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标:要素错配对经济增长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的影响。研究方法:运用提出的测算框架将经济增长分解为部门全要素生产率、要素禀赋和资源配置效率,并通过构建反事实框架重点探讨要素错配如何影响区域经济的非平衡发展。研究发现:2000~2013年要素再配置仅能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9.2%,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积累和部门全要素生产率;部门全要素生产率、要素错配和要素禀赋分别可以解释区域非平衡发展的56.5%、30.7%和12.8%;要素完全有效配置将使得人均真实收入年均增加31.4%,但提升空间趋于缩小。研究创新:拓展传统经济增长分解方法并构建反事实框架研究要素错配的经济效应。研究价值:有助于深入理解要素配置在经济增长和区域非平衡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财经热点     
正亚行维持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报告称,平稳的消费和不断增长的外部需求将支持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尽管中国面临房地产行业持续放缓、以及今年早些时候的信贷增长紧缩以及劳动力减少等压力,但亚行维持其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预测,即2014年为7.5%,2015年为7.4%。亚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表示:"在中国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提出的结构性改革措施比完成经济增长目标更为重要。即使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期,只要就业情况良好,就没有必要惊慌。"受  相似文献   

3.
声音     
"我们更注重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这是李克强在两会记者会上所说的话。在记者会上,外国记者把"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的论调抛给了李克强,李克强表示,"我也注意到了关于中国经济偏悲观的报道,但是我们在去年并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况下,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预期7.5%,实际7.7%),为什么今年不可以呢?"李克强向中外媒体坦承,把经济增长率定在7.5%左右,主要考虑的还是保就业、惠民生、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我们更注重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未来5~10年的转型与增长,不仅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具有历史性影响,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与恢复增长也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从经济增长的长周期看,未来10年,尽管国际市场有可能继续动荡与萎缩,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上升的通道。增长不等于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重在研究防止增长主义导致"成长陷阱";政府不能替代市场,任何其他工具都不能取代市场机制在增长体系里的基础地位;中国的"十二五"经济转型具有历史性特点,不能把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固化为"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5.
声音     
7.6%是水分较少的增长率,是在潜在增长水平区间内的增长率,充分反映了全球经济态势,显示两会报告设定的7.5%增长目标是合理的。而去掉了超过正常投资增长的过度依靠投资增长的增速部分后,是更扎实的、"水分"较少的增速。——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为防止经济增长进一步下滑,确有必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但稳增长的政策与经济结构调整要高度一致,切忌过度的刺激违反规律推动短期过高增长。  相似文献   

6.
赵晓 《房地产导刊》2012,(9):108-108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主要有:避免经济硬着陆,实现经济结构再平衡以及弥补中国的体制漏洞。在过去一年中国未能免于西方问题的影响,经济增长出现降温。但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为遏制通货膨胀而主动采取并取得成效的措施。如今物价涨幅已经降至一个较低水平,中国政府开始放松政策以避免硬着陆风险。第二大风险是中国不平衡的经济增长结构。目前投资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高达48%,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动向一直吸引着全球的目光,经济增长放缓让国家提出了深化改革的要求。没人能准确预测这轮经济放缓会持续多久,决策层也将年度GDP增长目标调降至7.5%。许多经济学家甚至更为悲观,指出经过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可能将像日本那样结束。他们认为,日本经济实现了超过2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但在1973年后的40年中,日本年度经济增长超过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时代》2013,(8):22-22
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继续放缓,同比增长7.5%,比一季度的7.7%下降0.2%。持续放缓的势头表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脆弱性,也使得实现2013年全年的增长目标面临风险。《日本经济新闻》文章称,对于中国经济能否通过结构调整走上稳定增长轨道,专家的看法存在分歧。摩根大通中国区全球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目标 (一)GDP总量增长目标分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再次作出明确,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体来说,经济增长的目标是GDP总量比2010年翻一番(按照不变价格计算),达到中上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要实现这个总量目标,要求我国从2011年~2020年的年均增长率要保持7.2%左右的增长速度。据统计,2010年GDP总量约为44万亿元人民币,再翻一番的话,按不变价格计算,2020年GDP总量将接近90万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主要有:避免经济硬着陆,实现经济结构再平衡以及弥补中国的体制漏洞。在过去一年中国未能免于西方问题的影响,经济增长出现降温。但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为遏制通货膨胀而主动采取并取得成效的措施。如今物价涨幅已经降至一个较低水平,中国政府开始放松政策以避免硬着陆风险。第二大风险是中国不平衡的经济增长结构。目前投资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高达48%,而国际平均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2010年,按照中央确定的经济增长8%左右的预期目标,我们将工业增速指标定为11%左右."在2009年底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表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在成功保住了8%的增长之后,宏观调控的最大挑战,曾被认为是保增长与控通胀之间的平衡。然而,这两个政策目标间并不存在严重冲突。去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急升至两位数,而12月的物价也出现跳升。未来一两个季度,可能继续显示经济的强劲增长和物价较为明显回升。这种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应建立灵活通货膨胀目标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我国政府将宏观调控目标调整为"保持稳定,较快增长"和"将通货膨胀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这是对年初提出的政策目标,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结构性价格上涨演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的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合利用社会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闲暇的经济含义进行了扩展,认为闲暇对生产具有积极的互补效应,并通过将该类效应引入到带人力资本的卢卡斯内生增长模型,利用中国和瑞典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本文的计量分析显示,瑞典的闲暇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正作用,但中国与此相反,因而瑞典的技术进步、人口状态等因素对增长的作用优于中国。最后,本文建议推动休闲经济发展、适时推进弹性工作制,实现"工作—闲暇平衡"。  相似文献   

