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福利的义务,是对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一传统原则的修正和补充。早在20世纪初期,西方的企业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社会责任的关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于20世纪7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社会责任会计。经过多年的努力,西方关于社会责任会计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我国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近年来也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就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披露内容和披露形式这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CSR)的研究不断深入,近年,我国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应区分社会层面和企业层面,区分这两个层面有助于澄清目前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问题上的混淆和纠缠不清,有利于社会形成对企业合理的期望和企业在社会角色中的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3.
<正>20世纪60年代,在社会的倒逼之下,西方企业社会责任感初生;到20世纪90年代,众多的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同和支持,经历了30多年的时间;20世纪90年代末期,企业社会责任才逐步走上制度化的发展轨道。这一艰难的过程使企业与社会公众同时获益。但责任绝非单向付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是自然生成的,企业的抵  相似文献   

4.
《财务与会计》2006,(8):45-49
“企业社会责任”是西方人创造的概念,英文为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20世纪70~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得到西方学术界、实务界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并形成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该项运动从根本上调整了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迄今,两者都在受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也有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有些企业也自觉地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但在我国会计和财务领域,企业社会责任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过去50年,中国企业创造了中国经济今日之辉煌,但同时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  相似文献   

5.
1923年,英国学者欧利弗·谢尔顿(Oliver Sheldon)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20世纪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此后,得到了联合国的大力推进,并形成了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A8000),推出了《联合国全球协约》计划,由此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比较生疏的概念,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企业社会责任模式类型 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建立之前,关于企业承担什么责任以及是否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学者们进行了长期的争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些传统一由市场理论的信奉者放弃了对一元化主义利润最大化理论的绝对推崇,转而公开表现出对企业社会责任一定程度的接受。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 19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理论主导思想逐步由盈利至上过渡到兼顾相关者利益,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也由刚开始备受非议到目前引起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共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做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大体上经历了以下4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林晓飞 《现代企业》2006,(12):32-33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在西方提出,当时由于资本的不断扩张而激化了一系列社会矛盾。诸如贫富分化、社会穷困,特别是劳工问题和劳资冲突等。在实业界,中国民营企业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性认识和现实态度还存在许多问题。而随着民营企业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将成为事关我国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本就我国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自英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1924年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以来,西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许多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中介机构、企业,以及广大消费者都积极行动起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进程。而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在中国开始兴起。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首先从美国开始,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数十年的讨论,人们愈发认识到,注重企业行为中的社会责任问题,不仅是恰当的,而且是必要的。《财富》和《福布斯》等权威性商业杂志在对企业进行评比时都加入了“社会责任”这一标准。这表明,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评价企业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未来市场组织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有关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历史不长,理论体系也不够成熟,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全面推行社会责任会计是大势所趋。要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责任会计体系,本文认为应从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制定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法规、建立健全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社会责任会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吴亚芳 《价值工程》2008,27(6):109-112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CSR运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掀起,八九十年代推进至全球。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和原因入手,分析和研究了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路径,探讨完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理论体系,以有助于企业建立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 企业社会责任是自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以来兴起的一场社会运动,目前理论界和国际社会对它尚无统一的定义。一般指企业在为股东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应充分考虑到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即在追求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关注消费者、股东、雇员、政府、社会等相关利益者的需要,扮演社会角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不断升温,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西方国家的很多企业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大量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报告体系。毕马威公司2005年的调查显示,财富500强企业的前250强以及16个工业国家前100强企业中,分别有33%和52%的企业发布了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同时分别有41%和64%的企业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了社会责任信息。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说服-传播学为视角,在回顾了顾客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响应的基础上,以霍夫兰德的说服-传播模型为框架,对西方学者在企业社会责任传播的情境、传播者和信息源的可信度、传播的内容及方法及接收者的情况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了影响企业社会形象传播的各因素,并扼要指出了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局限性及对企业社会责任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企业社会责任日益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然而,目前中国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尤其是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状况令人堪忧。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因此,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需要。文章首先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然后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晨 《现代企业》2006,(11):34-35
企业社会责任是20世纪初以来凸现于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等国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亦是建构企业与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自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如何,搞清楚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社会各界把握现实,也有利于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将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和谐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分析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评价标准。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评价标准1、人的自由全面…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使企业目标和社会目标统一起来,从而达到企业、社会双赢的局面。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如何解决该问题成了一大难题。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就应运而生,即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来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在运用循环经济模式的同时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既减少了环境污染,节约了社会资源,又实现了经济和谐发展。本文基于会计视角对该问题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此后,各国学者从多角度对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披露进行了研究,并且形成了丰富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20.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1 Responsibi1ity,简称CSR)其萌芽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社会商人在社区压力下追求社会利益的行为.但企业社会责任真正作为一种理念被提出,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情.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 O1iver She1don)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