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零售商与供应商冲突的角度,研究零售商行使自身权力对供应商的满意度、依赖以及地位的影响,以某商贸城的商户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使用SPSS 17.0分析软件,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分析来验证研究假设.研究表明,零售商一般性权力的使用会提高供应商的满意度和依赖,而强制性权力的使用与供应商的满意度和依赖之间无明显关系.由此建议,零售商可适当调整对权力种类的使用,加强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建立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零售商对供应商收取过多的费用,使供应商难以和零售商合作下去,出现连锁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局面,我国已到了重塑工商关系,提升一种积极的人文文化的时刻。  相似文献   

3.
通道费与协调工商关系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骏阳 《财贸经济》2007,(1):98-103
当前我国流通渠道中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冲突已危及大量中小生产企业的生存,也给零售行业本身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我国工商冲突的原因在于市场势力不平衡和零售商不规范行为,零售行业的“马太效应”促使大型零售企业形成从供应商身上获取利益的冲动。本文指出零售商收取通道费具有避税的性质,解决工商冲突不应该过分依赖于政府的行政干预,而应该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制度设计,建立调节通道费的“税收平衡机制”以及建立协调工商关系的市场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4.
工商关系中,大型零售商借助对销售终端的控制权,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供应商采取各种强权策略,致使在交易过程中经常与供应商发生冲突和摩擦。本文从博弈论和利润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认为在与稳定、大型和信用度高的供应商交易过程中,大型零售商应该与其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在与合作不稳定或者信用度不高的供应商交易过程中,大型零售商应该持观望态度,针对性采取有利于本身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的大型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由进场费引起的摩擦和冲突不断,使得工商关系形成对立之势。工商双方相互争斗,严重干扰市场秩序,甚至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文章通过分析建立良好工商关系的客观必要性,进而提出改进工商关系,实现合作双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付铁山 《商业研究》2003,(10):174-175
工商关系的日益恶化已成为制约零售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零售商亟需更新营销观念 ,关注关系营销 ,尽快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供应商管理上 ,只有这样 ,工商双方才能实现从“双输”走向“双赢”。  相似文献   

7.
我国通道费的经济学分析与规制政策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零售商滥收通道费恶化了工商关系,阻碍了零售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的通道费进行了分类,并通过建立模型,认为通道费作为一种分担新商品风险的经营模式有其合理性;文章后半部分从供应商、零售商的竞争者、消费者三者福利盈亏角度,对各类通道费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最后对最近颁发的<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进行了评述,并提出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博弈论的零售商与供应商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博弈论对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非合作博弈条件下,零售商与供应商为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必然会相互竞争,这正是目前零售商与供应商矛盾冲突的根源;而在合作博弈条件下,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相互合作的结果要优于非合作博弈。文章提出,要实现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博弈,应具备一定的前提和条件,必须采取措施消除阻碍零售商与供应商进行合作的障碍,创造合作博弈的环境和氛围,使零售商与供应商相互信任,创造零售商与供应商重复博弈的条件,公开企业市场行为信息,增加破坏合作的违约成本。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伴随着商品品种的极大丰富和超市网络体系的急剧扩张,供应链上的竞争优势逐渐从供应商转移到零售商手中,“工商关系”也随之作为一个焦点问题而凸显出来,甚至成为第四届中国连锁业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超市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认为超市中货架资源是有限的,并且有等级区别;另一方面认为通道费用过高,使供应商苦不堪言,严重影响双方的正常合作;而最近又有新的观点,适度的通道费用是合理的,在国外也是有先例的。针对日益尖锐的工商关系,本刊特辟“工商关系”这一栏目,希望为促使工商关系尽快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达到双赢而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试析通道费对国民经济运行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力生  黄茜 《财贸经济》2007,(7):121-126
消费品的市场供给量超过了需求量,下游零售商在生产经营链中因为接近消费者成为市场主导。零售商利用自身优势地位向供应商收取高额的通道费,导致工商关系紧张,供应链动荡不安,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安全隐患之一。本文基于一个子博弈分析框架,供应商和零售商为各方利益的代表,分别从自身利益出发,零售商会选择收取一定的通道费,供应商选择交纳一定的通道费。因此,建立一个有弹性的通道费限制机制,能使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利益目标达到一致,促进供应链协调、稳定,以保障国民经济运行安全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零售商对供应商的态度承诺如何通过影响控制机制的使用而最终影响零售商从与供应商关系中获得的关系价值.通过对中国家电业251对零售商-供应商关系的问卷调研数据的分析,检验了所提出的概念模型及假设.研究结论表明零售商对供应商的不同类型的态度承诺通过控制机制使用的不同选择能为零售商带来不同的关系价值.这一结论对于零售商如何在不同的态度承诺下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控制机制以获得最大的关系价值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建立良好的供商合作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零售商的角度分析,不同的业态和经营方式对其与供应商合作关系的稳定性、满意度及合作焦点的影响呈现差别,零售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业态和采购特点谋求与供应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合作,以达到更好的合作效益。  相似文献   

13.
监督检查零售商供应商滥用优势地位不公平交易行为是工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为研究解决《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执法工作中遇到的理论与实际问题,8月1-2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平交易局召集北京、上海、黑龙江等  相似文献   

14.
从博弈论视角看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合作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总是处在敌对竞争的零和博弈状态,彼此都以牺牲对方的利益为自身攫取更多利润的手段。但从博弈论角度来看,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只有进行合作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本文指出要构建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博弈关系需采取一定的策略消除阻碍零售商与供应商合作的障碍。随着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博弈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零售商逐渐提高竞争优势。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零售商拥有销售终端的优势,能及时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情况。他们据此对供应商提出较为苛刻的要求,通过侵占供应商的利益来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已于2006年11月15日起正式实施。《办法》由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共同下发。对当前存在于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不公平交易现象进行了较为明确的限制和规范。从长远看,《办法》对净化市场交易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有媒体认为这是“零供关系的新起点”。但笔者不敢苟同,基于目前的市场环境,出台《办法》只是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是对零供公平交易的一种引导,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地位不平等问题,零供关系并未因此而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6.
现代零供关系中,供应商对零售商具有更高程度的经济依赖性,促成了零售商买方势力。短期内零售商行使买方势力会阻碍供应商获取利润、扭曲供应商间的竞争,但以动态的视角分析,零售商买方势力的存在有利于上游市场保持竞争性、激励供应商进行创新,相关部门应综合考虑零售商买方势力对供应商的影响从四个方面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7.
贺和平 《商业时代》2006,(24):19-20
本文回顾了供应商—零售商关系中权力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权力不对称是供应商—零售商关系的常态;权力在供应商—零售商关系中并不总是扮演着破坏性角色;只有通过惩罚行为实施的权力才会对渠道关系产生消极影响;关系中弱势一方对权力不平衡有一定的容忍区间。本文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建立良好的供商合作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零售商的角度分析,不同的业态和经营方式对其与供应商合作关系的稳定性、满意度及合作焦点的影响呈现差别,零售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业态和采购特点谋求与供应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合作,以达到更好的合作效益。  相似文献   

19.
建立良好的供商合作关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零售商的角度分析,不同的业态和经营方式对其与供应商合作关系的稳定性、满意度及合作焦点的影响呈现差别,零售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业态和采购特点谋求与供应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合作,以达到更好的合作效益.  相似文献   

20.
陈永谦 《新财富》2009,(7):29-30
Alice.com商业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不依赖商品销售差价获利,并提供免费配送服务。它的出现令供应商可以绕过传统零售商直接向消费者出售产品,这可能颠覆供应商对零售商的渠道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