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西方国家长期主导公司治理的议程设置和评判标准,使得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公司治理变革承受国外博弈和国内转型的双重压力。虽然中国经营传统商事公司的历史颇为久远,但无疑是探索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的后来者。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框架深受西方范式的影响,既体现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初始公司治理法律和政策实践的显著路径依赖,也体现在机制移植与本土制度情境的融合匹配密切相关。中国宜以西方公司治理理论话语的祛魅为起点,以公司治理演变历史的考察为支撑,以中国公司治理本土挑战的剖析为线索,立足本土确立中国公司治理的价值支点,系统推进平衡国外经验和本土实际、推进合规体系建设、厘清企业社会责任边界、衔接公司治理与证券监管等实践路径,藉此审慎探索公司治理的中国话语体系构造和表达。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人为设计的有效率的制度安排,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不仅是人们追求经济效率(经济技术演进)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在特定的政治历史及制度环境中按不同方式演进和运作的,即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经济效率与制度适应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运用体制转轨和渐进改革的宏观视角、使用制度演进和制度创新的分析方法、结合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可以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构建背景、意义、发展途径进行一个比较详尽深入的经济逻辑分析。本文认为,在制度潜力发掘-市场规范发展彼此良性互动的作用机制下,独立董事制度将逐渐成熟壮大,并最终形成对原有公司治理结构体系的冲击,促使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市场的不断成熟,即向规范化变迁。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主要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思江 《经济师》2000,(10):55-56
从公司制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看 ,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 ,公司治理结构的具体模式是不同的 ,研究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既有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公司治理结构 ,又有利于我们吸收一些可供借鉴的成果。一、西方国家主要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比较西方各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以美国、英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和日本、德国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最具代表性。当然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 ,即使是同一种模式的不同国家公司治理结构仍然存在差异。下面我们从以下方面对这两种类型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比较。1、公司的股权结构。公司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  相似文献   

5.
美日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历史比较制度分析方法,考察美、日等国家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历史进程,逻辑一致地给出了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理论解释。企业治理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是:随着某项资本重要性发生变化,该项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的比例也相应发生变化,导致企业治理结构由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演进,而这一过程又受到文化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彭一浩 《当代经济》2006,(17):42-43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在法律环境、制度基础、公司治理结构、文化背景、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我国的管理层收购与西方的管理层收购存在显著区别,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李建华 《经济师》2010,(8):97-98
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关企业产权配置的一种制度安排。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由于社会、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机构和权限划分存在着重大差别。文章主要对美国、德国和日本三个代表性的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当前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考察中西方千年金融发展,从国家治理逻辑角度提出了中西方金融大分流的新假说。该假说认为金融大分流的本质在于能否建立起可持续的公共信用体系,根源则在于中西方政治目标与治理模式的分野以及由此带来的公共信用供求的差异。该假说强调“目标函数”决定“行为方程”,揭示了政治目标以及与之相契合的治理模式选择在各国金融制度长期演进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为分析金融大分流提供了更为完整的逻辑链条和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机制。基于大历史视域下的国家治理逻辑假说,以及近代以来中国为现代化融资所进行的艰难探索和成功实践,本文认为,超越金融大分流所暗含的“从分流到合流”的逻辑,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是金融助力现代化的必然之选:既要深刻总结各国金融发展所呈现的规律性认识,又要找准并坚持中国特色,真正做到“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归根到底,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逻辑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逻辑。  相似文献   

9.
刘群 《当代经济》2001,(7):49-49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与否,是今后中国经济与金融改革和证券市场持续发展能否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中国能否成功地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部门,以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基本因索之一。这一点,经济理论界已形成共识。本文拟对日、德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比较,并提出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设想。 一、日、德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 由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差异以及历史演进轨迹的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差异的。 大股东和主银行控制的日本式公司治理结构 1、股权结构:自60年代以来,控制企业股权的主要是法人,即金融机构和实业公司。法人持股比率在1960年为409%,1984年为64.4%,1989年增加到72%。法人持股主要是集团内交叉或循环持股,整个集团形成一个大股东会。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公司治理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蕙馨 《经济纵横》1997,(11):30-35
西方国家公司治理结构比较研究□杨蕙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组改造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是关键的一环。公司治理结构指的是公司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和权利分配体系。公司内部分工明确的组织结构和权利分配体系可以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使股东、债权人、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