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ROFIBUS DP总线是目前工业控制领域内应用非常广泛的PLC现场总线技术之一。介绍西门子PLC S7-300与S7-1200之间基于PROFIBUS DP总线的通信,讨论研究基于PROFIBUS DP网络协议,西门子S7-300控制器作为主站,S7-1200控制器作为从站的参数配置方法,实现数据的交换。  相似文献   

2.
PROFIBUS—DP现场总线特点,开卷校平剪切线主要组成,硬件组态主要步骤,变频器参数设置,以及通信程序的编制。  相似文献   

3.
PROFIBUS—DP将汽车自动化生产线中焊接机器人、高分辨率伺服控制器、矢量闭环控制器、人机界面HMI等分散的现场设备连接在一起进行总线通信,实现汽车混线柔性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攀钢集团北海特种铁合金公司冶炼生产线的Profibus—DP网络控制喷吹升降(包括冶炼平车等设备)和电极升降两个系统,每个系统由S7—315—2DP主站、变频器、编码器组成,系统间通过上位工控机的5611DP卡连接,见图1。冶炼平车上安有1个移动的Profibus—DP设备(德国图尔克公司基于DP网的绝对值编码器),用来对平车精确定位。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平车出现故障,行走一段,随即停下,接着S7300CPU停机。变频器DP卡黄灯闪烁,整个Profibus~DP网络瘫痪,重启S7300CPU系统可运行,但稍后故障又发生。  相似文献   

5.
针对冷轧推拉式酸洗产线自动化PROFIBUS DP网络系统故障频发的问题开展研究并制定解决方案,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一是采取措施减少电磁干扰因素的影响,如对电气柜的接地系统进行检测确认,敷设新的接地电缆,确保接地系统可靠。二是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将原来的串行网络结构改成5路并行结构,并将不同负载类型分离,负载合理分配到并行的5路中,案例中将PLC与变频器进行了分离,这种结构的即避免了相互干扰,也缩小故障范围。三是对控制电源增加隔离变压器,并将PLC的电源与变频器的控制电源分离,避免电磁干扰以及电源之间可能存在的干扰问题。最后程序优化,增加通信闪断滤波功能,避免通信闪断造成系统停机。  相似文献   

6.
南京工程学院和中国矿业大学采用PROFIBUS—DP现场总线技术建立的井下电牵引采煤机作业工况监测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已在兖州矿业(集团)公司采煤工作面应用,地面工况监测与诊断服务器可实时在线获得井下综采工作面电牵引采煤机的运行工况参数并进行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明物流有限公司的不锈钢带钢分条机组(简称SLT)由意大利FIMI公司引进,电气控制采用SIEMENS公司的S7—400系统,其CPU型号为414—3DP,近来一直频繁发生故障,表现为加工过程中经常全线停机而工控机人机界面HMI上却无任何警示信息。  相似文献   

8.
信息     
基于PROFIBUS总线的双边剪夹送辊传动控制系统根据双边剪夹送辊传动控制系统的工艺要求及功能需求,基于PROFIBUS总线的分布式全数字双边剪夹送辊传动控制系统,自上而下可划分为监视级、控制级和现场级三个层次。监视级由一台研华IPC610型工控机作为PROFIBUS-DP2类主站,配置了通信处理器CP5613,通过PROFIBUS DP标准协议实现与控制级之间的通信。通过WINCC开发监控软件,实现过程监视画面的开发、8台直流电机的速度和电流数据的采集与显示、控制系统主要参数的显示与设置、系统故障监测、双边剪机组运行状况监测等。控制级…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西门子Profibus DP总线网络通信频繁闪断造成生产设备停机的问题,对原总线拓扑结构进行了改进。利用PROFIHUB A5集线器将原PROFIBUS DP总线网络由线性拓扑结构改进为星形拓扑结构。改进后,总线设备离线或总线网络闪断造成的设备停机由原来每月10次降低到6个月0.5次,设备维修的劳动量降为原来的0.83%,维修时间缩短到0.5 h/次,提高了设备控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1975年以来,我厂采用静压轴承改造旧设备共计20余种机型、70多台。其中,有外圆磨床M115W、M130W、M131W、312M、M115等;平面磨床 M7120A、M7130、CK—371、BPH—20(捷克);专用磨床3160A曲轴磨床、3453 Б(苏)、M8612花键磨床、MM582、S725D 螺纹磨床、MB—10滚刀磨床、M1075无心磨床、2A—710金刚镗头;内圆磨床M210、M220等。采用静压轴承改造上述机床磨头(或镗头)后使用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