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富速览     
观点姚景源:控制通货膨胀应从三方面努力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近日召开的2010年新浪金麒麟论坛上表示,控制通货膨胀应从货币的超量发行等三方面作大的努力。姚景源说:观察中国的通货膨胀,改革开放30年,大的通胀有两次,一次是1994年,一次是1988年,1988年的CPI是18.8%,1994年是24.1%,这是最高的。我们观察中国高通货膨胀、恶性通胀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2.
近几个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明显上涨,特别是今年5、6、7月份同比分别上涨3.4%、4.4%%和5.6%,呈逐月加快之势.7月份的价格涨幅甚至超过2004年涨幅最高的7、8月份5.3%的水平,为近10年来的最高涨幅.对此,关于是否存在通货膨胀,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存在通货膨胀,引起了各方面广泛关注.从总体上判断,虽然从去年11月份以来的这一轮价格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目前还不存在明显的通货膨胀,但也要认识到,由于持续多年的经济和投资的快速增长,引发通胀的各种因素也在逐步积累,使通胀压力和风险逐步加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在宏观调控中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上海企业》2011,(2):37-37
《今周刊》报道 瑞信董事长总经理陶冬对于明年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五个方面的疑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通货膨胀何去何从?中国通货膨胀压力目前远超过政府的估计,消费者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更高。这一轮通胀的主因,并不在供需失衡,而在流动性失控,在于热钱横流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已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双变量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方法估算出我国通货膨胀预期,并检验实际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预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与实际通货膨胀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中国通胀预期受实际通胀及其滞后值的影响较大,这表明通胀预期形成具有适应性。因此应该尽快将目前实际通货膨胀降低到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善用通胀的积极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经济明显复苏,世界经济也有向好迹象,可与此同时,通胀预期开始抬头。有媒体甚至发表文章提出,防通胀应成为2010年的重要政策取向。笔者认为,在目前经济环境下,中国即使出现通货膨胀,也将是比较温和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善用其积极的一面,促进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而不宜过高地估计通胀的负面影响,更不能因此而干扰调结构、保增长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6.
丁伟 《中国企业家》2006,(16):22-22
通缩还是通胀?2006年的中国经济正处在敏感的十字路口在政府、企业、学界、公众共同关注的诸多因素中,没有比物价更具典型意义的了。作为衡量宏观经济是否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关键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像GDP增长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胀与货币流通及价格上涨是什么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界开始重视通胀研究以来,对这两个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转轨与产业升级的历史进程中通货膨胀一直是焦点问题。本文将中国分别纳入与代表性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构成的经济系统,提炼双向通胀溢出特征,认知中国输入型通胀的程度、来源和主要传导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受到来自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两个方面的通胀影响,与内源性形成四六开格局;输入型通胀的影响在三个季度到一年的时间段尤为突出;并且来自贸易渠道的影响强于来自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90年代初,“通货膨胀”着实让中国改革家头痛了一阵。那时,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曾高达247%,弄得人心惶惶。可近几年物价总水平持续走低,在国人为送走“通货膨胀”这个魔头而雀跃之时,另一个可怕的瘟神———“通货紧缩”已悄然向我们逼近。通货膨胀导致物价飞涨、市场虚假繁荣、企业无真实效益;而通货紧缩正好相反,其最显著的表现是物价下跌,有效需求不足,企业效益大幅滑坡。1998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下降了26个百分点,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物价下跌。去年也是近年来居民消费水平增长最低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不仅国有企业,甚至集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货币幻觉是否有助于解释中国低通胀环境下股票价格膨胀机制.应用动态戈登增长模型,将反映股市估值水平的红利一股价比率分解为代理效应、通货膨胀风险溢价效应和货币幻觉效应三个动态部分.中国股票市场的这三个动态分解部分和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表明:代理效应不存在,通货膨胀风险溢价效应的解释力弱,而通货膨胀解释了货币幻觉效应时序变化的较大部分,说明近十年来我国股市两次暴涨主要是在长期低通货膨胀背景下,通过投资者的货币幻觉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信息广场     
温家宝:中国将从三个方面管好通胀预期本刊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对于物价,我们不敢掉以轻心。我们目前出现的通货膨胀其实是国际性的,如果你看看整个国际的形势,由于某些国家实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几个月以来,不少人都感觉到日常生活的成本显著增加,自己的收入比以前更不经用了——通货膨胀已经不容回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自己辛勤工作积累的财富得到保值增值呢?一个解决之道就是要持有随胀(指通货膨胀)而涨的资产,这其中,投资股票或基金应是一个对付通胀较好的理财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文中对中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本轮通货膨胀的类型是成本推动型,提出了要谨防由结构性通货膨胀演变为全面通货膨胀,并从货币政策和财税政策两个方面分析如何应对本轮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4.
近日读到的文章称,通胀式增长正在加剧国富民穷。文章说,通货膨胀有利于作为债务人的国有企业,同时也就损害了债权人、也是存款人的利益。因为中国投资渠道相对狭窄,这种利益损害就更难规避。在很大程度上,经济增长刚在前脚增进了国民财富,伴随的通货膨胀后脚又削减了国民财富。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通胀,2010年下半年以来,央行已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到了2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然而,尽管抑制通胀是2011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但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必须警惕紧缩性调控政策误伤实体经济,以有效预防经济滞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覃乾 《中国新时代》2012,(11):46-47
很有意思,短短6个月之后,经济学家们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开始由通货膨胀变为通货紧缩。2012年10月15日,中国统计局宣布,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文简称CPI),同比涨幅收窄至1996,这是中国CPI连续6个月下行,并持续3个月在2%以内,CPI曲线呈现出典型下跌态势。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文简称PPI)更是创下35个月新低,9月增幅为-36%。此数据一出,很多人长出了一口气,“通过几个月的宏观调控,中国经济脱离了通货膨胀的阴影”。从经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安全区,甚至可以支撑未来几次降息操作,有专家甚至宣称,全年通胀值低于3%的目标将轻松实现。但事情真的如此乐观吗?  相似文献   

17.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表示,目前我国通胀有其合理性,还不能认定为严重通货膨胀;短期内还有加息空间。他表示,解决结构性价格上涨的问题,加息不是最佳选择。王小广表示,我国通胀目前是一种结构性的上涨,有其合理性。农产品、粮食、猪肉等价格过去长期偏低,加上短期缺口很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经济明显复苏,世界经济存在向好迹象,与此同时,通胀预期开始抬头。据2010年1月份国家统计局资料分析认为,2010年会导致通胀有三方面,一是输入性通货膨胀,即国际市场上石油、铁矿石、棉花等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暴涨,由于我国部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这条长线来看,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中国及国际上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现象,但以通货膨胀为主.本文着重从"回看历史——环顾当下——面向未来"的框架出发,系统地阐述和分析了过去、当前以及未来中国的通胀通缩现象并与国外进行对比,进一步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温和的通货膨胀局面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规避通胀风险 须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一季度各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依次高达7.1%、8.7%和8.3%.这使得我国面临1997年以来较严峻的通胀压力.因此,要充分认识通胀的复杂性,从多个方面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