为例,基于R&D数据,运用永续盘存法,在基期知识资本估算、R&D支出价格指数的构造、知识滞后周期以及知识折旧率选择方面均进行了推敲。最后对广州市1995—2012年知识存量的总体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生产函数的一般模型出发,选取了2003-2012年的宏观数据,结合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对生产函数进行修正,将资本投入、劳动投入、规模变量、产权变量等因素引入生产函数中,运用Eviews软件,剔除了模型构建中的多重共线性及异方差问题,经分析得出:资本投资、规模变量、政策变量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很大,并科学的测算出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系数为e0.7154。  相似文献   

19.
卢万青 《商业研究》2005,35(5):149-152
2001年6月份以来持续两三年的股市低迷,八成以上的股民发生亏损,但是这两三年的时间不能代表我国股市的长期情况。为了全面地反映我国A股市场长期投资回报的高低,选取有代表性的上证180指数,计算其成份股从1993年至2002年的股利回报率、配股回报率、资本利得和投资回报率。经过计算可知,上证180指数成份股的现金回报率低和投资回报率都较低,两者的平均值不足1%。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测算出生产性服务资源三类集聚程度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方法首次深入剖析集聚模式对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从时间异质性和距离异质性视角刻画上述机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首先生产性服务资源自身集聚及其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均有助于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提升,生产性服务资源与农业的协同集聚则会对制造业资本回报率产生负向冲击,这一负向冲击主要产生于2012年后;其次虽然生产性服务资源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作用力大于生产性服务资源自身集聚,但生产性服务资源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资本回报率正向作用的显著性上限为300公里,地理距离对生产性服务资源自身集聚正向效应的制约力则不显著;最后就业密集度、人力资本深化和生产率提升均有助于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提升,研发投入对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作用力不显著,中国制造业资本回报率持续提升还有赖于劳动者技能提升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