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人力资本水平是东道国获得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一个重要条件。利用2004—2008年江苏省13个主要城市的经济数据,按人力资本水平高低对样本城市进行分组回归,分析其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水平越高,FDI技术溢出效应越好。为此,江苏省应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地方政府应创造条件吸引具有技术溢出效应的外资企业进入江苏省;促进内外资企业间人才的流动。  相似文献   

2.
在WTO的大环境下,近些年来,中国利用FDI的数量和规模稳居世界前列,并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但是不是利用了外资就一定能吸收技术呢?答案是否定的,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还需要东道国良好的吸收,其中人力资本就是影响其吸收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鉴Borenszteinetal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一个计量模型,采用中国1984-2006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FDI与人力资本结合起来时对国民产出的贡献相当明显,其外溢效应取决于一国对FDI的吸收能力,此能力体现在该项国的人力资本丰裕度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对中国人力资本与FDI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FDI技术溢出的影响表现出鲜明的门槛特征,人力资本存量水平、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中等教育人力资本对FDI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正门槛效应,而初等教育人力资本对FDI技术溢出则呈现出负门槛效应.同时,本文发现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处在高体制的省份,其各层次人力资本也都处于FDI技术溢出效应较大的体制中.  相似文献   

5.
文字利用2003-2008年度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吸收能力对OFDI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存在OFDI反向技术溢出效应,但该效应均较小;二是东部地区制约OFDI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本;三是中部和西部地区制约OFDI反向技术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开放度和金融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技术扩散,认为是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和实际价值所在,在技术扩散的过程中,同样的技术对于不同的技术接纳者的效率是不同的,这跟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有关。文章在回顾近年技术扩散相关的文献基础上,主要介绍了吸收能力对技术扩散的影响,以及对人力资本和吸收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构建古诺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吸收能力与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当东道国内资企业吸收能力低于门槛值时,技术溢出率会随着内资企业吸收能力的提升而递增,内资企业愿意支付更多费用获取技术溢出,而跨国公司降低为预防技术溢出而支付的费用;当东道国内资企业的吸收能力高于门槛值时,此时内资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水平,技术溢出率主要取决于内资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两者之间的权衡。  相似文献   

8.
刘琪 《中国电子商务》2014,(8):81-82,84
本文将人力资本分为国外人力资本和国内人力资本,以中国为例,采用9个OECD国家的1980-2011年共210个观测值作对比,用定量分析方法探究不同人力资本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国内人力资本与国外人力资本皆对FDI技术吸收能力产生积极效应,且综合指标比分别的单独指标对FDI技术溢出效应产生更大的影响,海归型人才与非海归型人才相比对FDI技术溢出效应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构建两阶段的两部门开放经济模型,考察了基于人力资本流动途径的FDI溢出效应的作用原理,进而研究了该过程中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表明,FDI能够降低东道国人员自主创业所需的企业家才能门槛值,实现基于人力资本流动途径的FDI技术外溢;金融发展效率提高能扩大"FDI对企业家才能临界值的边际降低值",通过促进东道国自主创业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基于1985-2009年全国时间序列和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资本积累效应;受金融发展程度所限,现阶段我国FDI技术溢出和人力资本外溢拉动国内经济的效应尚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检验我国OFDI是否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产生的条件,运用我国20042010年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和国际R&D溢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现阶段OFDI渠道获得的国际R&D并未显著提升我国的TFP。然后考察了6个衡量母国吸收能力的指标对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促进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经济开放度和研发强度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没有起作用;技术差距和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中国数据,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了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命题。结论表明,中国已经处在技术进步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阶段,实际工资和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上升也并没有改变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计量方法及实证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提出了一种新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估值方法,并就中国近期的人力资本数量、结构、分布及动态特征作了实证评价,得出了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3.
现代公司金融理论指出,在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环境中,人力资本应当与货币资本共同拥有剩余索取权(Myers,2001).为检验中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否存在人力资本替代货币资本的趋势,文章利用中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资本结构理论提出了新的研究假设并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不存在人力资本部分替代货币资本的趋势;在我国,建设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结构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外商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不仅仅影响一国内部经济增长,同时也和外部经济交往比如外商直接投资(FDI)存在互为补充的关系。FDI能够对东道国的人力资本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主要通过影响东道国的正规教育和在职培训提升东道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发展中国家要加大本国的教育投资;鼓励跨国公司的培训活动和实施吸引人才的制度;实现FDI、人力资本和技术外溢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在对全球55个主要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人力资产存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综合指数排名第38位,位于第三梯队;人力资本存量(包括教育性人力资本、健康性人力资本和流动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健康性人力资本与流动性人力资本存量之间,以及教育性人力资本存量与健康性人力资本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教育性人力资本与流动性人力资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应通过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倡导终身学习的社会理念、加大对医疗保健的投入、形成良好的企业与高校的合作研究和知识共享机制、重视劳动者的健康质量、构建顺畅的劳动力流动市场等途径来提升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水平,从而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人力资本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99~2007年中国省区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方法研究了中间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国际R&D对中国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国际R&D对中国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的影响。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中间产品的国际R&D促进了东中西部的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服务贸易的国际R&D对东部影响显著,对中西部不显著。人力资本吸收能力显著影响了国外研发的外溢,但对中西部不显著。因此,提高国内研发的转化率、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和调整服务业结构是政府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具有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功能,由于人力资本投资供求主体的复杂性,导致多方利益谈判的结果即相关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易于混乱。本文通过对教育投资、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实证分析,探讨影响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因素,归纳基于因素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从人力资本投资的单一效应出发衡量相关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安排,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对在金融危机与知识失业背景下提升人力资本投资效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健康与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两种主要形式———健康与教育 ,大量的研究集中于后者。随着经济的发展 ,健康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两种人力资本投资的异同与联系的比较分析中 ,介绍了健康投资的特征与测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将环境问题置于企业战略层面已得到普遍认同,绿色创新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自然资源基础观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本文对长三角地区249家制造业企业进行实证研究,验证前瞻型环境战略对绿色创新绩效的作用过程与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制定前瞻型环境战略的企业可以通过积累绿色智力资本和增强吸收能力来提高企业绿色创新绩效。通过Bootstrap检验发现,绿色智力资本对吸收能力有积极影响,二者在前瞻型环境战略与绿色创新绩效间有链式中介作用,并在对比中发现链式中介效应与单独中介效应具有显著差异。研究为企业制定环境战略和提高绿色创新绩效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0.
信息不对称是契约理论的核心概念 ,是交易契约设计的最基本原因。目前很多研究者都倾向于风险投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来自于高新技术的不确定性 ,认为信息缺口是因人们对某种专业知识的缺乏。在风险投资契约过程中 ,信息不对称的根源并不是自然技术的外生不确定性 ,而是人力资本的内生不确定性 ,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投入、产出、退出三个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投资的契约设计应基于人力资本的不确定性。风险投资应分段进行并设计好剩余索取权分配与剩余控制权安排等契约条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