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来就来了——“非典”。在人类历史上关于灾难的词汇中,就这样又增加了一个新词儿。尽管通过这次疫情,又激发了一种心的凝聚,又重温了一种人的真诚,但从本质意义上说,“非典”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这种激发与重温,实在是一种非常态下良知的融合。尽管我们不可否认这种融合,但我想,通过抗击非典疫情,令人充分感受到的是,在今日中国民生意义的进步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当“非典”这一灾难突然降临的时候, 富有战斗精神的北京人民, 战胜了惊慌和恐惧,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 迅速展开了一场围剿“非典”伟大战役。 尽管这场战斗还没有结束, 但在这场战斗中,医护人员前赴后继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给了人们又一次心灵的洗礼! 灾难的降临是不幸的,  相似文献   

3.
人类发展史,从一定角度上说,也是一部与疾病抗争的历史。尽管人类备受各种疾病的袭扰,却从没有屈服和退缩,而是在抗争中一次又一次战胜疾病,走向健康。 面对“非典”这个突然降临的恶魔,人们所表现出的“和衷共济,共渡难关”的勇气和精神必将成为历史的永恒。 疾病是对于生命的挑战。“非典”时期,全国上下展开了阻击“非典”的战斗,许多人都在用生命和汗水书写着人生,并深深地感染、  相似文献   

4.
从地球上有了人类的身影以来,各种各样的疫病、灾难就开始与人类如影随形。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炭疽热这些令人谈之色变的名词,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两年前“非典”的爆发让整个世界为之一惊,中国作为疫情严重国家,更是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相似文献   

5.
樊纲 《经济界》2003,(4):14-16
一、“非典”不仅是只对少数行业、而是对各行各业都有影响 “非典”作为一种灾难,与其他灾难相比的特点在于,第一,与战争、洪水等不同,“非典”这种传染病灾难不消耗和毁坏财物,因此不会(至少在事后)提出需求,扩大经济活动,相反,“非典”所造成的恐慌使人们减少经济活  相似文献   

6.
认知与超越     
易生 《经营者》2003,(7):1-1
<正> 有一句俗话颇具哲理:“世间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人们往往有意或无意的忽略了这句话。其实这句话包含有两个层次:一是认识自己,二是超越自己。今年春夏之交爆发的非典疫情,对中国人而言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战胜非典,一是要从外部防止疫情的扩散,二是要从人体内部增强自身的免疫机能。战胜非典其实与经营企业从某种角度上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为经营企业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的“灾难”;如何面对困难与“灾难”,经营者自身的素质和企业的综合能力均将受到严峻的挑战。民营企业经过第一次创业、第二次创业,发展到今天,支撑起中国经济的半壁河山,在浙江、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更是占据着经济增长的主要份额。审视民营企业昨  相似文献   

7.
任若恩 《经济界》2003,(4):17-22
一、“非典”疫情对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没有影响 “非典”疫情(SARS)的出现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目前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如何估计这种影响的程度大小也是关注的要点。“非典”疫情的出现对中国经济是一次局部的,短期的外部冲击。因为它基本上没有损坏任何生产能  相似文献   

8.
编辑手记     
始于年初的“非典”疫情,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经济产生了冲击,尤其是对国内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面对这场突入其来的灾难,如何在全力防治非典的同时,避免经济发展出现大的波动,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期“经济广角”栏目刊载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视》一文,对“非典”给市场造成的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如果全国范围的疫情逐渐被控制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中华民族面临着突如其来非典病魔严峻的考验,我们在这次“战斗”中,对我们心灵的震憾是什么?想到是什么?值得我们关注。人类在自身的发展历史中从来都是曲折的,也是艰辛的,但人类从来没有被阻碍的各种因素和灾难所吓倒,总是昂首坚毅,面对难险不断地战胜,从灾难的泥潭中走出来。今天面临“非典”,我们关注的问题不是“非典”的这一事件,而是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和意志,这是我内心和思想特别感动着、关注着。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和走向辉煌,不是这个民族有多么丰富的资源和多么优势的环境,而是这个民族自身的民族精神。这次“非典”…  相似文献   

10.
2003年4月份以后,全国的“非典”疫情进入高峰期,呼和浩特市被列为全国“非典”疫情的重灾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呼和浩特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对防治非典工作高度重视,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始终战斗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以坚定的信念、无私奉献的精神,同舟共济,迎难而上,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取得了抗击“非典”和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双胜利,被评为全国质检系统抗击非典先进集体。用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疫情发生伊始,局党组就立即召开会议,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孙恩刚同志为组长的防控“非典”领导小组,对防治“非典”工作统…  相似文献   

