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金     
《工业会计》2011,(2):12-12
2010年基金分红量涨价跌 有关报告显示,2010年基金分红频率增加明显,全年基金分红512次,较2009年增加62%,但单位基金分红缩水。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在购买分红保险产品时,经常会听到两个词:保额分红和保费分红。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两种分红方式。那这两种分红方式究竟有什么不同,如何影响被保险人利益,和普通保险的收益差异何在呢?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2008年度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完毕后,尽管有关监管部门一再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但是仍然有高达480家的企业未尽分红义务,其中不乏连续多年以上未分红的公司。  相似文献   

4.
朱雪华 《董事会》2011,(9):25-25
近20年来,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大量国有企业依托资本市场转化为公众公司。据统计,中央企业目前已有B0%的资产集中在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分红主要是通过年度利润分派的形式进行的,国有股权也会按照相应的持股比例取得分红,也就是说,真正“属于全民的那部分股份”是获得分红了的。就此而言,大众对国企一毛不拔的印象还是有失偏颇的。当然,国有大股东获得了分红,如何处理这些分红,倒是一个很值得探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基金     
《工业会计》2007,(9):85-86
中海分红增利基金再次及时分红,光大保德信优势配置基金获准发行,浦银安盛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成立,首只银行系基金净值突破4元,工银瑞信精选平衡基金年内第3次分红.[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蔡恩泽 《董事会》2012,(10):20-21
日前,中石油在美国上市融资只有29亿美元,却给境外投资者的股息分红累计竞高达1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00亿元,分红超过融资总额的4倍。而在A股市场,中石油给股东的分红回报甚至比银行存款还要低。这种“厚外薄内”的现象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基金     
《工业会计》2006,(7):13-14
工行推出基金定投附加业务,1元国联分红基金全额分红净值回落,首笔企业年金基金交易今日下单。[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曹中铭 《董事会》2009,(5):20-20
佛山照明上市后因坚持每年向投资者实施分红而享有“现金奶牛”的美誉。以分红回报投资者,不仅是上市公司的职责所在,也是其重视股东利益的表现。实际上,如果将送红股与转增股本亦看作是上市公司“分红”的话,那么并非只有佛山照明一家上市公司每年在回报其股东,深市的双汇发展亦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夏立军 《董事会》2012,(3):45-46
除非监管部门强化或强制公司发行优先股,否则没有动机分红的公司依然可以选择不发行优先股,而有动机分红的公司即使不发行优先股同样可以发放现金红利  相似文献   

10.
刘峰 《汽车观察》2012,(3):39-41
在证监机构一再督导下,证券市场分红机制的政策环境逐渐成熟,同时,汽车企业重视制定执行分红政策,努力提高回馈投资者意识和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利润分配重回逐年增长轨道,趋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工业会计》2011,(5):20-20
此次评选主要考虑的标准有4个,一是保险责任的范围,二是保险的期间,三是保险金额,四是投资收益。总的来说,是站在消费者选择这个角度,看它的性价比。在此基础上,我们从选评产品中评选出5类奖项:最具价值分红型两全保险,最具价值分红型年金保险,最具价值分红型终身寿险,最具价值万能型人寿保险,最具价值健康保险。  相似文献   

12.
王坤 《董事会》2011,(9):26-26
自1994年以来,国企不再向国家上缴税后利润,代表出资人行使职责的国资委对国企也没有收益权,这些税后利润都是以待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等形式被国企无偿使用。事实上,将国企分红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使国企分红惠及全民,几乎是一个“国际惯例”。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国企红利均通过财政预算体系上交国库,而在美国,不少州则对公有资产的收益进行直接分红。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市场上已有700多只开放式基金,选择一款合适的确实不易。鉴于各大公司基金的业绩表现并不十分稳定,同时分红回报的规律性也并不强,很多投资者只能通过他人推荐来选择,这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笔者结合2011年一季度开发式基金分红情况,透过基金分红为大家提供开放式基金的选择思路。  相似文献   

14.
国内分红险始于2000年4月,随后各保险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分红险。许多投保人都看中了该险种的分红功能,如在某款分红险宣传材料上,就印制着这样的内容:"总收益=保底收益+累积年度分红+终了分红+保障",其分红功能非常吸引眼球。  相似文献   

15.
分红保险最早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它的出现代表了寿险产品由传统型向投资型,由单一保障功能向多样化功能的转化。对于投保人来说,购买分红保险可在享有充分保障的同时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投保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6.
于吉 《董事会》2013,(5):22-22
公司章程可以约定:公司连续盈利,符合分红条件,小股东认为分红方案不合理,可以重新提出分配方案;控股股东因故不分配红利,应当征得中小股东的同意;小股东认为公司应当分红,而控股股东不同意分红,应当给予中小股东补偿  相似文献   

17.
宋一欣 《工业会计》2006,(12):26-27
值封基分红破冰之际,本刊在平面媒体中率先披露在封基散户持有人中产生较大共鸣的一封致中国证监会的建议信,一则使持有人之需求上达监管层之天听,二则帮助弱势之散户持有人谋取更广泛的支持,在就封基分红与机构的博弈中取得相对公平的利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基金兴业已于2006年8月顺利。转型为开放式基金,预计年内有7~8只基金也将实施基改,预示着封闭式基金基改进度将加快。未来9个月内封闭式基金将实施合计不少于200亿元的历史性最大规模分红,上演封闭式基金分红强制填权行情,即收益可观的封闭式基金上涨行情。  相似文献   

19.
熊锦秋 《董事会》2014,(3):20-21
正目前上市公司将是否分红归于公司自治范畴,很多上市公司缺乏回报股东尤其是公众股东理念,或许不会提出任何分红方案,没有分红方案,"以股代息"也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按主流金融学理论,在不考虑红利税与交易费用情况下,一元红利与一元市值并没有什么差异,投资者随时可通过卖出股票自己制造"红利",上市公司分红与不分红,不会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基金公司大比例分红在我国基金发展史上尚属首次,本文通过建立二元响应模型.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以2006年分红的基金为样本,对可能影响开放式基金异常分红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开放式基金异常分红与基金累计净值、成立时间、基金类型显著正相关,与基金最新规模显著负相关的结论,并认为06年基金分红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非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