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森林服务     
森林服务就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维持人类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其效用。20世纪70年代,Costanza等人开始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开始研究,将生态系统功能划分为气候调节、气体调节,对自然干挠调节、水调节、供水、土壤形成、土壤维护、营养循环、废弃物吸收、花粉传送、生物控制、避难处、食品生产、原材料、基因资源库、消遣和文化等17种,同时对全球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3.
1972年日本首次向社会公布了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12.827万亿日元/年,1991年第二次核算结果为39.2万亿日元/年,2000年为74.99万日元/年。其核算内容包括生物多样性,地球环境保护功能等82项主要功能。核算方法包括工程替代法和施行费用法。日本的经验对我国森林资源核算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上,浙江省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本文结合土地、技术、数据和公共资源要素,梳理浙江省在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上的实践,总结其经验,分析浙江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其他地区在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上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城市森林生态服务的需求环境与供给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内涵的基础上,从物质生活环境、城市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意识等3方面分析了居民产生城市森林生态服务需求的环境条件。在政府供给无法满足居民生态需求的情况下,提出了以政府供给为基础、以市场化供给和自愿供给为补充的城市森林生态服务的多元化供给方式,并论证了政府供给、市场化供给和自愿供给的内涵、作用范围和运行机理以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7.
居民参与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供给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英  刘奔 《中国林业经济》2009,(4):12-14,26
从生态效用构成角度分析居民参与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供给的行为动因,将参与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供给的居民划分为关心社区绿化、受利益驱动和随波逐流等三种类型,居民对环境状况的心理偏好、对环境的满意程度、户外活动习惯以及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社会阅历、空气质量情况、周边环境绿化状况、周围人的态度等因素决定和影响居民参与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供给行为,同时给出研究结论和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地森林采伐后生态服务功能恢复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闽北山地天然次生林择伐试验样地15 a的跟踪调查,采用实物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3方面分析不同强度择伐后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恢复动态。结果表明:相对于未采伐林地,伐后10 a,弱度和中度择伐其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恢复并略有改善,强度和极强度生态服务功能尚未恢复;伐后15 a,4种强度的生态服务价值均得以恢复。从采伐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看,影响程度最大、最难恢复的是保育土壤,其次是涵养水源。因此,对天然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在确定择伐强度和择伐周期时,应考虑林分生态功能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9.
森林生态会计核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行会计体系存在两个主要缺陷:忽视危及经济持续生产能力的自然资源匮乏;忽视环境质量下降会危及人类的健康与福利。从而引起GDP指标的虚增,误导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借助森林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可在实践上构建起具有可操作性的森林生态会计,以有效反映生态信息及生态效益的外部性价值,制约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为我国已实施的巨额森林生态效益的资金补偿提供微观配置依据。  相似文献   

10.
龙头企业技术服务的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分析结果,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农技服务,信息传递大多采取与相关利益主体合作推广的模式;利益分配主要是各相关利益主体在龙头企业的主导下分配技术变迁的收益;激励约束主要是各相关主体在接受一定约束的前提下通过合作实现共赢;决策制定主要是龙头企业占主导地位,其它相关利益主体在"退出权"的威胁下适当参与。针对龙头企业农技服务运行机制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保障农户经营决策权、合理界定相关利益主体关系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森林资源非常有限,并非绝大部分都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如何才能够为森林生态效益的提供者给予一定的补偿,实现生态的公平性,建立出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就显得尤为关键,同时这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话题之一。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对森林生态补偿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问题出发,通过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制度建设来完善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西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维持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西藏最近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定量计算了西藏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并结合西藏森林资源状况和现行的生态政策,实证分析西藏的生态补偿制度,提出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补偿的具体建议,为西藏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和补偿标准的出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森林生态补偿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梳理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阶段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现实环境和实践需要,提出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向动态化运作、整体化推进和高效化执行的方向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长效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具有公共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出发,对其执行中所应建立的资金保障机制、资金运行机制及其立法保障进行了探讨,以期确保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稳定有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国有林场改革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存在富余人员的再就业压力较大、经营机制存在滞后性、山区资源开发项目建设资金短缺、社会经济和债务负担沉重等问题和困难,要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国有林场改革必须全面优化林场内部管理制度、转变自身经营管理体制、完善投资机制、大力发展林产品市场,才能够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国有林场经济体制和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兰坪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但在补偿的范围、补偿的标准以及补偿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对兰坪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明晰产权,科学管理;科学评价,提高标准;拓宽渠道,加强监督;转变职能,加强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研 《林业经济问题》2020,40(2):181-188
森林生态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引发了森林生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正、负外部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供需失衡。通过构建产权交易机制可以消除由于外部性而引发的森林生态资源供需失衡问题。森林生态资源利益相关主体包括森林经营者、厂商和居民,将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赋予居民,由企业承担环境治理费用,将森林生态资源的收益权赋予森林经营者,采用污染者付费模式,借助产品市场所构建的森林生态资源交易模型,能够在交易成本最低的前提下实现森林生态资源供需均衡。森林生态产权交易成本包括创建成本和运行成本两部分,当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的运行成本小于政府行政管理成本时,产权交易市场才被认为是有效的。对于任何一项森林生态资源来讲,在稀缺性、竞争性和排他性3种经济属性上表现出相应的适应性,是建立该项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市场的前提。现阶段只有森林景观和碳汇两类森林生态资源的经济属性符合私有化产权交易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对长沙市市郊山林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以开福区东北片为例。在长沙大城北开发建设中,除了定位于生态功能保护区的东北片区外,其他土地均被作为不同开发时期的建设用地。为此,建立东北片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平衡利益、有效发挥其生态功能的关键。在分析东北生态功能片区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建立东北区山林保护生态补偿步骤、对策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森林对于人类的价值、人类认识的森林资源价值与森林资源价格等方面,分析为何要探讨森林资源的价值,探析森林资源价值被掩盖的原因,研究待补偿森林资源价值的确定,提出森林资源价值补偿交易的出资人与补偿对象和森林资源价值补偿交易双方的权责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