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有三大产业,第一大产业就是农业,据统计我国有85%的农民,也就是说我们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民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和基石,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而农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所以对农业土地问题的研究,对农业的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提出了农业“两个飞跃”的重要思想。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我们要以小平同志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思想,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特别是直接从事农村工作同志的思想认识,认真调查研究,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健全、完善农业经济体制。当前,特别是要在坚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简单一点说,就是要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这既符合中央的要求,不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制度,又发展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促进城市化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正如有的地方所讲的“农民要增收,必须发展高效农业,而要发展高效农业就应该做到生产技术专门化,生产经营规模化。”“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土地向大户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先有种田大户,才能农机大户,反过来农机大户又带动了种田大户。”“规模效益主要来自‘多中取利’,种七、八亩田,一亩收入500元,只有4000元,如果种200亩,一亩收入即使200元,也有40000元”。实践证明,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确实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而当前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供选择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根据浙江一些地方的实践,在土地(包括林地)流转方面主要有6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模式。目前有农民直接参与自我经营和农民通过出租土地间接参与的两种模式。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发展休闲农业十分有利于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同时,在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土地的价值演变。第一,土地资源价值趋向多样化。与传统农业相比,休闲农业中的农用地价值不仅体现在农产品实物产品的价格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农业发展之思索》(以下简称《思索》)是我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刘志澄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刘志澄教授早年留学苏联,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中国农科院常务副院长,现任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专家咨询团副主任、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总顾问。刘志澄教授从事农业经济及其发展研究已经近60年了,足迹踏遍世界各大洲广袤的土地,身影留在中国各地区希望的田野,爱心献给广大农民,特别是中西部尚贫困的农民兄弟姐妹,智慧化为丰硕的农业经济研究成果,著作传播在广  相似文献   

5.
在第十一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记者深切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土地还是那些土地,农民也还是那些农民,  相似文献   

6.
农民要的不是土地所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从事农业经营的农民来说,需要的是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目前中国农民具有充分的承包经营权,他们完全可以自由经营农业,并获得农业收入。我们不能说农民土地所有权更大了,农民种粮食的产量就会增加。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增收的特点 我们国家的国情是农民多,农民化水平比较低,农业生产条件比较简陋,农民技能比较差,农民收入大部分靠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稳定销售渠道、减少风险、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最近一段时期,我到河南、山东对产业化的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农地产权制度之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妥善解决大国小农现实约束下如何破解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困境、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如何形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如何按照“三权分置”的制度要求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等问题。为此,需要基于农村土地制度环境的变化适时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以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按照“三权分置”的要求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在坚持农业家庭经营为主的同时持续推进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并强化关联制度的建设与完善,通过强化集体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实现农民集体成员权利、激活土地资源资产要素,有效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农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9.
肖红 《农业经济》2004,(12):35-36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迫切且最具有挑战性的是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和农村贫穷的“三农”问题。为什么我国的“三农”问题难以解决,是因为农村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人均占有资源、首先是土地资源的数量过少,因而土地报酬递减的趋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农民收入问题,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核心。1997年如何保持农民收入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大幅度增长,是全社会倍加关注的问题,需要认真审视与抉择。一、农民增收条件分析按照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1997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实现“一增二稳三提高”,其中重中之重是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290元,增收360元。这也是“农业上台阶,农民奔小康”的现实要求。实现上述目标的条件至少有以下5点:一是1997年我国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以及召开党的十五大,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发展空间,必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产生有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有一个难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种啥啥多,农产品全面供大于求,农业效益下滑,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逐年减少。在新的背景下,农业和农村经济究竟怎样调整?笔者认为,答案要在经验中寻找。  相似文献   

12.
陈雨 《农业经济》2023,(9):78-80
随着少子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日本出现农业劳动力人数下降、农业领域高龄者数量增加、青年农民文化素养较低等问题,中国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因此,以马克思人民主体性思想为理论基础,分析日本新农人计划的发展现状和成效,对中国青年农民培育具有借鉴意义。本文认为通过推进职业农民教育法制化、加快土地流转、构建“官产学合作”的农民培育体系、注重“食品、农业、农村”的宣传工作等方式,能够增强农业、农村对农民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1减免农业税后,农村土地经营方面发生的变化 1.1农民对土地的态度发生了变化。长期以来,由于农民经营土地负担过重,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业效益低下,农民从土地上得到的收益廖廖无几,甚至出现负效益。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民把种地看作是“副业”,不愿为土地注入更多的劳力和资金,土地利用率不高,有些土地甚至被撂荒。近年来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出台后,有些外出打工的农民返乡要地,有些原来不愿经营土地的也要地,有些长期被撂荒的土地也被重新“捡”了回来。据调查了解,2004年湟源县返乡务农的农民有88户,全县恢复撂荒耕地27.6公顷。原来种地的农民也加大了对土地的投入,重视选用优良品种和科学种田。  相似文献   

14.
一、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城乡经济发展的新矛盾 近几年来,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在大城布郊区,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威力秘效率在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最大缺陷,在于把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经营权平均分割和凝固化了。特别象上海郊区,人多地少,而且每年又要减少耕地10多万宙,农业劳动力大多已转移到非农产业;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的土地利益出现了纠纷;农业自身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河北廊坊市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把零散的土地租给园区、农业合作社,自己则成为农业产业工人,按照统一标准生产农产品,工作日按时上下班,每月领取工资。  相似文献   

16.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减少农民。一是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引导农民住宅向小城镇集中,加速城市化的进程,让留下来的农民能有机会耕种更多的土地,让进城的人在城里找到合适的工作,在二、三产业中创造新的能获得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收入能够高于在土地上的收入,同时,要借撤村并组的机会,使农民住宅集中,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中心村、中心组,加大土地复垦的力度,这样一来,既增加了消费总量,又拓展了市场需求,二要加快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权入股,让农民变“股民”也不失为一个新思路,通过“土地经营权股份化”的经营方式,可以实现土地资源向优势产品、优势产业、优秀经营者集中,提高集约化程度,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农民既可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又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信息不灵带来的各类市场风险,要在坚持承包权30年不变的前提下,本着“自愿、有偿”的原则,试行土地流转托管制度,由托管站将土地经营权流转出去进而规范农民转包土地的行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占很大比重。农民收入的偏低,不仅影响农民生活状况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是我国全面奔小康的一大障碍。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必须优化农民组织结构、合理利用土地、完善农村政策,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郊区第一家土地入股的奉贤区柘林镇绿都农业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12月,是一家以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实行保底分配加效益分红,实行统一经营,吸收多元资金投入多项现代化农业项目,农民实现职工化的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最近,笔者就其建立两年多来的运作情况,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土地流转合作社: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玉福 《农村经济》2012,(9):127-129
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联合,合作社实现农民的联合,在我国只有实现土地与农民的联合,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可以说,走土地流转合作社的道路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作是促进农民增收,重要措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由于我国农业是以千家万户农民承包土地经营为基础,农民人均耕地不足0.15公顷,导致生产规模小、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本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难度大。建立在现代农业科技基础上的循环农业是节约型、高效型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模式,是解决我国农业难题的有效途径。促进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化发展,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循环农业发展的过程循环农业是传统农业精华的重要内容,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工业制造物——化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