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外交流     
中外交流日本住友Bakelite在中国新设酚醛树脂生产点日本住友Bakelite在中国苏州新设的酚醛树脂成型材料生产厂,最近正式开始运转生产。该厂产能为6000吨/年,将以上海地区为主要销售市场。该公司是在日本、美国、欧洲、亚洲持有据点的酚醛树脂及其成型材料的全球大型企业,这次中国新厂正式投产,该成型材料的全球产能已扩大为年产近10万吨。巴斯夫在沪成立首家独资公司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巴斯夫日前在中国上海成立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兴建世界上最大的聚四氢呋喃和四氢呋喃一体化生产设施。该公司是巴斯夫的全资子公司,将以其…  相似文献   

2.
伊士曼联手台湾创意咖啡和茶冲泡壶具制造商E.K.International公司推出由伊士曼TritanTM共聚聚酯材料制造的新一代HandyBrew和Clever系列环保冲泡壶。与传统的聚碳酸酯材料相比,TritanTM共聚聚酯具有不含双酚A的环保特  相似文献   

3.
信息传真     
20世纪影响化学工业发展的大事  据报道,20世纪影响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主要事件如下:  1900~1910年  ①1900年工业进入20世纪,欧洲主要侧重生产染料及其它化学品。  ②1901年巴斯夫公司开发制造纯硫酸的工艺。  ③1902年液化空气公司开发商业化液化空气。  ④1905年英国商业规模生产粘胶纤维。  1910~1920年①1910年合成酚醛树脂问世。  ②1913年巴斯夫公司生产合成氨。  ③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激各种材料、新的生产设施和工艺的出现。工业战争包括制造爆炸物用的硝酸与合成橡胶争夺。  1920~1930年  …  相似文献   

4.
巴斯夫全球电池材料业务部门宣布,已与位于瑞士穆滕茨的科莱恩集团附属公司LiFePO4+CLicensingAG签署技术许可协议,获得磷酸铁锂(LFP)电池材料的全球生产与销售权。巴斯夫由此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同时获得阿尔贡国家实验室和LiFePO4+C授权生产、销售锂离子电池(LiB)材料的公司。  相似文献   

5.
《中国包装工业》2008,(12):11-11
BX3580牌号聚苯乙烯是巴斯夫公司专门为这些饮料瓶而开发的,在塑料制品交易会上推出。该材料通过了机械性能,感官和微生物测试;因为它对气体和水蒸汽具有渗透性,适宜用作如酸奶和牛奶等奶制品的包装瓶。该产品可采用注射吹塑和注射拉伸吹塑成型,设备与PET相同。同时巴斯夫公司已申请了专利。  相似文献   

6.
埋进土里只需3个月就能达到国家标准中埋半年的降解率。从上海石化获悉,一种独创工艺的新型生物塑料——可生物降解聚酯,已在该公司完成中试,产出批量产品。  相似文献   

7.
总部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化工企业,在全球有超过164家的分支机构,其产品包括专用化学品、塑料、催化剂、染料、色素、农化产品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化工等,为了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巴斯夫开始了与企业管理软件和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SAP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位于大阪的日本帝人公司宣布,他们已成功开发了高度先进的聚酯产品回收再利用技术。这项新技术可以把回收的聚酯产品制成它的原组成材料,再用来制成新的聚酯产品。 新技术可以从绝大多数聚酯产品中回收聚酯的原料DMT(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EG(乙二醇)。即便回收的聚酯产品中含有一些添加剂和加工过程中的物质也可以使用。回收后所形成再生的、高纯度的聚酯,可以与石油原料的产品等同。 从2002年起,帝人公司在山口地区的德山工厂将年处理30000吨聚酯,约相当於10亿只聚酯瓶子。在开始阶段主要是回收聚酯瓶子,加工后形成的再生原料用於制做家庭用品。 这项化学的回收再利用技术,再加上帝人公司已有的利用PET瓶子制造纤维的技术,都是帝人公司对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近日,德国巴斯夫公司推出一款尼龙610新牌号ULtramidBalance,原料中蓖麻酸用量占60%以上。蓖麻酸是一种可再生材料,其起始原料是蓖麻油。巴斯夫公司50多年前曾生产过尼龙610。该公司工程塑料部欧洲市场营销经理称,由于许多市场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可再生资源材料,因此巴斯夫决定重新开发尼龙610产品并把它列入供应产品范围。  相似文献   

10.
信息在线     
巴斯夫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在生物技术领域开展合作,中航油重获“环球贸易商计划”资格,航空子午“第一胎”研发成功,中乌天然气管道合资公司成立  相似文献   

