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牧川 《环球财经》2012,(4):46-47
3月17日经济学家张维迎公开表示:未来几年,中国在经济领域上要做三件事情,一是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二是土地的私有化;三是金融的自由化。他同时表示:“中国有大量资产,但并未变成资本。中国的城市化是以剥夺土地所有权的办法来进行,因此造成了矛盾、不公现象。”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前后的绩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前后的绩效进行对比分析,样本为在1999—2005年实施私有化发行的公司。本文从盈利能力、产出水平和运营效率三个方面衡量上市公司的绩效表现。研究结果表明:(1)国有企业私有化发行后的盈利能力(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整体上是下降的。(2)国有企业私有化发行后的产出水平(实际销售额)得到很大提升。(3)国有企业私有化发行后的运营效率(劳动生产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利益相关者理解国企私有化发行在中国的效果,并为评估中国国企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3.
德国国有企业私有化的原则、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秋霞 《开放导报》2005,13(2):48-57
德国国有企业私有化是为了建设社会市场经济的基础,无论是西德还是东德都必须遵循这一基拳原则;国有企业私有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颤在公开的法律程序下公平实施,有专门机构指导监督,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和不同形式的资产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这些经验值得我国国企改革借鉴。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的一般功能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陈江生80年代以来,西方舆论对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谈论颇多,甚至认为私有化已形成一个世界性的浪潮,似乎国有企业已该寿终正寝。但事实却是,“私有化”并没能消灭国有企业,充其量只是对国有企业进行一番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国有企业的"民营化",应以"私有化"取而代之更为科学。日本国有企业"私有化"与英美等国的"私有化"有着大致相同的背景,但却有不同的特点,不仅有积极效应,更有负面后果。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析,对如何深化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中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绝不能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把国有企业统统改掉。  相似文献   

6.
《海外经济评论》2006,(50):9-10
【澳大利亚《澳洲日报》12月5日】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大致上可分做三个阶段进行;第一是生产力的解放,容许个体户的出现;第二是外资的流入,促成国企的改革,亦容许民企的出现,最近又加强了国企私有化的力度、深度和速度;第三是金融的开放,国务院于11月15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为未来的全面开放银行业作准备,亦是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前奏,引起国际的注目。  相似文献   

7.
越南加快国有企业私有化步伐据越南官方报纸报道,为了加快国有公司的私有化进程,越南最近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措施,简化出售国有企业股份手续。武文杰总理签署了有关文件,就建立公司、省和国家级特别委员会的架构问题作了规定。国有企业私有化是越南经济改革计划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提出存量国企的概念、分析存量国企弊端和仍然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未来国企改革的新范式——渐进式全面私有化改革,并对今后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几点建议,认为国有企业改革最终应落到全面私有化的路径上去,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捷 《环球财经》2012,(4):40-45
面对当前甚嚣尘上的私有化建议,一些中国老百姓认为私有化就是化国家财产为自己财产,保护私有产权就是保护自己的财产,反对国家征收就是保护自己的财产;殊不知私有化首先要保护的是物归原主,中国老百姓的财产来源于当年国有化的财产征收。如果国家公有制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0.
缅探讨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路子据“缅甸之声”报道,缅治安建设委员会第一书记钦纽中将在有关私有企业问题会议上称,国家正在探讨国有企业向私有企业转化的路子。国家将逐步减少对部分国有企业的控制,帮助民族企业家发展民族工业,有计划地把国有企业转化为私有企业;促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攻坚的目标之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了促使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1.国有企业能不能搞好搞活?我的回答是,又能又不能。例如英国的国有企业,可以说通过私有化搞好搞活了。但是苏联的国有企业一直到苏联解体也没有搞好搞活。俄罗斯实行私有化,至今也未能把国有企业搞好搞活。可见,私有化也不是改革国有企业的灵丹妙药,更不是唯一的道路。也有先没有把国有企业搞好搞活后来搞得比较好的。如东德,和西德合并后两年国有企业也没有搞好,但是现在情况比较好了。因此,我的结论是,国有企  相似文献   

12.
一80年代末、90年代初,原苏联东欧国家相继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抛弃了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私有化是苏东国家(尤其是俄罗斯)经济转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所谓私有化,广义地看,就是使私人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达到50%以上;狭义地看,就是将企业中国家所有变为私人所有,以不同形式将国有企业转变为私人企业,在这些国家经济陷入困境时,理论界和政界都有一种想一劳永逸的思维偏向,将经济不景气、经济效率低下归结为体制或制度问题;幻想只要解决制度问题,一切困难便迎刃而解。而私有化是解决制度问题的根本,所…  相似文献   

13.
九十年代英国私有化的困境与前景赵伟一、私有化带来的好处自1979年英国开展私有化运动以来,英国政府已出售的大型国有企业不少于26家,总资产超过450亿英镑。私有化是英国保守党政府减少政府干预经济、改善英国经济长期运行环境的关键之举,在近十几年来英国的...  相似文献   

14.
西方国有企业的发展从“凯恩斯革命”大量国有化的兴盛时代,到出现私有化浪潮的国有企业衰退,发生这样的变革有其经济、政治、社会等的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文化背景的影响。本文就西方国有企业的变革及支撑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背后的文化根源进行了比较研究,进而知道中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不能照搬西方各国的国有管理体制,我们要从中国实情出发,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的文化,达到企业或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网络产业的纵向结构并且探究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福利效果 ,这些国有企业在上游市场提供基本的网络并且与独立的私有企业竞争。本文证明 ,如果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政策是在混合市场实行的 ,那么国有企业的竞争对手———那些独立的私有企业的成本效率优势可以增加社会福利。本文还将分析进行扩展 ,来讨论纵向网络产业的私有化中相关的现行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觉得有三个基本的事实是存在的。第一,中国的现实不是私有化的结果存在局限,而是私有化过程本身受到局限。第二,中国不是私有化过度,而是私有化不足。第三,我们国家目前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有很多的问题,应该都与私有化短缺有关系。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是俄罗斯业已选择的经济发展方向,而实行市场经济又是以大规模的私有化为基础的。俄国营企业私有化已经历了私有化准备和证券私有化两个阶段。目前正在进行货币私有化阶段,俄农业私有化主要局限于土地的重新划分。俄私有化计划的实施已使国家开始放弃经济管理主体地位和直接管理的职能,对生产的发展还未产生推动作用。国有企业转轨中,无偿分割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问题,对生产具有一定的负作用。农业私有化的最终完成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8.
高梁 《开放导报》2005,(5):67-69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服务,而不是不顾经济结构的单向私有化.用MBO方式搞私有化改革将导致产权关系的长期和全面混乱,会颠覆我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前一段流行理论的误区,正是理论家的堕落。国有企业的问题必须想办法解决,但绝不允许侵吞公产的“产权改革”制度化.  相似文献   

19.
张捷 《环球财经》2013,(3):28-30
美欧日想要债务贬值同时不发生通胀,就要使多印出的货币能够切实地买到好资产,放眼全球,惟一能够与他们天量印钞相匹配,并购买到的优质资产就是中国的国有企业。中国私有化,实际上已经成为西方渡过危机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私有化动因研究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近年来取得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动因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然后对国有企业私有化动因理论进行了综合评析,最后指出了今后尚待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