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进技术可以节约开发资金,加速本国技术发展速度,是技术发展的捷径之一,在时间和效益上要比单靠自主开发快得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同样地引进了技术,最终的效果却大不一样,日本较之其他第三世界国家的情况就是如此。其原因就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的不同。本文就是想通过对日本消化吸收引进技术过程的观察,探讨一点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前,技术引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促进和加快本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形式。通过引进技术,并加强对所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来加快促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将会进一步促使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以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为基本路径。技术引进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途径实现对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技术贸易与一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一起成为外贸的三大支柱。 在技术引进方面,自50年代起到1993年,我国以技术许可、顾问咨询、技术服务、合作生产和成套设备或关键设备等方式,共引进技术6289项,合同总成交额达527.5亿美元。其中,从1979—1993年的15年中,共签定合同5444项,合同总金额达407.8亿美元。合同项目数和合同总金额分别是改革开放前30  相似文献   

4.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并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是迅速提高企业综合能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捷径。通过技术引进,湖南省的经济稳步发展,贸易结构、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扩大了企业的就业规模。为了更好地落实技术引进工作,湖南省应该做到: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技术引进机制;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并重;确定技术引进的重点领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高度重视和扶持民营企业引进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樊纲等人提出的一种测量贸易品技术附加值高低的方法和Lall提出的一种基于贸易品技术含量的分类方法相结合,分析显示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品的技术分布不像美、德、日那样呈现出一种剪刀差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杨晓燕 《科技和产业》2023,23(2):151-156
构建数字贸易营商环境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2005—2020年北京数字贸易营商环境最后得分并对每年得分进行排名。结果显示,北京数字贸易营商环境综合得分大体处于增加趋势,“技术市场政府环境因子”得分一直增加,“法律与人力因子”得分先增后减。北京数字贸易营商环境仍存在问题并有待优化,因此应改善法律环境、加快建立数字贸易相关法律、培养和引进技术与高等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7.
战后,日本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高速增长。其中,日本政府在科学技术上采取的从引进入手,通过改良和创新壮大自己的科技力量走向自主开发、科技立国的战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战略的成功,首先应归功于日本在引进技术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综观战后日本引进吸收技术的全过程,可以归结为一个模式,这就是日本引进技术的“竞争型”模式。一、日本引进技术的“竞争型”模式(一)“竞争型”模式首先包括在外的竞争首先,竞争型模式的前半部是日本政府在外利用竞争的过程。在引进技术时,日本政府通过扩大技术来源、拓宽引进技术的类型,从而引起国外技术市场的卖方竞争。第一,日本政府在技术引进来源上坚持  相似文献   

8.
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带普遍性的问题。我省山区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资金与技术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就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然而,在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的山区是否具备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条件以及如何搞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工作?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进  相似文献   

9.
王永齐 《南开经济研究》2006,110(1):101-113
按照Muzumdar和Baldwin的观点,贸易通过促进资本积累来促进进口国的经济增长,而根据Helpman等人的观点,贸易通过其内生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持久,而技术溢出的效果则与贸易结构相关,并且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相结合,通过结合中国的数据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结构和分布状况对贸易溢出产生显著影响,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将增加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贸易通过人力资本发生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持久影响。  相似文献   

10.
龚睿 《中国经贸》2009,(18):6-6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对外贸易与投资发展迅速,对技术进步的影响逐渐凸现。技术进步是产业成长的核心,也是产业升级换代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发展加工贸易,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外资进入能够带来先进技术.产生技术外溢,进而带动本国产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商直接投资从规模、资金、水平上都有显著提高;我国引进技术的主要方式也从原来的技术贸易转变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技术。全球跨国企业有望加大对华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我国的技术引进战略中日益显现其重要地位。传统的技术引进方式渐退从中国的技术引进统计来看,技术引进的数量并没有大的增长,从1950年到2002年,中国共对外签订技术引进合同52677项,合同金额1793.7亿美元。实际情况是技术引进的方式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即购买技术的比重在下降。1998年中国的技术引进合同数6254个,合同金额为163亿美…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世界贸易中,商品贸易和技术贸易两者相比,技术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国际经济技术发展的历史证明: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迎头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捷径。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阐述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内容、形式以及国际技术贸易中的限制性条款,以期使我们在从事国际贸易时,对其间涉及列的法律问题予以高度重视与审慎思考。  相似文献   

