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以湖北省80个县域地区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三个类别。运用泰尔指数与基尼系数方法,结合ArcGIS软件,从空间分解和产业分解两个角度对湖北省县域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造成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9年—2016年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程度逐渐扩大。从空间分解来看,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因素;从产业分解来看,第二产业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因素。从产业分解另一方面来看,产业结构效应与产业集中效应对经济差异程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省级的投资数据和税收数据,本文构建了资本需求和资本价格的计量模型,检验税收因素如何影响中国社会的投资数量和资本价格。实证模型显示,税收总额或有效税率的增加不仅会降低固定资产投资,而且使资本品价格明显上升,即部分税收负担转移到资本品购买者来承担。在考虑了内生性以及价格滞后性等因素后,本文采用了联立方程模型、动态面板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法和广义矩估计法等,结果显示这些扩展模型估计出了更大的税收效应。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利用全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抽样调查数据,分析高、低收入行业的就业选择与工资收入的影响因素,并测算行业工资差异的大小及构成。结果发现,男性、211院校毕业或有良好家庭背景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进入高收入行业工作,能力对行业选择与工资收入影响显著;行业工资差异高达41%,其中超过80%的差异归因于行业分割,余下差异中地区因素占主导地位;去除垄断性行业能够降低高、低收入行业工资差异与分割比重,并提升能力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基于浙江省职工调查的微观数据,通过分位数分解法对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工资收入差异进行了分解,重点研究了心理资本对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影响程度。分解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对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工资差异的贡献基本随着分位数的提高而上升。在各个分位点上,心理资本对系数差异的影响程度都超过了对特征差异的影响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沪深A股上市的594家工业企业2005—2015的年度财务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工业资本结构调整的区域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工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区域差异明显,表现为上、中、下游递增的趋势.根据实证结果,本文认为应该在上游地区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以提升其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2001-2012年17个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统计分析数据域为基础,结合Jeffrey Wurgler(2000)"资本配置效率"模型,建立面板数据模板,构建数据集,对我国内外资企业资本均衡、资本配置效率和劳动配置效率进行差异化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外资而言,内资效率整体偏低、劳动配置效率内资也略低于外资;但内外资的均衡效率都较差;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均衡配置效率也低于劳动配置效率。因此从技术产业配置、投资结构、人才战略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均衡与提高劳动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世界经济研究》2016,(2)
在将知识资本划分为研发资本、人力资本和专利资本的基础上,文章使用1981~2010年的跨国面板数据,测算了115个经济体的国内知识资本指数以及通过进口和FDI渠道溢出的国外知识资本指数,并利用扩展的国际研发溢出回归框架实证分析了国内外知识资本投入对东道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内知识资本投入是全球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FDI渠道是知识资本跨国溢出的主要渠道,进口渠道还未成为影响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国内外知识资本对不同类型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进口溢出效应呈现发达经济体显著而转型和发展经济体不显著的特点,FDI溢出效应呈现发展经济体大于转型和发达经济体的特点,国内知识资本促进效果呈现转型经济体大于发达和发展经济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创新是助力旅游经济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中部6省为研究单元,基于2009—2017年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变异系数、泰尔指数、σ系数及面板回归模型,探析中部地区旅游经济时空演化特征及人力资本对中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影响效应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总体来看,中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由2009年的0.181增长到2017年的1.081,分省份来看,大致呈“山西>江西>湖北>安徽>湖南>河南”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区域发展差异来看,中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与绝对差异均不断扩大,呈不均衡、不协调的演化特征;人力资本对中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总体呈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2.
Yang Liu 《Asian Economic Journal》2017,31(3):239-252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the role of individual‐level social capital in workers’ wage determination in a Nash‐bargaining wage model using Chinese micro‐level data. The study find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of individual‐specific social capital to the wage level. In particular, larger individual social networks and workers’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social capital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wage level. Moreover, the effect of social capital on the wage level is much larger for men than for wome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onstruction of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could increase workers’ wages. However, efforts are needed to reduce the unequal contributions of social capital between men and wome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