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51)
对死者近亲属进行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都得到了肯定,但是我国立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对于受害人的近亲属赔偿太过谨慎而显得严苛,本文旨在对相关法律的适用的做出粗浅的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冬梅 《消费导刊》2012,(9):190-190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于证人作证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一般案件中近亲属有拒绝作证的权利。这一条款的通过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大力提倡的“大义灭亲”司法政策的颠覆。“亲亲相隐”是中国古代封建刑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原则和制度,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合理性。在当今的法制建设中,应重审民族法制历史,取其精华,以利于当代法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宋嘉玮  郑春延 《商》2014,(50):190-190
“亲亲相隐”制度在传统中国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种思想亦或制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也遵循着统治者的意志但也维护着基本的人伦道德,并从整体上反映出传统中国法的成熟与先进。本文首先梳理此制度的历史演变,总结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希望可以助力于法治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商》2015,(40)
亲亲相隐制度在刑事法律中的确立有其理论、法律及社会上的基础,也已经体现在相关的司法解释中,亲情思想已经逐渐地被我国刑事法律所认可。因此,对亲亲相隐的主体及适用范围等予以明确的规定,可以真正地体现亲情在刑事法律中的作用,确保其在刑事法律中的准确运用。  相似文献   

5.
《商》2016,(2)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传统法律制度中重要的内容,在我国法制史上存续了两千多年,无形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法律的实际运行。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倡大义灭亲,亲亲相隐制度被认为是封建糟粕而予以废除。如今的中国,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亲亲相隐制度体现着一些现代的社会价值,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亲亲相隐制度进行分析,揭示了亲亲相隐制度是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有利于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和社会信任机制的发展,因此构建现代社会的亲亲相隐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亲亲相隐"是先秦时期的儒家最早提出的思想主张,随着汉代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它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刑法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和制度。作为儒家伦理、法律思想的直接体现,"亲亲相隐"不仅有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法律价值,即使对于我们今天的法治建设,也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源于中国古代,影响日、韩,远播欧美的“亲亲相隐”制度已成为当今世界民主国家立法的一条基本原则。而中国当代法律抛弃了这一制度,违背了基本的人文精神,在司法实践中造成的危害十分明显,不论对现实还是未来、对司法过程还是社会关系都已经产生了无法估量的不良后果。因此,确立更具人文精神的法律制度至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8.
李振良 《消费导刊》2011,(12):125-127
源于中国古代,影响日、韩,远播欧美的“亲亲相隐”制度已成为当今世界民主国家立法的一条基本原则,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不仅合乎人性而且合乎情理。而中国当代法律抛弃了这一制度,违背了基本的人伦精神,在司法实践中造成的危害十分明显,不论对现实还是未来、对司法过程还是社会关系都已经产生了无法估量的不良后果。因此,确立并限制“亲亲相隐”制度至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9.
王硕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6):260-261
"亲亲相隐"是我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法律思想,对中国"亲亲相隐"制度的发展过程与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局限性和合理性进行了解读,对"亲亲相隐"制度加以评判,最终对当代社会"亲亲相隐"制度的架构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潘莹 《商》2012,(19):230-230
本文从网络广告的主体角度进行分析,认定网络广告主体有一定的困难,提出加强信息产业部门和工商行政机关的合作等方法可以有序的对网络广告的主体进行管理更有效率的规制网络广告主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周缘 《致富时代》2011,(1):215-215
类似《乌苏里船歌》这样的民间艺术作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而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人类智慧成果最主要的法律制度,自其建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鼓励文化科技领域的创新。但是至今,关于民间艺术作品的相关保护条例仍未出台,如何认定民间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人仍然是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一大难题。该文从案例出发,探讨民间艺术作品确定主体的界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单位犯罪主体范围进行新的界定,考察单位犯罪主体的范围、结构等,对传统的刑法理论予以继承和发展。区分不属于单位犯罪的主体,有助于把自然人犯罪、共同犯罪等容易混淆于单位犯罪的主体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3.
财务分析主体包括企业所有者和股东、债权人、经营管理层、员工、供应商、客户和政府部门,但只有所有者或股东、债权人、经营管理层和员工才有财权,是企业的财权主体.而大股东和经营管理层在财务资源的控制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本文描述了企业的财务分析主体,并对其财权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农民主体地位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民主体意识淡漠,农民主体地位被虚化,农民实体法律权利残缺不全,救济农民实体权利的程序权利难以保障等方面。历史惯性、观念使然、立法失范、政治的操纵、农民自身素质的束缚、地方经济的制约,是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切实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保障农民主体地位为价值定位,从改变观念、完善立法、修正制度、落实政策、尊重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坚持村民自治和强化司法保护等方面入手,保障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绩效评价主体的演进,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绩效评价主体逐渐呈多元化。绩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非财务资本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引起的。绩效评价主体多元化必然会导致专门的绩效评价机构的产生。并且绩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生活,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各种管理理论的兴起和绩效评价指标的多维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其目前主要的主体形式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庄、农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在这些农业新型主体快速发展的这几年,由于信贷抵押资产匮乏,经营不规范,财务不健全,涉农金融产品缺乏针对性及农业行业天然的弱质性等原因给其融资带来了难题,并限制其不断壮大。只有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引导农业新主体经营财务规范化,引入多元化的金融融资模式,增强其他金融配套措施等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真正通过市场手段解决农业新型主体的融资问题,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邹文革 《北方经贸》2011,(7):102-102
会计主体是理论上的一种假设,用以界定会计管理活动的空间范围.目前,我国会计管理已形成企业会计、政府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三足鼎立”的格局、但是,对政府会计管理的范围和会计主体界定的标准,对政府会计与其他两类会计管理的边界线如何划定,理论界和实务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政府会计改革首先应对会计主体、账户设置等问题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从中国古代的脱逃罪立法、国民党政府时期的脱逃罪立法、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脱逃罪立法、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脱逃罪立法四个方面介绍脱逃犯罪的立法发展,然后重点论述脱逃罪的主体。脱逃罪的主体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谓“依法”,应当是指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无罪的人能否成为脱逃罪的主体,应当区分不同情况分别把握。违反法定程序逮捕、拘留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仍可以成为本罪主体,被超期羁押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以及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人都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相似文献   

19.
宫锋 《品牌》2010,(11)
本文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的主体入手,分析了我国合同管理中主体的变迁,研究了其合同管理的影响,指出合同管理中主体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主体的道德水准深刻影响着合同管理,业主或开发商的行为对搞好合同管理同样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存在三大主体缺位问题:一是开发主体缺位,二是开发管理主体缺位,三是生态环境补偿主体缺位.自然资源开发主体应该是谁,这是影响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最深刻、最复杂、最根本的一个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由谁管理,这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推进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个亟需尽快解决的难点问题.谁来为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买单,这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绕不开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文章提出,资源开发中出现主体缺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自然资源产权主体不清;二是生态环境主体不明;三是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滞后,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偏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观;四是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五是利益分配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