11.
疫情的发生和蔓延情况说明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缺少一种有效处理灾难的机制,但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孙立平进一步认为,这种机制的“缺少”是与社会生活中某些积习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处理疫情的失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为的因素,因此,4月20日是一个分水岭,它打破了妨碍一个社会对灾难进行有效反应的“不应该是障碍的障碍”,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种新的社会逻辑的出现,而不仅仅是一种对灾难的反应机制。4月20日后民心变化表明对民众的要求做出敏感的反应,不但不会降低政府的威信,反倒会在民众中产生普遍的信任感。当然,信任感本身抑制不住疫情的…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似乎成为众多媒体及官员对非典疫情的一致界定。而非典尤其是北京地区的非典疫情真的是“突如其来”吗?北京不是非典在中国的首发地区,之前有个广东。去年11月底广东就发现非典病例,如果说在广东非典疫情“突如其来”,还情有可原。那么,在事过四五个月后,再说北京的疫情“突如其来”,就未免说不过去了。难道相关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不明白传染病的危害?不明白尽快尽早地控制住始发地的疫情是应对疫情必须采取的措施?如果今天北京可以等隔了四五个月后还说疫情“突如其来”,那么,是不是等再过若干天等非典不幸传…  相似文献   

13.
非典和艾滋     
尽管非典是突发的,艾滋是缓发的,我们在应对艾滋病方面也很可以借鉴一下应对非典的方法。“非典”,指一种传染性肺炎,简称少了中心词,但人们明白意思。为了叙述方便,我有时把艾滋病也简称“艾滋”。由非典的防治想到艾滋的防治,我觉得后者没有引起社会足够重视,因而后果或许更加可怕。这两种病是可以比照的。我医学知识有限,但从大众传谋上也获得了一星半点常识。先看两者相同点:都是新传染病(尽管艾滋发现已20多年,但比起天花等仍为新病);都可以大范围传染;病原体目前都没有有效杀灭办法;对人类危害都很大;病毒携带者都有一定隐蔽性……再…  相似文献   

14.
一、“非典”疫情所暴露出现有住宅的不健康因素1、小区规划不合理留意一下“非典”新闻不难发现,被隔离的“非典”社区多是密度高、容积率大的高层建筑,人口密度大的社区。高容积率或高密度住宅因为节省了土地,降低了造价,在寸土寸金的城市曾是解决居民住房紧张问题的较为普遍的手段。“非典”在一味提高居住密度的做法上给我们一个警示。此外,现在许多小区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区内的景观采用围合式设计,腾出中间的土地用于小区绿化或景观。但因为楼宇像围墙一样排列在四周,尽管中间绿树成荫,但由于楼宇之间没有通风口,不能形成有效对流的…  相似文献   

15.
财经消息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将对人类认识非典起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传染病的执行干事戴维·海曼指出,非典型肺炎是新型传染病,人类对它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而中国抗击“非典”的经验将为人类认识它提供重要借鉴作用。海曼在日内瓦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虽然中国内地依然有新增病例,但中国政府已经落实承诺,正在集中力量全面防治“非典”。他指出,国际社会应该在各方面帮助中国建立国家卫生预防和控制体系,尽快阻止“非典”蔓延。(摘自《信报》)为减轻受“非典”疫情影响比较严重行业的经济负担,降低经营成本,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财政部发出紧…  相似文献   

16.
2003年的春天,一种人类从没有见过的疫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悄然肆虐我国部分地区。全国人民和广大医务人员奋起抗击,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这其中,也有审计人员忙碌的身影。虽然不是冲锋在前的白衣战士,但是,他们中有的深入社区防控“非典”第一线,穿上防护服,参加社区疫情流调工作;有的成为隔离区的志愿者;但更多的则是在各自的岗位上,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审计工作,在重大考验面前,交上了合格的答卷。  相似文献   

17.
您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您到布料市场买布时,有的布售货员只需将其剪一个小口,便能“嚓”地一声将其非常爽利地撕开;可有的布却不行,必须用剪刀一刀一刀地剪,才能剪开。在金属材料性能试验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那就是“缺口敏感度”。“缺口敏感度”是指当被检验的材料出现缺口时,对缺口的敏感程度。今年春天,“非典”突如其来地袭击了我国,无疑于给我国的经济撕开了一个“缺口”。应该怎样紧急并正确地应对,才能不因局部的破坏而影响全局?“非典”是人类的一场灾难,在带给我们痛苦和恐惧的同时,痛定思痛,我们人类应孩从中反省些什么?为什么有些国家及其企业对突发事件早有一整套防范措施?而我们在“非典”流行初期却并不十分清醒?我们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国民素质在“非典”的突袭下暴露出了哪些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愿望,本刊这一期特辟“直面非典”栏目,以下就是我们推荐给您的一组文章——  相似文献   

18.
戴口罩,量体温,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改变,包括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因为SARS。 但非典终会过去,它正如所有人类历史上的疾病一样,终归会被人类战胜。对政府相关而言,各行业而言,对老百姓而言,重要的不再是“非典”本身,而是“后非典”时期我们的经济生活会如何改变。  相似文献   

19.
自今年4月以来,一场意外蔓延的“非典疫情”使“温度”空前重要起来,准确地检测体温从此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在这种情况下,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在短时间内研制成便携式红外辐射温度计标准检测装置,填补了省内的又一项空白,用标准把住了人们的健康关,为抗击“非典”作出了贡献,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广大公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20.
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使原本正在回升的消费品市场遭受明显冲击。但对其影响,我们既要充分估计,又不能过分夸大。“非典”疫情即将过去,对当前消费增长情况需作客观冷静的分析,以便采取针对性强的应对措施,保持消费市场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