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核工业》2016,(3):18-21
<正>3月底即将召开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使核安保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3月18日,作为第一届核安全峰会重要成果的核安保示范中心落成,也为核安全峰会的召开献上一份礼物。"核工业发展60多年来,我国保持了良好的核安保纪录,实现了重要核材料‘一克不少、一件不丢’""我国核电发展30多年来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纪录。核安全始终是核工业发展的生命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  相似文献   

2.
近半年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的活动比较频繁。2013年6月,率团出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面向21世纪的核电”国际部长级大会并作国家报告;7月,出席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保部长级大会并作国家报告;9月,以中国理事身份出席国际原子能机构9月理事会会议,就核安全议题代表中国发言;10月,主持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与美国能源部在北京联合举行的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开工建设仪式;12月,主持中法核能合作30周年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在美国举办的第四届核安全峰会上,中国核安保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的建成投运以及微堆低浓化实现满功率运行这两项重大成果更是博得了世界赞赏的目光。2014年海牙核安全峰会上中国承诺高浓铀微堆实施低浓化改造,开始使用更为安全的低浓铀燃料。在此次核安全峰会前夕,中国微堆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3月26日,我国首座微型中子源反应堆(简称微堆)圆满完成低浓化改造,实现首次满功率运行。这是继核安保示范中心建成运行后,我国在核安保领域取得的又一重要成绩,也是中美核安保合作的重大成果。国家原子能机构表示,微堆低浓化改造,是降低高浓铀流失风险、提升核安保水平的有力举措,也是中美核安保领域合作的重要内容。我国将与其他国家分享低浓化改造技术经验,协商开展类似改造项目,全面提升全球核安保水平。  相似文献   

5.
声音     
《中国核工业》2016,(3):8-8
<正>核恐怖主义威胁已经超越了国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是安全孤岛。核与辐射恐怖活动成为国际社会最为担忧的恐怖主义形式之一,核安全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核安全峰会的召开,对于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提升全球核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世界各国携起手来,加强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核恐怖主义威胁,让核能真正造福于民。中国正不断融入国际核安全体系,通过加强自身核安全能力建设,与美国合作建设核安保示范中心,开展加纳高浓铀微堆低浓化项目合作,帮助周边国家提升核安全水平,为提升全球核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26日~27日,第二届核安全峰会在韩国首尔召开,本次峰会共有53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这次会议围绕加强核材料和核设施的安全,重点讨论了加强核安全国家措施和促进核安全国际合作等议题.这是落实首届华盛顿峰会提出的关于加强核材料与核设施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等方面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 2010年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之后,"核安全"已经成为广为公众所熟悉的一个名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核安全"(Nuclear Security)与我们过去已经约定俗成的中文技术名词一核安全(Nuclear Safety)从技术层面上说并不是同一个含义.为了避免Nuclear Security和Nuclear Safety在中文翻译上的混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已经把Nuclear Security正式翻译为:核安保.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中国的"核安全观",从"核能发展和安全并重,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发展核能事业;权利和义务并重,以尊重各国权益为基础推进国际核安全进程;自主和协作并重,以互利共赢为途径寻求普遍核安全;治标和治本并重,以消除根源为目标全面推进核安全努力"四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核安全理念,从多维度、多层面深刻指明了全球核安全治理的方法、途径原则及立足点,为完善全球核能安全、发展指明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声音     
正我国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核安保工作。自上世纪50代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标准,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保持了良好的核安保记录。应对核安保领域面临的新形势,为切实提升我国核安保政府管理的技术支持能力,我国于2011年11月成立了国家核安保技术中心,隶属于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为国家的核安保、核材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5年《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原子能机构积极落实《国家安全法》,全力维护核领域国家安全。一、积极推动立法工作,完善核领域法规体系。全力推动《原子能法》的立法工作;努力推动《核安保条例》《军工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出台;积极推进《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修订,以及《核损害责任法》《乏燃料管理条例》研究论证工作等。  相似文献   

10.
动向     
<正>01国务院批复《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近日,国务院核准批复《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规划》)。通过《规划》实施,到"十三五"末,我国运行和在建核设施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安全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放射源辐射事故发生率进一步降低,核安保和应急能力得到增强,核安全监管水平大幅提升,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到2025  相似文献   

11.
正核电,多安全是足够的?一直以来都是业界讨论的话题。公众视角下的核安全总有着"特殊"的分量。从"谈核色变"到"抢盐风波"、"切尔诺贝利巨鼠说"等等,都可见公众对于核能的"陌生"和"恐惧"。也由此带来了奇特画风:公众质疑核安全,业界就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加强证明核安全,如此反复。公众与业界的拉锯,将核安全不断推向"极致"。不可否认核事故的危害性、加强核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风向标     
《中国核工业》2011,(6):4-5
王毅韧: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发展核能"中国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坚定不移地发展核能。"在维也纳出席国际原子能机构部长级核安全大会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王毅韧6月20日说,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若干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荷兰海牙举行的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首次提出了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明确指出"我国将坚定不移增强自身核安全能力,继续致力于加强核安全政府监管能力建设,加大核安全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源投入力度,坚持培育和发展核安全文化。"这些新论断和新要求将我国核安全的战略定位推向了新的高度,并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家正在进行科技计划管理方式的变革,同时也在进行"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在我国的科技布局中有两个领域比较特殊,分别是航天科技和核科技领域。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由于这种特殊性,长期以来,两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一直都是国防科工局(委)主导。正因如此,我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和国家航天局也直接隶属国防科工局。核科技是核能应用的基础,也是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联邦政府制定的具有全国意义的法律,涵盖了澳大利亚国内原子能利用、核设施与核活动以及核安全管理方面的框架性和规定性内容.其中《原子能法》和《澳大利亚核科学与技术组织法》体现了该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政策的演变,其制定过程体现了国家政策的转向.《澳大利亚辐射防护和核安全法》则明确规定了政府、企业和其他责任主体在核安全方面的分工及相应责任,尤其是明确了核安全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威.几部法律同时存在,共同组成了澳大利亚核能开发和核安全监管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出席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9届年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蒋心雄9月18日在大会上发言,阐述了中国政府在防止核扩散、和平利用核能和保障核安全等重大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蒋心雄指出,国际原子能机构作为联合国的重要专门机构,应该继续坚定地遵循机构《规约》确立的宗旨,在防止核扩散、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加强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各国特别是广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在维也纳召开的IAEA国际核安保大会上,中国展台展示的核安保实物防护平台——核盾(NVSG)在会议期间大放异彩。这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家核电安保领域的技术空白,而且打破了国外厂商的技术垄断,成功实现了国产化。  相似文献   

18.
民用核安全设备,是指在民用核设施中使用的执行核安全功能的设备,包括核安全机械设备和核安全电气设备。核设备的质量关系到核设施的安全建造、调试与运行。可以说,核安全设备是核安全的基础,离开核安全设备谈核设施安全,无疑是痴人说梦。当然,离开核设施来谈核安全设备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正核安全是核工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线,是核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第三届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系统阐述了我国的"四个并重"的核安全观,并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将核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我国核安全受到史无前例的关注。作为世界上核电建设最快的国家,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核大国立法实践经验,积极推动核安全立法,以法制保障核工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核安全一直被看作是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利用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核安全被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写入了《国家安全法》,这更加肯定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的战略地位。"十二五"期间,我国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核能与核技术利用领域保持良好的安全业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