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通财会》2008,(5):55-55
全国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0.6,继续置于景气高位并与上季度持平。调查显示,有56.0%的企业家对2008年所在行业的总体运行状况持乐观态度;61.1%的企业家认为2008年企业生产经营保持良好,表明多数企业家对当前及未来宏观经济发展仍保持良好的信心与预期。其中,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相似文献   

2.
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射阳县私营企业家夏守春,1983年和弟弟夏守桂、夏守富三兄弟在家乡射阳县合德镇办了一个小木器厂,1988年更名为春桂装潢有限公司,从做家具开始,发展为生产各种铝合金柜台、货架的企业。十年来企业产值每年以50%到100%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企业的形象是企业无形资产的话,那么高素质的企业家则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有形资产。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大小,竞争能力的强弱,无不与企业家及其领导才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断言,没有一流的企业家,便没有一流的企业;反而言之,在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必定站着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企业家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是  相似文献   

4.
《中国储运》2008,(11):67-6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取得的成果,除了物质经济的增长外,还有就是涌现出一大批能搞企业的人才、按经济学的定义,企业家是生产要素之一,但国人对企业家的理解还是很模糊,但凡挂个什么“长”的头衔,搞起一摊子事的人,都算到“企业家”的名下。其实,经济学上“企业家”是一个能创造出特殊价值的群体。现在搞企业的人可分为三种群体:一是经济形势好,企业也能好,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企业家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构筑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企业家市场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子体系;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企业对企业家和企业家市场有着迫切的要求。 一、基本概念 这里所说的企业家,不是一般意义的经理、厂长,而是特指在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卓有特色和显著业绩的实业家,是由普通人成长发展起来的社会公认的企业管理专家,是从困境、逆境和艰苦的经营实践中发挥其出色的知觉能力、洞察能力和决断能力,解决了各种难题的高级人才。企业家这一概念经过200多年的  相似文献   

6.
《交通企业管理》2001,(5):48-48
2000年,四川省交通企协在四川省厅和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部、省、厅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搞好安全、提高质量和规范运输市场的有关指示,积极开展协会活动,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一、组织召开全省交通系统第四届优秀企业家、优秀经理表彰暨企业改革座谈会。推动交通系统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共谋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思路。协会于2000年4月4日在泸定磨西组织召开了表彰企业家暨企业改革座谈会。受表彰的10位优秀企业家、18位优秀经理、7位通报表彰的经理和各大中型运输企业的经理及一些地区的交通部门的主管领导共11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中国人才强国战略"。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中,提出"以战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15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交通厅(局、委、办)、部属及双重领导企业: 经与部人劳司协商,为建立全国交通企业家人才库做好准备,并筹办全国交通企业绩效评定排名和全国交通企业优秀管理成果的评定活动,决定此项工作委托《交通企业管理》杂志社办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国交通企业家人才库建设工作 建立“交通企业家人才库”是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它在发现培养经营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9.
同样的企业,同样的环境,有的企业蒸蒸日上,有的企业举步维艰,原因是多方面,但根本一条是企业活力与企业家素质问题。请看南宁汽运总公司亓竞生总经理撰文——企业活力与企业家素质。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吴邦国指出:“建设一支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和才能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中国企业家队伍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具有全局的意义。”现在,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从外围式改革进入到实质性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企业家短缺已成为制约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1.
所谓企业家,是以经营企业见长,又以经营企业为终身事业的人才。不是当厂长、经理的都是企业家,就象从事艺术的不都是艺术家一样。企业家应是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专家。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的素质和才能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然而,国有企业改革十多年来,从减税让利、经营承包责任制,到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没有抓住改革的关键——即没有明确将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经济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初创与尝试,企业家这个特殊的群体在整个经济活动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日益被展示、被认同.与此同时,呼唤尽快建立一支庞大的企业家队伍,以此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任务显行尤为现实和紧迫.毫不夸张的说,能否迅速建立一支庞大的企业家队伍,是决定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进程和成败的关键.一、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企业没有法人财产权,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国家,经济运行和发展主要由政府官员推动,企业听命于政府.而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拥有了法人财产权,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经济运行的主体,企业家,作为一个企业的法人代表和经营者,便被推到了决定一个企业荣辱、兴衰的重要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储运》2004,(1):59-59
在2003年12月8日举行的“首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2003年中国物流(企业)年会”上获悉,被列为北京汽车工业“三大板块”龙头的北汽福田汽车公司,当年前10个月销售汽车19.4万辆,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2.8%和64.7%,全年有望突破140亿元。 8年前的1996年北汽福田的总资产只有4.78亿元,年销售车量只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作为人力资源中特殊重要组 成部分的企业家,其作用日益显示出来。要培养、造就企业家,就应该从宏观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为企业家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1.创造企业家成长的杜会氛围。应确立企业家在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造成一种机会与风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已由产品经济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承包经营”犹如强劲的东风吹遍大地,企业从行政附属物的地位摆脱出来,向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过渡。这为大批的社会主义企业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企业的厂长(经理)以“政府官员的身份向企业家过渡,也已成为搞活企业,发展商品经济之必需。本文结合实际就交通客运企业的行政领导怎样才能成为企业家谈些肤浅的认识。一、具有明确的经营战略作为企业家的厂长、经理首先应该具有明确的经营战略,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这里讲的经营  相似文献   

16.
公元1990年4月22日上午,泉城济南南郊宾馆.山东省第二届优秀企业家颁奖大会在这里举行,国务院企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张彦宁及省委、省政府领导春光满面,高兴地向企业家们颁奖.乐曲悠扬,镁光闪闪.一位面色凝重的壮年男子健步走上主席台.从赵志浩省长手中接过了荣誉证书.他,就是山东省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7.
若干年前,福建五十名厂长经理联名上书,要求“松绑”,在全国引起不小反响,而近年来以于志安为典型的一些所谓“优秀企业家”的胡作非为,又引起了一片限制厂长经理权力的呼声。当前,中央一再强调要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那么,对企业家的权力是“松绑”还是“限制”,就必须有个正确的回答。我认为,必须把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家这个特殊层次的正面作用,办好国有企业,防止出现负面的问题。一、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作为企业家的厂长经理处于…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交通企业协会成立于1997年7月,是经省交通运输厅批准、省民政厅登记注册的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唯一的经济类行业协会组织。是沟通交通运输企业、企业家与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下设道路运输、铁路运输、交通物流和企业文化建设等4个工作委员会。协会宗旨是"双向服务",即:为交通运输企业、企业家服务,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服务。协会现有理事、会员单位100余家,主要是各市交通运输局、运管处,省内骨干道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储运》2012,(2):89-89
2011年,对于物流装备业来讲是辛苦的一年,是忙碌的一年,同时也是收获的一年。物流技术装备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领军企业和人物,物流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物联网等于先进的技术层出不穷。在整个行业创新和前进背后,是无数企业和企业家们努力的成果,在整个成长历程中,不管是优秀的企业,还是成长中的企业,都在为推动行业的繁荣与进步而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20.
近一两年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不断见诸于报刊,并为一些专家学者所称道,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著名企业家王石等知名人士,都提倡企业要走精细化之路。汪中求在《精细化管理》一书中,这样描述精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