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有了‘华龙一号’,中国核电‘走出去’将从‘借船出海’走向‘造船出海’。"8月2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评审会上说,"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品牌,‘华龙一号’要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此前,7月18日,中核集团已经与阿根廷核电公司签署了《关于建设阿根廷重水堆核电项目的实 相似文献
2.
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两年后的今天,全球核电复苏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美国在沉寂了34年之后,接连批准了国内4台AP1000核电机组的建造许可,英国重启了大规模发展核电的计划,中国也恢复了对新建核电项目的审批.
目前全球共有45个新兴国家正积极考虑启动核电项目.伊朗官方2013年2月23日正式宣布,计划在15年内新建16座核电站;阿联酋计划建造14座核电站;土耳其宣布在2023年以前建造12座核电站,正在与世界各主要核电公司和国家商谈核电建设合作意向;南非政府已划拨了核电建设专项资金,并力争2030年将南非的核电装机容量增至160万千瓦. 相似文献
3.
正核电是高科技战略性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发挥核电技术出口的带动作用,创造我国经济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2013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出访中东欧国家时,多次提及核电合作,推动核电出口。这是对我国核电乃至核工业的信任和鼓励。实现核电"走出去"战略,不仅是投资及参与国外的核电站建设,关键是要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7)
正01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中核集团与巴基斯坦、阿根廷、沙特、美国、加纳等国的核电合作已取得一系列新进展,中国核电正在健步‘走出去’。目前,中核集团在巴基斯坦合作建设的核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已达463万千瓦,在运装机容量超过130万千瓦,有效缓解了巴基斯坦电力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5.
6.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22)
正长期以来,我国以煤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备受诟病,核电发展将成为电力集团"走出去"的新名片。核电具备"走出去"条件我国目前具有核电开发资质牌照的企业共四家,分别是中核、中广核、国电投、华能,其中投产并商业运行的20台机组中,中核有9台,中广核有11台。同时,作为全球四个拥有完整核科技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我国成功研发了10万、30万、60万、100万千瓦核电技术,拥有并已经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对核电行业从业人员来说,中国核电一直以来比较低调和神秘。实际上,在核电行业内部,国家发改委对核电企业提出"走出去"一直给予厚望,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欧洲推广中国核电,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SWOT模型对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战略措施建议。一、SWOT综合分析(一)优势首先,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具有良好地资金优势,对于一个动辄几百亿美元的核电项目,中国核电走出去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本刊编辑部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21)
正2017年,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巴西、阿根廷、伊朗等国家开展了电力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此外,与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土耳其、韩国、苏丹、沙特、加拿大等国家核能合作也在逐步深入。2017年海外市场开发新签5份合同、8份企业间核能合作备忘录、33份企业间合作协议和纪要。2017年6月,由中核集团出口建 相似文献
9.
一、核电、核燃料"一体化"走出去有利于增强核电的国际竞争力。核电"走出去"的关键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品牌,其中最核心的是反应堆用的核燃料组件的自主知识产权。我国核电"走出去"的主力堆型"华龙一号"(ACP1000),其核燃料组件是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CF"系列燃料组件。正因为我国拥有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燃料组件,"华龙一号"的出口可以不受国际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制约,可以不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成昆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3,(12):109-111
最近.国家能源局提出核电“走出去”战略,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这是我国核能工业寸持续发展的战略安排,也是美、法、俄、日、韩等国核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核电作为安全可靠、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考虑并纳入能源发展规划。从国际核电市场需求看,当前共有72个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其中在"一带一路"及其沿线周边有60多个国家已经和正在计划发展核电,预计到2030年全球新建核电机组约200台,这为我国核电"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作为核供应国集团(NSG)成员,正在大力开拓国际核电市场。国内首台"华龙一号"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我国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国际场合发表讲话,强调核电"走出去"。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高铁、核电等技术装备走出国门"。近期,李克强总理会见法国外长时指出,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在核电等领域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作为我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中国进出口银行也有了相应的政策倾斜,未来将优先支持核电、高铁、通信、电站等出口。核电"走出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3.
核电企业“走出去”应防范投资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电“走出去”已成为国家战略,我国核电企业正在积极行动起来,努力争取海外核电项目。在国家领导的亲自推动下,已与英国、罗马尼亚、捷克、匈牙利、阿根廷、南非等国家达成了核电合作意向并签署相关协议;核电“走出去”正在从战略蓝图转化为工程实际,有望带动装备制造业、电站运营与服务、核燃料等产业的出口和国际市场的拓展。 相似文献
14.
15.
对外工程承包业务涉及领域广、项目工期长、不确定性风险大,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才能确保其顺利发展。就我国现有法律体系而言,在保障“走出去”企业利益、促进企业良性有序竞争和鼓励海外业务开拓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0,(20)
<正>随着电力行业危机管理的逐步加强和优质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供电企业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意识与日俱增。大家纷纷走出本地区、跨出本行业,换个角度重新自我审视、定位,正确面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向先进标杆单位学习好的工作经验和方式方法。毋庸置疑,这种追求上进的做法值得肯定和 相似文献
17.
如何妥善处理核电站运行和维护过程中所产生的乏燃料与放射性废物以及退役问题是全球性难题。本文重点围绕核电"走出去"中的放射性废物管理问题,分别从海外核电业主和核电供应商的角度,分析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在以“金融业支持企业走出去”为主题的第二届参考消息先驱论坛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这样演讲道:“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然内涵就是金融全球化和产业全球化,因此,金融业支持企业走向世界,不仅是产业部门的需要,也是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国际跨国公司“走进来”步伐日益加快的竞争状况下,我国金融业如何支持中国企业尽快“走出去”并“茁壮成长”,已成为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20.
徐进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3,(8):81-82
随着电力集团"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对我国金融机构全球化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更强烈的要求.当前,我国金融业国际化服务水平还较低,与企业"走出去"所需要的金融服务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入,客观上要求我国金融机构跟随企业同步"走出去",以便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更加主动地支持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