13.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修订的《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将进一步缩小内外资企业进口设备免税待遇差距,最终实行统一的进口设备税收政策。一批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将被禁止和限制进口。一份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禁止和限制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产业技术目录》已初步成稿,进入首批目录呼声最高的包括石油化工设备,仪器仪表、工程机械等九个行业的相关产品。  相似文献   

14.
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向我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峻的挑战。我国许多产业的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都依赖进口,西药、精细化工产品95%以上依靠仿制。“入世”之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将仿制之路堵死,《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使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失效,要引进国外技术只能靠购买。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外国企业在华申请专利达14万件,是国内企业专利申请量的6.4倍。在光学、无线传输、信息存储、移动通讯等高技术领域,外国申请专利比例高达90%以上。这种“专利圈地”现象不仅抬高了我国引进技术的成本…  相似文献   

15.
据海关统计,今年1月份,我国进出口贸易额达156.9亿美元。其中,出口91.9亿美元,进口65亿美元。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额为44.8亿美元,进口16.6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45.5亿美元,进口33.5亿美元;易货贸易出口0.7亿美元,进口0.7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设备物品9.4亿美元;保税仓库  相似文献   

16.
科技合作     
台拟与瑞典合作提高岛内产业层次近期,台湾行政当局官员杨世缄表示,台湾将与瑞典合组生物科技创技基金,并引进瑞典先进的生化及资讯产业技术,以便提高岛内相关产业的水平。台湾与瑞典在资金合作方面,目前台湾“中华开发工业银行”正与瑞典的创技公司,合资筹组生物科技创投基金,通过投资来引进技术,提升岛内生物技术的层次。在技术合作方面,岛内荣总与瑞方正在进行“神经再生”合作计划。该项计划可能会有效治疗老年疾呆症。台湾卫生当局也将与瑞典药厂合作,在岛内进行早期新药临床试验,同时,推动医药品相互认证。目前,瑞典贸易…  相似文献   

17.
引进技术是带战略意义的长期任务,必须从理论高度、国内外环境、国情和国力,明确引进技术的指导思想,解决引进技术的方向。掌握主动,做好工作,为此应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引进技术要考虑新技术革命的趋势。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冲击全世界。这不仅是技术的革命和生产力的飞跃,而且对世界经济、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已日益失去竞争能力。新兴工业国在钢铁、造船、工作母机、电子等对先进工业国已构成威胁。由于发达国家科技先进,就有可能摆脱传统工业的依赖。  相似文献   

18.
刘玮  罗澜 《科技和产业》2007,7(8):42-44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引进技术很重要,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更是重中之重。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需要国家政策的宏观引导,而政策的实施主要依靠法律的保障,如果没有法律具体规定,权责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也只能是空谈。通过分析我国技术引进的发展和现状,对《规划纲要》中引进技术的法制问题做一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企业在从事国际贸易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是指在掌握贸易风险管理规律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策略、方法和手段,把贸易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贸易风险损失或将贸易风险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贸易活动的过程,也就是风险管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三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我国盛行“以市场换技术”作为企业引进发展技术的主要途径。结果市场让出去了,却未获得先进技术,究其主要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方面,从跨国公司内在动机及技术战略来看,跨国公司既不可能转让先进技术也不可能让我们掌握落后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外资投资于东道国的首要目的是获利,保持其先进技术的垄断优势对跨国公司来说是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中国企业很难从跨国公司获得关键性技术。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企业发掘引进技术潜力的能力弱,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又将主要资金和精力用于硬件设备和生产线的进口,缺乏对引进技术的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这种引技模式并不能真正提升中国企业技术水平,反而对跨国公司的技术形成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