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信贷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经济手段,是21世纪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绿色信贷的背景和意义出发,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绿色信贷的内涵和定义,分析了我国目前实施绿色信贷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博弈论对其中的"银、企、政府三方合谋"问题进行了剖析,最终提出了构建绿色信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绿色金融是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其发展却非常缓慢,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经济人的特性促使人们为了更大的经济利益,而不顾环境的保护,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的共识,因此绿色金融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国内外对于绿色金融的概念、理论和推行问题已经做了部分研究,在国外已经有很多银行加入赤道原则,履行着相应的社会责任,而我国却只有兴业银行遵守该原则。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趋势和背景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发展绿色信贷的主要银行中,股份制银行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在绿色信贷发展中具有创新与引领作用。故而本文选取了十二家股份制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从绿色信贷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了十二家银行的绿色信贷制度、绿色信贷实施规模以及绿色信贷投资项目这三方面的发展现状,并从现状中总结出绿色信贷政策制度不健全";两高一剩"行业信息披露不完整;绿色信贷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健全完善绿色信贷制度;建立统一的披露标准;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产品创新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绿色金融内部协调性视角,采用PVAR模型对2014—2020年中国碳金融、绿色信贷与绿色保险间的动态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当前中国碳金融、绿色信贷与绿色保险发展的路径依赖性较强、良性互动不足。对比分析显示,碳金融、绿色信贷与绿色保险间的关联关系存在区域异质性,碳金融发展强势区域的整体关联性优于弱势区域;2017年后,绿色金融内部关联性得到部分改善,弱势区域的改善情况更佳。进一步从内部生态、制度约束和技术支持层面探究关联关系的改善路径,发现宏观ESG、环境规制以及金融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促进绿色金融体系协调发展,且该积极作用在弱势区域中更为明显,由此可缩小绿色金融内部协调性的区域差异。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我国绿色金融市场互动关系,为促进绿色金融体系内部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经济飞速的发展,环保已经变成世界共同的话题,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盛,世界环保市场也出现迅速发展的势头,作为环保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金融的地位越发凸显地重要了,而银行在金融经济中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我们研究绿色金融时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此次社会实践,对武汉金纬创新工贸有限公司的生产发展的调查为出发点,通过调查银行绿色信贷的现状与发展,开展了对银行在绿色金融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研究,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6.
绿色金融历年来在我国金融业被大力倡导,然而相比西方国家,关于绿色金融的构建所面临的问题颇多,法律制度上的不健全使绿色金融的倡导无章可循,金融业的监督匮乏使绿色金融形同虚设,环境部门与金融部门的相互封闭使绿色金融缺乏技术支持,所以有必要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我国绿色金融制度的构建更上一层楼。本文将立足于我国金融界现状,借鉴各国行业经验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为绿色金融的构建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7.
罗睿 《中国商论》2023,(8):144-147
本文通过研究绿色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绿色金融通过提高中小企业经营收入、提高环保绩效和降低中小企业承担的风险来影响其技术创新,同时发现与绿色金融和企业创新的相关政策不完善、绿色技术识别困难、绿色金融缺乏创新性产品、绿色技术创新人才缺乏及中小企业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完善绿色金融和企业创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有关部门监管、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建立绿色信息共享平台、增强中小企业的绿色创新意识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楚 《中国市场》2014,(44):130-131
绿色金融是21世纪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优化经济产业结构的重要时期。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高耗能的产业占据大半部分,与此同时改善经济发展方向是现阶段我国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对我国发展绿色金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且提出相应的政策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的统计方法,分析绿色信贷对商业绿色金融发展能力的影响,并且根据实证分析结论对政府和银行提出相关建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银行发展绿色信贷对绿色金融发展能力有促进作用,非国有银行发展绿色信贷对绿色金融发展能力有阻碍作用。银行在绿色信贷发放初期,需要在绿色信贷业务方面投入大量成本,例如专业人员培训费用、审批流程的增加和调查所贷款企业的费用等,从而提升绿色金融发展能力。国有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发展较早,得到的国家政策补贴较多,并且绿色信贷产品已形成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0.
王昱力  周斌 《商》2012,(23):99-100
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的人类的工业化活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商业银行如何把绿色信贷与碳金融密切结合起来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达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重点。本文旨在对基于CDM项目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进行全面分析,为促进这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银行贷款盈利、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社会环境改善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1.
《商》2015,(10):175-176
我国绿色金融经过几年的发展,已从探索期进入了过渡期,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介绍绿色金融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国内和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状况的对比,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完善,我国绿色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政府相继颁布了不少相关政策给予扶持,其中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为企业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本文对"绿色信贷"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当前国内银行绿色信贷的发展现状、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旨在为绿色信贷机制的构建和运行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促进国家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绿色金融是金融机构在决策时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2002年世界银行提出的赤道原则成为了目前国家银行业绿色金融的普遍准则。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目前虽然发展较快,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对我国发展绿色金融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蔡阳 《中国市场》2024,(6):54-57
近年来,改革开放让我国经济焕然一新,在效率与GDP规模目标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其中的问题也有目共睹——资源、环境的破坏促使人们必须重新审视经济发展模式,将工作重点转移为打造绿色生态文明,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用绿色金融来支撑绿色企业的发展。综合当前绿色企业发展的状况来看,其发展呈现出螺旋形上升的态势,其中绿色金融的助力作用不容忽视,在绿色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以绿色企业与绿色金融的发展关系为切入点,深入剖析绿色金融对绿色企业成长的影响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近年来,嘉峪关市努力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缺乏专项政策扶持和配套措施、信息共享平台需进一步完善、缺乏专业的信贷管理能力和人才等制约因素,亟须关注解决。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的加剧,人们逐渐意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为了减小人类生产及消费方式危害环境,我国大力提倡绿色文明,积极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绿色小额信贷将"绿色"理念与传统小额信贷相结合,以绿色信贷的方式来带动城镇贫困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本论文从河北省张家口市农户绿色小额信贷需求状况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农业发展情况入手,针对贫困农户绿色小额信贷需求缺口,对政策性金融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推进扶贫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绿色金融已成为全球大趋势,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也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自2007年中国启动绿色信贷市场以来,中国绿色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绿色信贷市场逐渐成熟,绿色证券市场近日取得国际关注,绿色保险制度仍在搭建中,全国性碳交易市场预计于明年正式启动。在总结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无论金融科技还是绿色信贷,均是金融发展过程中的新事物和新产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全新的不稳定因素和风险因子。本文结合金融科技对河南省企业的影响,首先以修正SSA-FAHP模型建立河南省企业绿色信贷创新的风险指标并获取每个风险指标的权重。其次,利用专家调查文件的方法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分析每个风险指标的最终得分。从而根据风险因素的分析结果提出保障河南企业绿色信贷创新不同风险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