11.
<正>3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先后考察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和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斯夫杉杉),了解当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情况。巴斯夫杉杉—作为德国巴斯夫和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股份)瞄准新能源新材料赛道共同合作的成果,备受业内瞩目。作为湖南省当年引资规模最大的外资项目,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德两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包装工业》2003,(3):62-62
目前,世界上的生物降解塑料主要是采用脂肪族聚酯或者脂肪族聚酯混合淀粉制造的。脂肪族聚酯主要包括以石油为原料合成的聚己酸内酯(PCL)、聚丁烯(PBS)及其共聚体,还有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聚乳酸、由微生物生产的聚羟基酪酸(PHB)等。最近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采用聚乳酸制造生物降解塑料的技术。美国卡基尔·道聚合物公司生产聚乳酸的工厂,2001年底,年产14万吨的设备投产。日本的三菱树脂、钟纺合纤、尤尼其卡、库拉雷等4家企业先后与这家美国公司签订合同,在日本扩大聚乳酸的应用。三菱树脂公司正在建设年产350…  相似文献   

13.
总部位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化工企业,在全球有超过164家的分支机构,其产品包括专用化学品、塑料、催化剂、染料、色素、农化产品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化工等。为了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巴斯夫开始了与企业管理软件和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SAP的合作。巴斯夫与SAP的合作始于1992年,逐步用SAP的企业管理软件管理整个集团。继最初在企业内部应用采购、销售、库存  相似文献   

14.
1865年创立于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化工企业巴斯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长期以来,巴斯夫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82年,巴斯夫在香港成立了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目前,巴斯夫已在上海、南京、沈阳、吉林等多个城市成立了10家全资公司和9家合资企业、8家办事处,雇员超过4000人,成为中国化工企业领先的外国投资者之一。其主要业务包括化学品、塑料、特性化学品、农用产品和营养品,范围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15.
巴斯夫和陶氏化学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将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巴斯夫生产地建设世界上第一套工业规模过氧化氢法环氧丙烷(HPPO)装置,以生产环氧丙烷(PO)。该装置使用巴斯夫和陶氏化学公司共同开发的新技术。PO是世界210亿美元/年聚氨酯工业的核心成分,苏威公司将是该新的创新装置的主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16.
欣文 《化工管理》2011,(10):54-56
<正>MDI是制造应用于建筑、制冷、家具及运输的聚氨酯的原料,制造门槛极高,主要消费区在欧洲、中国大陆和美洲。行业领军者拜耳、巴斯夫等公司早已在全球布局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制造基地。而烟台万华并购匈牙利BC公司前,只在中国大陆地区拥有MDI生产  相似文献   

17.
聚酯是以PET为代表的热塑性线型饱和聚酯的总称,包括PBT、PEN、PCT及其共聚物。PET是开发最早、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聚酯产品,人们最为熟悉。聚酯按用途可分为纤维和非纤维两大类。聚酯开发初期主要用于制造合成纤维占PET消耗量为70%左右。聚酯还用来制3~350um的薄膜、绝缘材料、磁带带基、电影或照相胶片片基和真空包装等。聚酯非纤应用的另一主要领域是制造充装饮料、食品等的中空容器。作为工程塑料聚酯还用于电子、电器等领域,如作接插件、仪表壳、热风口罩等,其中尤以包装容器的发展引人注目。聚酯行…  相似文献   

18.
美国伊利诺伊SCHAUMBURG消息,几十年以来,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工艺一直都被用来制造复合部件。用于此工艺的树脂包括有聚酯,乙烯酯和环氧树脂。但是目前,拜耳材料科技公司(BayerMaterialScience)正致力于聚氨酯树脂在RTM工艺的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纺织》2004,(5):162-162
意大利的特种涤纶长丝 位于安德罗瓦尔泰里诺的意大利Valesina公司同位于瑞士的Noyfil公司都是世界上生产聚酯长丝的知名厂家,特种聚酯长丝和微纤维是意大利Valesina公司的重点主打产品。从产量上相比.NoyfilSoisera SA公司月产的聚酯长丝3000吨(包括纺前染色丝.POY和FDY)及1000吨的加弹丝;Valesina公司的纺丝月产能为800吨,加弹丝为500吨,用于变形丝经编产品。该公司的一组聚酯长丝特殊品种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以巴斯夫和陶氏化学两大公司为代表的欧关大化工公司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净利润同比激增,公司业绩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主要石化产品需求的显著增长、油气价格的高位运行给化工公司的业绩提升带来了良好环境。注重公司的战略转型,试图摆脱来自油气等原材料的成本束缚,彻底转变业务结构,加快并购高附加值业务资产,保证了这两家公司的高利润增长。随着世界化工板块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巴斯夫和陶氏化学更加注重向中国市场的纵深发展,不断加大投资,加强在中国的开发合作。随着未来油气价格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基础型产品的利润空间将受到进一步挤压,因此国际领先的化工公司将更加注重对高附加值型业务的投资,同时将把亚太(尤其是中国)、南美和中东等新兴区域市场作为投资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