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贷扩张、资产价格上涨与调控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考察信贷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利用Allen和Gale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通过放松假设条件说明信贷扩张是资产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资产供给、信贷政策、银行信贷管理能力会影响资产价格的上涨。通过对我国经济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信贷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最后指出从资产供给、信贷政策、银行信贷管理等方面入手制定政策抑制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相似文献   

2.
中央银行职能的调整使信贷政策传导面临诸多制约,迫切需要探索创新信贷政策传导新机制.山东的实践证明,信贷政策产品化的创新,须依据企业和居民资产财富、信用的积累状况以及银行信贷制度的改进程度而适时展开,由此真正成为基层央行传导信贷政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信贷结构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信贷结构调整,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对商业银行宏观调控的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本文就信贷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式和信贷政策传导机理分析入手,对信贷政策如何影响信贷结构调整及效应进行理论分析,以期找出影响信贷政策对信贷结构调整效应的原因,并提出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结构调整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信贷政策与信贷结构调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结构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信贷结构调整,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对商业银行宏观调控的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本文就信贷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方式和信贷政策传导机理分析入手,对信贷政策如何影响信贷结构调整及效应进行理论分析,以期找出影响信贷政策对信贷结构调整效应的原因,并提出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结构调整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分析了信贷市场是否存在“碳泡沫”。结果表明,在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前,银行未充分考虑高污染企业可能面临的资产风险,未对其进行显著的歧视性定价,导致信贷定价存在“碳泡沫”;绿色信贷政策出台后,银行向高污染企业增加贷款利差,具有显著的融资惩罚效应;绿色信贷政策效应具有异质性,对不同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呈现显著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荆州市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情况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资管业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资产管理监管新趋势对基层金融机构的影响、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对信贷政策调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并对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规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石家庄市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实际以及对农发行信贷政策产生的影响等因素进行了深刻剖析,提出了因企业改制形式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信贷政策,督促地方政府和粮食主管部门加快改制步伐,强化改制风险的管理,保全农发行信贷资产等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推出了保增长扩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本文在分析扩大内需、经济增长与结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货币信贷政策存在过度宽松的风险。认为经济增长受经济结构及瓶颈的制约,尤其受到资源有限性的硬约束,如果不顾结构和资源的承受能力,实施过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不仅达不到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目的,而且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本文最后提出了要把握适度货币信贷政策,着重完成调整结构的任务,抓住扩大就业的目标,切实防止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1993~2010年季度数据应用频段回归方法分别检验信贷规模与CPI上涨及资产价格上涨之间的高低频关系。结果显示,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对于信贷冲击的反应速度较快,CPI较慢。因此,盯住CPI的信贷政策可能导致资产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10.
杨涛 《金融博览》2010,(2):16-17
2010年的货币信贷政策需要关注两方而外部风险:一是通胀压力会不断增大,二是信贷资金仍可能会流入房市和股市,推动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1.
十年来,国家开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立足政情、省情、行情实际,顺应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国家信贷政策调整,在开发性金融理论指导下,在积极参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把握方向,突出重点,不断拓宽业务领域,不断壮大资产规模,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在保持较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同时,实现了优良的市场业绩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2.
信贷结构是指信贷资金的投放与运用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以及不同期限上的配置与配比。信贷结构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运作的重要内容,其合理与否既关系到银行的资产安全、营运效益,也关系到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国家信贷政策的贯彻及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湖北农行营业部为背景,从大城市郊区农行的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一系列反差,提出当前要解决大城市行在目标定位、经营定位、市场定位、信贷政策等方面的一些模糊认识,探讨从落实县域金融主渠道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找准目标市场、完善信贷政策、创新金融产品、优化经营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做好做大郊区行资产业务。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将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包括在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方面大有作为。商业银行应积极转变和调整业务模式,利用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的调控手段,通过信贷供给的杠杆导向作用,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产业发展走上良性轨道。业务模式的转变与调整包括绿色信贷政策创新,实行区域化与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再造商业银行产品服务模块,实行1+X综合营销运作模式,与社会各职能部门高度合作,商业银行卖出部分资产并对增量和存量进行调整,激活商业银行的营运资金,为发展低碳经济储备信贷资金。  相似文献   

15.
一是积极支持重点法人客户加快发展。实施行业分类营销和“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新增贷款重点投向重点工业企业、拟上市公司等优势行业,优先保证其融资需求;充分利用国家相关信贷政策,进一步加强与城市资产经营公司的合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形成有效支持。在贷款品种上,突出发展票据贴现、质押贷款、国际贸易融资等业务。二是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有步骤、  相似文献   

16.
一、2001年信贷管理工作回顾 2001年全行信贷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任务,通过调整信贷政策、强化制度建设、健全内部管理、施行实时监测、创新业务品种、改善服务质量等多项措施加强信贷管理,积极控制风险,努力提高信贷业务效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配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金荣 《西安金融》2004,(12):41-42
本文根据信贷资产配置与产业经济的一般理论,在分析陕西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特点及趋势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商业银行信贷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不相适应,提出在宏观调控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信贷资产配置效率,引导、促进陕西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实现区域经济和金融互动双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2008年四季度,中国调整了货币信贷政策,商业银行也随后出现了相当活跃的信贷创造,这一过程可能已经促成了流动性宽松局面的形成,流动性宽松局面正在支持资产估值的上升。  相似文献   

19.
理财、同业业务的发展及跨部门合作加深使金融机构“非标”资产规模迅速扩张,在调整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及流动性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系统性风险,影响货币供应量、流动性调节以及信贷政策调控效果,从而影响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管理。规范金融机构“非标”资产业务发展,需在发挥监管合力的基础上,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回归业务本源。  相似文献   

20.
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面临信贷资产质量差、管理机制不健全、经营亏损严重、员工整体素质较低等问题,这削弱了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难以适应商业银行的现代化。只有标本兼治,努力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转换经营机制,保证信贷政策的连续性和灵活性,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适应银行的商业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