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研究刘怀珍农业产业化来源于农民的实践,有的同志认为这一提法似有重复之意,其实我国的农业现在仍然没有成为真正的产业,它被工商流通部门垄断了农产品的购买权,销售权,加工权,出口权,农民实际上处于被动的消极的初级产品出卖者的地位,因而农业...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探讨赖景生王京安在经历了80年代初农村改革带来的高速发展之后,到80年代中后期,我国农业中隐含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集中表现为:农业生产后劲严重不足,农业利益流失,比较利益下降,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3.
张照新 《农业经济》1997,(12):23-25
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选择张照新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已经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取得成功,并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大力推广。显然,搞清楚农业产业化的实质以及各种产业化组织形式所适于的环境条件,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力...  相似文献   

4.
(一)在对“公司十农户合作组织十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探讨之前,我们先对“公司十农户”产业化组织的目的及其缺点进行简要分析。从公司角度,主要为建立起专业化的商品基地,由农户提供农产品,保证生产加工企业的原料供给;从农户角度,有以下几种目的:(l)通过社会化的服务,建立农民与市场连结构通的纽带,加强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协调农民与市场的关系,把农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面向市场的农业。(2)通过区域化的布局,以调整农业内部经营结构。(3)通过专业化的生产、集约化的经营,以取得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4…  相似文献   

5.
6.
一、农业产业化的原因: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是指根据资源条件,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围绕主导产业实现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制。面对九十年代以来农业发展,特别是向市场体制转变过程中的困境,农民及其它有关经济组织进行了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7.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改革的序幕首先从农村拉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素质大大提高。但是,前进中也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 一是农产品需求旺盛与农业基础薄弱。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增长、消费需求和工业发展趋势看,农产品需求处在持续强劲阶段。农业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真正起到基础和支撑作用,必须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但面临的严峻形势是,这些年农业投  相似文献   

8.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经济化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家庭承包制为内容的双层经营制,极大地解放了我国农村生产力,但却面临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为此,9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农业产业化热潮,“公司 农户”模式成功地缓解了这一矛盾,担近年来小农户与大公司的矛盾凸现,多数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主体地位仍不对称,农民处于无组织状态,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不利地位,无法分享加工增值和销售利润。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组织化严重滞后的问题亟待解决,发展合作社等中介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何春宏 《农业经济》1999,(12):18-19
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是我国当前发展农业的重要课题。究竟哪一种形式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工商企业、专业市场、还是供销社等?笔者认为,对于拥有8.6亿多农村人口,2亿多农户的国家来说,只有农民合作组织,才是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众多农民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的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一、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如何组织好广大农民走向市场,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有两个现象引起笔者的思考:一是大部分农作物品种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缺乏竞争力,而农业科技贡献率也增长甚微;二是在发展“公司 基地 农户”的订单农业时,很多农民没有诚信的市场观念,在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时不履行合同义务,使企业叫苦不迭。这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组织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我国农业的“四低一高”,即农业商品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面临的交易成本高,是制约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提高农业商品化程度、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农产品加工程度,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此,政府应当加大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力度。  相似文献   

12.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与大市场的矛盾。“龙头企业 农户”的形式不能根本改变农户分散状况和弱者地位,却可能造成农户对龙头企业的依赖,不利于农户经营能力的提高“;合作社 农户”则是农户通过联合、合作,增强自身竞争力的较好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江苏省300户农户1993-1999年的历史资料的基础,分别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Tobit模型,对农户生产性投资行为的决定因素进行系统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投资的总体比例并不高;而在诸多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的因素中,农户的非农就业比例、借贷的可获得性、土地规模、房屋资产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如通电话)等是主要因素。文章认为,政府应在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信贷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等加以改进,从而激励农户生产性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农业是世界最大的产业之一 ,年产值达到1 .3万亿美元 ,农业产业化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之一。二战以后 ,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农业生产的规模逐步扩大 ,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农业技术进步、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在过去的 40年间 ,世界农业 (食物 )在农业用地只增长了 1 0 %的条件下 ,产出提高了 2 5% ,并使得食物价格下降了 2 5。基本满足了全球人口增长了 90 %的食物需求。因此 ,如何根据我国具体的经济环境和农业发展状况 ,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国际经验 ,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5.
如何充分发挥地籍管理在国土资源日常管理中的作用,实现地籍管理的社会化和产业化?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地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实践经验,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农民土地产权保护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诸多原因,严重侵害农民土地产权的事件时有发生,其原因主要在于现行农村土地制度设计上的矛盾,利益驱使下的有法不依,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而社会有效保护途径少。农民土地产权保护对策应该包括明确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主体地位和承包土地的私人产权性质,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化用地制度,规范县乡政府的行政执法活动,提高农民自我维权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试论农产品流通与农民组织化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产量持续增加的同时,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流通实现却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农产品流通及其原因分析,认为在农产品流通环节建立高效率的流通合作组织是解决农产品流通困境的有效途径。在对我国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促进传统的和新发育的两类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地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在对全国7省份9个地区调查的基础上,对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大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可追溯意识较差,对有关农业投入品合理使用规定及符合标准的生产操作规范不了解,急需政府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农户的农产品包装标识、打造品牌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并需要对农产品标识标注进行规范;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主要与农户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收入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组织和制度创新,其实质就在于借助一体化实现企业对市场的替代,目的在于节约交易费用。本文比较了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常用的两种不同的组织模式,即“公司+农户”与“公司+中介组织+农户”模式各自在节约交易费用时所起的作用,我们从比较中得出:为了节约交易费用,提高经济组织的效率,必须选择恰当的组织形式,从而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产业化是解决目前我国土地整理资金筹措问题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今后土地整理工作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土地整理产业化的涵义、土地整理产业化的本质特征、实行土地整理产业化的意义、我国土地整理产业化的政策法律基础以及运作模式对土地整理产业化进行了探讨,并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土地整理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同时提出了推进土地整理产业化发展的建议。本文从各个方面对土地整理产业化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对今后的土地整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