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目标.文章运用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河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在短期内表现出非一致性,但二者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河北省经济增长并未拉动就业增长,而就业增长促进了经济增长.基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河北省建立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联动机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中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却十分严峻,就业竞争愈演愈烈。同时,就业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也显现出来。如何解决经济持续增长和就业难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本文对当前经济发展与就业形势的现状加以分析,提出了解决当前就业难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中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却十分严峻,就业竞争愈演愈烈.同时,就业问题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也显现出来.如何解决经济持续增长和就业难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本文对当前经济发展与就业形势的现状加以分析,提出了解决当前就业难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并没有呈现一致性。这并不完全是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减弱,而是影响就业增长其他因素的负效应抵消了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部分贡献,也有经济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宏观政策等因素。应采取增加劳务输出和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的单纯GDP取向、完善劳动力市场等措施,实现经济与就业一致性增长。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着正向关系。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就业增长却在下降。本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性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金桃 《商场现代化》2009,(31):104-106
本文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就业人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SAS软件对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人数之间进行了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指标,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一直都是各省工作的重心所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社会充分就业,是每个政府领导人的工作目标。因此,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问题,在最近几年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黑龙江省作为经济发展大省,在最近几年的城镇化过程中,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林 《现代商业》2007,(8):136-137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背离的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探讨这一增长悖论的负面影响,提出实现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高速的经济增长并未带来高速的就业增长。该文从就业弹性角度分析影响就业增长的因素并研究各产业及其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各产业就业人员的马尔科夫转移概率,说明了我国就业增长的症结所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徐勇 《商场现代化》2008,(13):306-307
武汉市作为我国一个大型中心城市,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非一致性。本文采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武汉市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特征和两者的相关性,分析经济增长没有创造就业增长的原因,并提出未来调整结构、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武平平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3):149-15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约9.89%的速度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高增长,低就业"局面持续存在,尤其世界范围遭受金融危机侵袭以后,全球经济下滑,我国的就业问题更加凸显。通过我国GDP增长率,就业增长率(1978-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以及就业弹性的比较分析,显示了我国自1990年以后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像巴西,印度一样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河南省就业环境和就业现状,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同产业结构以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内在变动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分析了河南省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允岩 《商业时代》2012,(14):10-11
经济增长与就业率提高,这一世界规律性的现象,在目前的我国失灵,因此本文针对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相协调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并对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就业与GDP增长的关系分析及相关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量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最主要的指标是就业弹性,即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就业弹性越大,表明一定的经济增长能够吸纳的就业就越多,反之则相反。由于受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就业弹性会有所不同。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就业弹性的变化规律也很复杂。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近年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与就业增长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拉动就业增长措施,希望能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经济持续增长和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理想状态,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这两个指标的相互关系问题一直都备受经济学界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关于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成为我国宏观经济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经济增长与就业在中国的非一致性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实现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和谐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社会和谐之本。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就业增长背离"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并重的发展观,促进增长与就业的协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就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就业与经济增长并没有呈现一致性。伴随着就业弹性的下降,奥肯定律出现失灵和变异。结合中国实际探讨经济增长与就业非一致增长的原因,提出促进就业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增长模式和就业弹性系数直接影响着就业的增长。我国因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相对较大,下岗问题和失业问题是我国不可避免的,而造成失业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和结构是否调整。从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为基本出发点,深入研究我国就业现状和失业的根本问题,并提出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具有密切的关系。著名的"奥肯定律"表明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本文利用我国1993年至2007年的有关数据对二者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表现出非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就业增长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