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不良地质地段偏压隧道的洞口施工方法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洲 《魅力中国》2010,(31):162-162
在修建山岭隧道时,经常遇到不良地质段洞口偏压情况,如遇雨季进洞,易发生洞口段坍塌。本文通过南疆铁路吐库二线阿拉沟隧道的出洞施工方案优化,对偏压隧道的洞口施工进行探讨,为不良地质地段的隧道施工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浅埋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差,加上相邻隧道间相互扰动频繁,支护结构受力复杂,极易引发隧道塌方与地表变形等问题,严重威胁隧道施工安全。以重庆海天堡隧道为背景,采用现场监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浅埋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围岩压力与复合式衬砌内力的施工响应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邻隧道施工相互扰动明显,后行隧道核心土开挖对先行隧道围岩压力释放影响最为显著;先行隧道支护可通过加固围岩实现小净距隧道压力拱水平减跨,进而提高后行隧道围岩承载力;针对浅埋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开挖,双侧壁导坑法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及压力释放。基于该隧道开挖方法的围岩压力及支护受力施工响应规律可为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徐鹏祖 《科技和产业》2020,20(9):213-218
以在建滇中引水工程大理I段施工3标香炉山隧洞为依托,对大埋深长距离隧道的TBM施工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TBM施工段的地质情况,分析TBM施工段地质条件的TBM适宜性,对比TBM选型关键边界条件,结合现场不良地质种类和分布,选用敞开式TBM进行掘进,并针对本标段TBM施工段的地质条件,提出了TBM相应的功能配置。  相似文献   

4.
赵海松  向波  邵江  魏安辉  邬凯  柳松 《科技和产业》2023,23(16):263-268
古滑坡体自然状况下多处于稳定状态,但前缘受开挖扰动后,易发生复活变形。四川西南部某高速公路穿越青岗古滑坡体前缘,开挖后坡体发生局部复活变形,采用地质调绘、钻探、变形监测等手段,在查明古滑坡体及其复活变形区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对古滑坡体进行了防治及效果监测。结果表明,古滑坡体前缘滑体土以含砾黏土、角砾土为主,其力学参数低,是局部复活的地质条件,前缘开挖临空及降雨是局部复活的诱因;在考虑施工快速可靠前提下,采用桩板墙+反压方案对滑坡体进行了及时、有效治理,避免了古滑坡体整体复活。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公路等工程对古滑坡体前缘开挖扰动时提供勘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亮 《科技和产业》2021,21(7):260-265
浅埋隧道下穿既有公路在穿越段施工时,由于公路上行车辆动荷载作用容易引起路面沉降和围岩变形,对施工造成严重困扰.针对该问题采用了自制钢便桥横跨隧洞截面的措施,结合具体案例从工艺特点、便桥选型、计算分析、工艺流程等方面对该应用做出一系列总结,并将该方法与采取贝雷架钢便桥和超前支护措施进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报讯】日前,中交一航局兰新铁路项目部大阳山隧道芦草沟斜井提前贯通,这也是兰新铁路二线甘青段首个贯通的斜井。中交一航局兰新铁路项目部所承建的大阳山隧道位于青海省民和县、乐都县交界处,为单洞双线隧道。该隧道全长9405米。结合隧道所处地形、地质条件,考虑施工工期、洞口施工条件及运营期间救援疏散要求,该隧道设两座辅助坑道,即芦草沟斜井和脑沟斜井。  相似文献   

7.
地铁的埋深受不良地质现象、技术条件、地下管线、建筑物基础及其地下工程等制约,一般以20m左右为界划分浅埋和深埋两种.地铁修建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分为明挖法、盖挖法、浅埋暗挖法等.其中盖挖法又分为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盖挖半逆作法等;浅埋暗挖法根据工程结构和覆盖层地质条件又分为矿山法、管棚法、盾构法、顶管法、冷冰法等.地铁车站、区间的暗挖隧道施工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或阶段,一种是早期采用的明挖法、盖挖法及浅埋暗挖法中矿山法的喷锚支护、控制爆破钻爆开挖施工;第二种是近几年采用的明挖法、盖挖法及浅埋暗挖法中依据新奥法设计原理的喷锚支护、微震动控制爆破钻爆开挖和无钻爆机械开挖施工.  相似文献   

8.
城市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沉降控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按地面建筑物沉降、地面沉降变形的不同要求对沉降控制问题作出分析,给出了相关的控制基准经验公式,结合南京地铁鼓楼-玄武门隧道暗挖区间具体情况,对浅埋暗挖隧道地表、建筑沉降进行细致监测,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阐述在设计及施工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时应注意的事项,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7月12日下午16时,中铁一局厦门海底隧道历经181天艰难掘进,安全地渡过了侵入洞身长达255米的浅滩沙层段,填补了国内海底隧道沙层段施工工法的空白。中铁一局五公司施工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A4标段长2910米,其中陆域地段长250米,海域地段长2520米。隧道为“V”形剖面,下坡施工,施工过程容易积水。隧道地质穿越陆域浅埋段、海域富水沙层和两个风化槽,V级围岩所占比例达到50%以上。隧道按三车道设计,最大开挖断面达170.7平方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超前管棚支护是目前隧道施工中处理软弱、破碎与浅埋偏压等不良围岩地质的一种有效施工方法.文章主要通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分析管棚作用机理、管棚设计与施工要点及适用范围等内容,论证管棚施工在隧道施工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麻路岗隧道口边坡为例,通过工程地质调查总结分析边坡失稳机制,进而提出防治设计方法,并结合监测成果对坡体的治理效果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洞口劣化软岩顺层边坡大桩号侧层面及坡脚缓倾坡外构造面组合、小桩号侧顺层偏压的不利条件下,坡脚形成临空;同时,受构造劣化作用,岩体层间结合差,局部发育泥化层;地下水入渗影响下,坡体及洞口发生变形破坏;坡脚反压回填是防止此类边坡进一步变形的快速、有效手段,采用抗滑桩对坡体治理后,稳定性较好。对洞口劣化软岩顺层边坡除施工前勘察外,还应进行施工阶段勘察,以调查坡体外倾结构面的发育特征与结合情况,当存在层面与其他结构面组合下坡体临空或顺层偏压时,采用抗滑桩进行支挡是有效的预加固手段。  相似文献   

