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指出,当前理论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的状况令人堪忧。本文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意识形态领域两个相互联系的倾向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正确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问题、经济学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还是分析工具教育的问题、经济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以什么理论为指导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怎样克服经济学领域一些倾向性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经济学侧重制度分析,通过考察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来解释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从现象层面进行经济分析,运用个量和总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和动态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法、数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来研究资源配置问题。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对推动我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对发展观问题进行过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发展问题研究的视角、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范式都是不同的。发展的内在机制是马克思经济学关注的重点,而西方经济学主要从具体阶段下的生产力视角研究发展问题。马克思经济学依据发展的内在机制,通过理论抽象来研究发展问题;西方经济学对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从应用范式角度展开的。通过比较可知,我们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应当同时借鉴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思想,建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商贸流通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商贸流通理论进行过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流通问题研究的视角、重点和研究范式都有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将流通作为生产、交换、消费和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研究;西方经济学对流通问题主要从财富的源泉、交换的实现等视角进行研究。马克思经济学将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环节,通过理论抽象来研究流通问题;西方经济学对流通理论的研究是从应用范式角度展开的。通过比较可知,我们应以马克思经济学的流通理论为主体,结合流通领域的现实变化,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流通理论,建立新型的商贸流通理论。  相似文献   

5.
在给出严格限定约束条件下,马克思经济学是完全可以应用的。针对马克思经济学的跨学科范式、理论体系、研究框架和方法论,以及由其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可以通过三个基础性工作、对马克思经济哲学和经济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研究的加大投入、将西方经济学一些技术分析性范畴与马克思经济学进行借鉴和反借鉴研究、对西方经济学前沿成果的持续不断跟踪等六个解决途径,来最终解决马克思经济学的应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经济理论界研究信任问题时对信任、信用、信誉三词不加区分的混用现实,文章在经济学范畴内,初步对这三个相近的词进行了概念界定,并讨论了信任与信用,信誉与信用之间的区别(其中暗含了信任与信誉的区别)。文章指出信用是信誉和信任的基础——没有信用,就不会有信誉,也不会有更多的信任。并把作为博弈过程的市场交易分两个阶段——信任博弈和信用博弈,通过分析交易博弈树的均衡路径得出了信任问题与信用问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对经济危机都有论述。本文对这两大学派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论及解决危机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尤其针对危机产生的根源问题,结合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进行了剖析。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危机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全面、透彻地认识经济危机,尽力避免危机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被视为第一本译介到国内来的美国乃至西方世界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但该书的政治经济学其实就是正统的西方经济学,而不是国内那种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代名词的政治经济学。该书自称从竞争、统制与变革三个维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分析,优于正统西方经济学只从一个竞争维度进行的分析。但这三个维度在实质上并没有超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并存在与西方经济学同样的问题。该书在用三维论把经济学方法论庸俗化的同时,把经济分析的内容也庸俗化了。理解资本主义或其他社会形态,关键在于科学的方法,尤其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撇开这两者,那就什么也理解不了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差别主要体现在它们不同的研究取向上。由于西方经济学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历史形态和不同的理论流派,因而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这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取向上既有重要差别,也非完全对立、毫无共同之处。因此,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取向上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应当而且必须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分析不同时期西方经济学的不同形态、不同流派在研究取向上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05年理论经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刘国光经济学新论”之争 2005年7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国光教授回答采访者的题为《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谈话,先在网上传播,随后在《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9期和《经济研究》第10期公开发表,他就当前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系列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内容包括:当前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边缘化的状况令人堪忧;造成西方经济学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下降的原因;关于意识形态领域两个相互联系的倾向性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问题;正确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经济学教育究竟是意识形态的教育还是分析工具的教育;关于经济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以什么理论为指导的问题,即究竟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还是以西方经济学为指导,以及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领导权掌握在什么人手中的问题,要不要提出反右防“左”的问题;克服目前倾向性问题的一些意见。刘国光的“谈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强烈反响,许多经济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排斥和边缘化、盲目崇拜西方经济学的现状表示不满。与此同时,持不同见解的学者也发表了文章,公开反驳刘国光的观点,将争论推向了高潮。这是我国理论界的一场大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