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20/21年度全球谷物和大豆产量增加,供应相对充裕.受消费需求刚性增长、进出口贸易活跃、期末库存下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粮食主产国天气灾害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2020年8月份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国内小麦和稻谷供应充裕,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对国内谷物市场影响有限;大豆市场对外依存度高,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粮食库存与消费比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衡量粮食安全水平的一项指标。近几年世界粮食安全的这项指标急剧下降,同时粮食价格急剧上涨,国际粮油市场出现新一轮变化,对这些变化及2007年世界粮食形势应给予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3.
于保平 《粮食知识》2000,14(2):19-21
1995年.当全国粮食处于高价位时,我们曾经认为.中国粮食问题存在着非市场均衡性的成本趋势性上涨因素.由于粮食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使粮食价格也被迫不断提高.并且稳定超过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中国已经进入全局性以工补农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正> 2003年,我国粮食产量总体下降,粮食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粮食供求关系出现明显转变。市场对粮食供求的敏感性增强,除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外,很多粮食企业,包括粮食加工企业、贸易商都空前关注着2004年甚至2005年的粮食市场。很多人认为2004年我国的粮食可能会供不应求,市场价格会因此而出现大幅上涨,甚至暴涨。正确分析我国粮食生产与销售形势,对指导黑龙江垦区的粮食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华网日内瓦3月8日电(记者王昭、刘洋)联合国粮食问题特别报告员奥利弗·德·舒特尔8日在日内瓦说.全球正面临严峻的粮食危机,各国政府应帮助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应对粮食危机。粮食价格连续8个月上涨,全球目前面临与2008年一样严峻的粮食危机。全球虽自然灾害频发,但粮食价格上涨不能归咎于个别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对于粮食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如果中国国内粮食发生短缺危机.必然会从国际市场上大量进口粮食以弥补国内缺口.这样势必会导致国际市场上粮价大幅度上涨.造成世界范围的粮食危机。因此中国的粮食危机也就是世界的粮食危机。一旦中国粮食安全出现了问题,将引起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所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不仅对中国.甚至对全世界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世界粮食危机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认为,2005年以前世界市场粮食价格上升的原因是过去近40年粮食生产较快增长导致实际价格下降,进而降低了粮食增长速度,而长期积累的库存扭曲了市场价格信号,延缓了农民、公共部门和科技工作者的反应;2007—2008年粮食价格暴涨暴跌的直接原因则是热钱的投机;粮食危机的本质是收入问题而不是价格问题,因此政府应该用收入政策取代价格管制。  相似文献   

8.
进入2011年以来,全球谷物市场价格承接上年的上涨走势继续走高,引起许多业内人士的担心。本轮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与去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引发的主产国的灾情因素、全球粮食需求大幅增长以及流动性充  相似文献   