15.
张延陶  宋涵 《英才》2020,(1):92-97
2019年是中国经济内忧外患的一年。在稳增长和稳杠杆的平衡博弈之中,中国经济增速是否应跌破6%这一"底线"的讨论在2019年底掀起一阵不小声浪。2019年,房地产的表现一枝独秀,仍然为宏观经济贡献着巨大动力,但是关于地产韧性的担忧愈发强烈。一旦房地产投资出现下滑,中国经济的新增长引擎究竟将由谁担当?目光转向海外,中美贸易的不确定前景令外部环境隐忧仍存。  相似文献   

16.
要闻声音     
《中国新时代》2014,(4):28-28
“我们更注重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这是李克强在两会记者会上所说的话。在记者会上,外国记者把“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的论调抛给了李克强,李克强表示,“我也注意到了关于中国经济偏悲观的报道,但是我们在去年并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况下,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预期7.5%,实际7.7%),为什么今年不可以呢?”李克强向中外媒体坦承,把经济增长率定在7.5%左右,主要考虑的还是保就业、惠民生、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我们更注重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相似文献   

17.
熊开达 《经营者》2001,(10):32-34
<正> 继5月香港《财富》全球论坛、北京第四届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后,第八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小企业部长会议又在上海召开。来自全球的各国政要、世界级企业巨子和最有分量的人物都汇集到了中国,中国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进入新世纪,全球经济突然变得波云诡谲,道指、纳指狂跌,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欧洲经济徘徊,日本经济衰退,亚洲的"小龙"们还没能走出金融风波的阴影,世界何以看好中国? ——中国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达到7.9%,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完成7%的目标,进出口增长可达8%。内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为本轮经济增长周期的转折之年,国民经济增幅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自一季度开始增速逐季放慢的态势十分明显,但全年经济增长仍将达到10%左右.为防止经济增长下滑过快,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做了微调,调控目标由"两防"转为"一保一控".  相似文献   

19.
声音     
《中国新时代》2014,(7):30-30
“中国经济需要以适当速度增长,今年预计将增长7.5%左右,这个速度慢于以往,不过是正常的。”——这是李克强在访问伦敦前夜,为英国泰晤士报撰写的文章中所阐述的观点。他在文章中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正常的,并不构成问题。他表示,中国今年有信心实现7.5%的增长目标,并称政府已经准备好调整政策来确保达成这一目标。“尽管下行压力巨大,中国经济仍在稳步向前。我们将继续在必要时进行提前和温和调整。我们充分准备好了排除各种风险,有信心实现今年的增长目标。”  相似文献   

20.
设定经济增长目标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典型方式,剖析目标驱动增长的内在机制对于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造并求解“上级政府(委托人)—下级政府(代理人)”间的目标激励合约,发现目标的激励效果取决于代理人完成目标的相对收益,相对收益提高,代理人努力程度随目标的上升而提高;若相对收益下降,继续保持高目标反而会挤出代理人的努力,理性的委托人应适当下调目标。经验分析上,利用2003—2020年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对模型结论进行验证,发现目标能够引领增长;以2013年中组部发文弱化GDP考核为时间节点,发现目标激励强度的下降会促使地方政府适度下调增长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