12.
黄待望  董薇 《科技和产业》2023,23(9):162-166
滑坡作为一种典型的地质灾害,广泛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在西南的丘陵地区,滑坡灾害相当频繁。在滑坡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需要考虑滑坡对于工程的影响。结合位于云南省的工程案例,通过对建设用地滑坡范围内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考虑不同工况下高差最大的场地边坡的稳定性,从而提出建设用地滑坡范围内边坡的处治措施。结果表明,工程案例中滑坡整体稳定性好,在地震工况下处于临界稳定状态,但局部在堆载、暴雨、地震工况下均有可能发生变形破坏。采取抗滑桩等工程处理措施后,场地是稳定的,满足镇区建设用地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同类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童康益  付栋 《科技和产业》2021,21(10):367-374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是典型的冲积平原,地表以下70 m区间普遍为第四纪软弱黏性土沉积.而在这一深度范围,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又相对集中,工程建设施工容易引发地质灾害,从而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非常必要.结合上海城区某电力隧道和管线工程项目特点,分析拟建工程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对拟建工程范围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分析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边坡失稳、地基变形、水土突涌、地面沉降、砂土液化等地质灾害问题,并进行危险性评价分析,提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以减少、避免本建设项目和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城市生态地质环境,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软岩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优化软岩隧道支护方案及施工工法,以龙怀高速石凹顶隧道为依托,选取浅埋段、深埋段、破碎带断面进行现场监测,从支护结构受力的变化规律、空间分布、对比验证等,对围岩压力、接触压力、初支混凝土应力、钢拱架应力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软岩隧道采用CD法比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扰动小,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也相应偏小;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荷载与围岩破碎程度及所受构造应力大小呈正比关系;隧道施工中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围岩扰动,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有昌 《科技和产业》2023,23(11):265-273
依托澜沧江黄登水电站库区沿江公路K243滑坡工程实例,对新生工程滑坡和古滑坡的成因机制、变形破坏模式及治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滑坡多工况组合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和剩余下滑力;运用GEO5软件建立滑坡模型,分析抗滑桩内力及位移变化,以及不同治理施工过程中的滑坡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K243滑坡采用双排刚架抗滑桩、锚索桩板墙、填土反压及截排水等措施进行治理,效果显著;新生工程滑坡后排桩剪力和弯矩均大于前排桩,后排桩桩顶位移大于前排桩,而古滑坡前排桩的剪力及位移均大于后排桩;新生工程滑坡在不同施工过程中的稳定系数提高比例约为古滑坡的一倍。实践证明K243滑坡治理是成功的,可为库区公路滑坡分析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胡恒福 《科技和产业》2023,23(7):170-176
以既有铁路拱桥铺隧道为依托,通过现场调查、地质分析等手段归纳隧道水害的典型特征,采用仿真模拟方法探究明确暴雨后高水位下隧道结构内力、位移与渗流场的规律特征,并探讨排水洞工程的整治效果。结果表明:连续强暴雨下岩溶地层的地下水位骤升、运营期排水系统的堵塞以及洞内过度泄水措施引发的水害风险是案例隧道水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经仿真数值模拟研究,创新提出邻近既有高铁隧道新增排水洞科学合理的空间位置和断面,有效解决运营安全问题;经排水洞整治后,外水压力(尤其是隧底)明显降低,仰拱隆起得到有效控制,即使面临高地下水位仍能保障运营隧道的结构安全与稳定。该研究对于后期岩溶隧道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针对岩溶发育地区创新提升地下岩溶发育及地下水勘探水平,科学优化隧道结构设计,确保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南交通建设快速推进,为保障隧道建设期安全,针对隧道不良地质的勘察意义重大,而地面勘察技术手段受地形等影响,工作效率低,局部区域难以开展。鉴于此,针对云南省某公路隧道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地球物理特征统计及地空时频域电磁探测,查明隧道沿线的不良地质段、设计轴线周围的岩溶或富水区的空间分布形态,为隧道施工安全整治提供依据。该方法的成功应用,较地面瞬变电磁法相比,工作效率提高了10倍以上,可为国内碳酸盐岩地区隧道岩溶勘察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技术手段,同时可推广到工程建设、矿产勘查等领域,预期可取得较好的推广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地铁盾构区间侧穿高速铁路大桥对桥桩及周围地层的影响,以下穿郑西高铁大桥的地铁区间隧道工程为背景,对侧穿郑西高铁跨绕城高速大桥段区间隧道进行设计,并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对隧道下穿郑西高铁跨绕城高速大桥进行有限元数值仿真计算分析,揭示了地铁盾构侧穿作业施工过程对高速铁路上跨绕城公路特大桥基础影响的规律;研究了同一承台处桩基变形趋势特征;分析了左右线盾构区间中间桥桩位移变形规律;总结了盾构区间顶部以上以及盾构区间洞内及底部以下2倍洞径范围内桥桩水平位移及竖向沉降特征;研究了土体应力平衡状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