9.
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晃性粮食歉收,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冒粮农组织(F00d and Agcricural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粮食: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未来粮食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国外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粮食进口将直线上升,并在不久的未来超出世界粮食生产能力,使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升,不但给中国未来也给世界缺粮的低收入国家带来危机。而不少中国经济学家并不这样认为,他们相信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估计价格支持政策对不同粮食品种期现货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实证分析和比较了政策及其调整对粮食期现货价格波动实施效果的影响,为深化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证支撑。方法 文章利用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现货与期货价格日数据,将政策以虚拟变量的形式引入GARCH模型实证分析最低收购价政策、临时收储政策及其调整对平抑粮食期现货市场波动的作用。结果 价格支持政策对粮食价格波动产生了显著影响,最低收购价政策能够明显降低稻谷和小麦现货市场的波动程度,但对期货市场波动的作用则相反;玉米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导致现货市场波动性提高,而对期货市场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 价格支持政策具有降低价格波动的作用效果,政策调控效果与实施品种的国内供求及市场形势、国内外市场的联系程度密切相关,政策的完善还需关注对期货市场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随着中国粮食进口不断增加,国内外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对国内粮食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分析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原因和影响对确保国内粮食供应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分析了2019年以来小麦、大米、玉米、大豆4种粮食产品的国内外价格走势,从供需状况、贸易政策、气候变化等因素分析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并探讨了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结果]当前全球主要粮食品种供应充足,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此轮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疫情后全球消费逐步回暖的影响;但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总体有限,国内小麦、大米、玉米价格上涨的主因是国内消费回暖和生猪产能恢复带动的饲用需求快速增长,油用大豆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结论]为稳定国内粮食市场,避免国际市场的冲击,中国要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并引导居民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3.
该文利用风险价值法,以我国小麦、玉米、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大豆的市场价格为研究对象,度量了我国粮食市场的风险大小,评估了我国粮食市场风险的发生程度。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市场是一个风险发生频率较高的市场,并且还是一个高风险市场;不同品种粮食市场风险的发生大小有所不同,其中大豆的市场风险值最大,其次为玉米、粳稻、早籼稻、晚籼稻,小麦的市场风险值最小;粮食市场价格下跌风险与市场价格上涨风险的发生频率基本相当,两者同等重要,在重点关注粮食价格上涨风险的同时,更应重视粮食价格下跌所产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中国的影响及政策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几年国际粮价的急剧波动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世界粮食供求变化、出口限制政策以及国际资本投机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国际粮价急剧震荡并在很短的时间内飙升至30年以来的历史高位,此后又快速回落。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但总的来说影响相对较小。本文最后从耕地保护、市场调控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price variability for wheat and coarse grains. In particular, it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ility in national grain market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Empirical evidence is presented on the degree to which short-run fluctuations in domestic grain production are transmitted to the world market by major countries or country aggregates, and on their absorption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variability. The impact of possible structural or policy changes upon future international price variability is explored. It is argued that multilateral action to promote greater international stability should focus on the modification of domestic storage policies to reduce the transmission of short-run domestic fluctuations in supply or demand to world markets.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research, we use econometric analysis to estimate the impacts of the Black Sea Grain Initiative on international wheat and corn prices. Using these results, we assess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treaty to the global food system, as well as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associated welfare savings. We find that the Russian Invasion created economic costs of approximately $116.05 billion in the global wheat and corn markets. In the international wheat market, the Black Sea Grain Initiative reduced prices by 7.9%, offsetting approximately $21.48 billion of these costs. The largest winners from the Initiative outside Ukraine are primaril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particularly in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We do not observe any economically meaningful impacts of the Initiativ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rn market.  相似文献   

17.
Market‐oriented policy reforms often have important effects on farm‐level grain production and utilisation decis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na's grain farmers ar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because of China's importance in world grain markets and because of China's recent major agricultural policy advances and retrenchments.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market liberalisation among farmers located in two provinces in China on farm‐level wheat consumption, market sales and on‐farm storage during 1994 is presen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olicymakers should account for such changes in farm household behaviour in designing and assessing the consequence of market liberalisation programs for agricultural secto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8.
生物液体能源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阐述了全球生物液体能源的发展是导致近期世界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我国2005~2006年是大米、小麦、玉米的净出口国,但大豆进口快速增长;我国目前所采取的政策,虽然短期内控制了部分农产品价格,但会不断积累价格上涨的风险;应准许粮食价格适当上涨,同时对城市低收入者适当补贴。  相似文献   

19.
安全储粮作为保障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之间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形势,而掌握粮情的变化规律可以更加科学地指导粮食仓储。粮仓中的粮堆在储藏时是一个多场耦合系统,包括生物场和非生物场。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场理论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储粮过程中多种场的变化规律和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受世界局势尤其是国际关系格局变化影响,世界粮食与食用油市场发生深刻变化.文章对中国粮油供给与市场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预测未来中国木本粮油产业可能面临种植面积发生区域性减少、市场短时间出现疲软的风险,并提出了"开源—节流"的应对方式,建议挖掘核桃等木本油料树种产能潜力,提升木本粮油产量与质量,通过收储及加工环节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