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和  江厚栋 《经济师》2000,(10):90-91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其风险的探讨与规避有助于我国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其风险是由它的经营特性所决定的 ,主要有政策风险、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 ,这些风险的存在直接影响我国币值稳定、干扰国家农业政策实施、阻碍粮棉体改进程、危及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生存与发展。针对农业政策性金融风险的特点 ,我们应通过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培植票据市场、消化不良存量贷款等途径去防范与化解 ,确保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促进我国经济、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龙志强 《经济师》2000,(4):55-56,74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从事政策性信贷业务的金融企业 ,必然会出现资产风险。如何规避贷款风险 ,将贷款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使政策性贷款保持其安全性和封闭运行 ,发挥其应有的职能 ,是当前政策性信贷工作的当务之急 ,建立贷款风险的防范预警机制 ,对贷款形成风险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和调控 ,可以达到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的目的 ,本文就此问题提出如下设想。一、建立内控机制 ,把好第一道防线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控就是银行防范风险的内因 ,防范风险的关键是建立内控机制。要建立内控机制 ,…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金融业特别是商业性银行加快了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改革的步伐。作为我国惟一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与商业性金融、农村信用社并存、互补,并具有政策性和金融性双重职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为农发行履行职能、强化管理提出了新的、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农业发展银行为对象,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改革和完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农发行当前存在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缺少法律规范;资金来源不足,融资能力低;业务范围狭窄;不良贷款数量大,处理不良贷款的能力较低;缺乏信用风险控制,经营风险大等主要问题。并针对农发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拓宽资金来源,提高其融资能力;调整职能定位,拓展业务范围;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质量;完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的建议,以期使农发行通过改革和完善能够更好的发挥支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近几年金融系统大要案的发生来看,会计风险大多与银行执行会计制度不严、监督乏力、内控薄弱等有着密切关系,银行会计工作的风险将对银行资金安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威胁,其严重后果是扰乱金融秩序甚至社会经济秩序,造成银行资金损失,发生支付危机,导致金融机构倒闭,引发社会波动。所以健立健全银行内控制度,有效控制和防范风险的发生,是促进银行业务稳健发展,保证整个社会资金活动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吴典军 《经济师》2001,(8):150-151
文章着眼于新形势下政策性银行功能的发挥 ,从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出发 ,结合实际情况 ,对政策性金融文化的内涵、作用和目标取向进行了系统分析 ,就政策性金融文化个性特征的定位以及构建机制的完善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创新,以助推新农村建设。第一,建立以政策性金融为导向、合作金融为主导、商业金融和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一是以政策性金融为导向。进一步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功能,赋予其支持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政策性融资职能,积极支持特色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为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提供金融服务,力争把农业发展银行建设成建设新农村的银行。二是以合作金融为主导。应充分认识合作金融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避免农村信用社改革“同质化”的问题,使农村信用社步入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银行不良资产持续膨胀,农发行虽然作为一个农业政策性银行也概莫能外,不良贷款防范与处置已成为农发行的信贷业务中急需解决难题的重中之重.本文对农发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人口集聚对金融稳定具有潜在的外部冲击,可能导致金融体系内在的脆弱性暴露.选取2000-2019年中国上市银行微观数据以及城市人口密度数据,通过实证检验人口集聚对金融脆弱性的影响方向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口集聚显著引起了银行违约风险和系统性风险水平升高,即人口集聚加剧了金融脆弱性;而在银行业恐慌时期和低程度信息不对称的银行分组中,人口集聚对于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更强.这表明人口集聚既能通过加剧金融恐慌导致银行风险升高,亦能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银行风险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2014年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推动的人口集聚显著引起了区域性银行杠杆率和存贷比上升,进而加剧了银行风险.这表明人口集聚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稳健存在.因此,需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避免过度的人口集聚;需要提振公众信心,对人口密集地区的金融风险进行防控;需要重点加强银行业监管,以保障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
金融支持、不良贷款与内生金融产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烨 《财经研究》2004,30(8):18-27
中国的金融体系在经济转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一来银行体系中的巨额不良贷款积累了大量风险,二来滞后的金融市场化改革逐渐成为经济转轨的最大障碍之一.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政府与银行间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蕴涵在其中的真正机理:由于存在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的分离,带来了信息不对称和预算软约束问题,从而使银行无动力改善经营,政府为解决信息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又不得不进一步提高对银行的产权份额.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从真正意义上消除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的差别,惟此才能硬化预算约束,才能矫正内生金融产权对银行激励机制的扭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