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河南省某市为对象,采用样方统计与调查统计方法,开展农作物秸秆利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和基料化利用分别占秸秆可收集量的54.67%、13.05%、4.53%、3.44%、0.91%;小麦、玉米、豆类、花生、红薯秸秆的利用率分别为78.10%、70.46%、87.77%、87.53%、81.64%。制约秸秆利用的主要因素为:农业生产组织模式制约,秸秆收储运体系不完善,秸秆利用配套体系缺失,高效且成熟、适用的秸秆利用技术缺乏,秸秆利用支持政策不完善。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推进策略为:发展秸秆的科学规范还田,推广由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主导的秸秆收储运模式,推进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建立秸秆利用技术服务体系,发展秸秆利用装备生产,实施支持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经济分析: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与之相关的技术开发目前已成为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有肥料、燃料、饲料、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等多种途径和技术路径,这些利用方式和技术的经济可行性如何,引起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提供了一个对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在该框架中,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总收益包括秸秆产品的市场价值、秸秆资源使用节约的相关资源性产品价值以及秸秆产品使用产生的环境收益;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总成本则由秸秆的收集、运输、储藏、加工以及机会成本构成。最后,文章对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公共政策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其资源化利用不仅能解决自身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也发挥着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通过对2007—2018年西部地区农业废弃物进行研究,测算出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可利用潜力及资源环境效益。西部地区农业废弃物可利用量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的年平均可利用量分别为16363.40万t、62375.57万t;2007—2018年西部地区农业废弃物的肥料化潜力在827.47万~1201.18万t之间,可替代化肥施用纯量的比率在60.00%~72.44%之间,其肥料化效益显著;西部地区农作物秸秆带来的能源化效益远大于畜禽粪污,2018年将其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可减少天然气消耗842.59亿m^(3),是该区域能源消耗量的1.05倍;若将2018年西部地区焚烧的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分别可最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6224.62万吨CO_(2)、19038.75万吨CO_(2),能带来较大的环境减排效益。因此,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西部地区缓解资源压力和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不同路径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以此探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不同路径的比较优势,优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结构.评价结果显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不同路径的生态效益优劣排序为:饲料化>能源化>基质化>肥料化>材料化;经济效益的优劣排序为: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饲料化>材料化;社会效益的优劣顺序为:基质化>材料化>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不同路径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得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不同路径的综合效益优劣顺序为:基质化>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材料化.据此,提出了优化湖北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秸秆资源化技术及产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我国农业秸秆类固废的资源化利用现状,介绍了我国秸秆处理技术在部分地区的应用情况,总结了目前我国秸秆资源化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将我国秸秆类生物质固废资源化技术进行归类,分析了秸秆饲料化技术、秸秆肥料化技术、秸秆建材及化工技术、生物质材料技术和生物质能转化技术的环境和经济效益.简要分析了生物质产业在我国经济转型期所处的角色,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战略意义,并结合我国的经济、能源、粮食和环境方面的现状,得出我国生物质产业的几个发展方向,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分为基于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基于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三种典型类型,其发展需要在运行机制、公共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构筑起完善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分为基于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基于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农业循环经济、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三种典型类型,其发展需要在运行机制、公共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构筑起完善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农业废弃物再生利用模式1.秸秆的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方向之一。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化废为利,使之用做燃料、饲料、肥料和工业原料,对于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国内形成了很多的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农业产区均有很多很好的实践经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既可以解决资源短缺的紧张局面,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由农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文章采用文献法和社会调查法了解了山西省重要的农作物产量以及废弃物的产生量,重点了解了三种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生活垃圾的种类和产量,它们对环境的污染状况,主要是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污染,人们对这些废弃物的利用现状。对于秸秆最常见的利用方式是还田,而且这样利用效率相对比较高;对于畜禽粪便主要是用于制作沼气来供电供暖使用;对于生活垃圾利用率很低,主要是进行垃圾填埋处理,从中发现对于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还是很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有来自政府、人民群众、法律体制方面的制约,针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能值分析与生态足迹相结合的方法,在科学估算新疆南疆棉区棉花秸秆资源储量的基础上,对南疆棉区2005—2014年棉花秸秆资源的各种利用方式进行评估,根据能值生态足迹相关理论,从时序上判断南疆棉区的人均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和不同利用方式人均生态承载力的载荷。结果表明:近10年来南疆棉花秸秆利用的总人均生态足迹为9.65公顷,总人均生态承载力为8.009公顷,年均生态赤字为1.641公顷;说明研究区棉花秸秆资源的利用方式较为粗放,与区域资源环境不协调,并且超出了研究区生态环境系统的承载能力,特别是在饲料化和肥料化的利用方式上较为粗放,资源浪费比较严重,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农户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产环境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黑龙江、山东、河南、四川4省684个样本农户数据,运用多元排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控制相关变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政府监管并不能提高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愿,而前景预期、政策了解度、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补贴、设立固定回收点或与回收企业合作、合作社参与等因素更能提高农户的参与意愿。为此,可以采取发挥非经济预期的作用、构建财政补贴机制、健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回收利用机制、利用合作社平台等措施激发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行为动机,提高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愿,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及乡村生态振兴。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实践与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农业生产大省,安徽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模式是解决秸秆资源浪费、焚烧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当前我国缓解能源压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文章从安徽省秸秆资源总量及社会发展环境出发,综述了安徽省秸秆能源化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安徽省秸秆能源化的实践,提出了今后秸秆能源化利用的规划和稳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农户秸秆资源化认知视角出发,以宁夏同心县丁塘镇为例,基于341户样本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处置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调查中数据显示:样本区域农户环保意识较弱,秸秆资源化利用程度较低。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对秸秆禁烧政策的关注程度、农户是否参加过秸秆利用技术培训、农户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认知水平对其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为此,政府应加强农户环保宣传教育,积极发挥典型示范户带头作用,强化资金补贴政策的杠杆效应,合理发展秸秆加工产业,逐步拓宽秸秆收购市场,以激发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污泥土壤化植物床是一种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生物技术,将污泥变废为宝,变为富含N、P、K和有机质的肥料,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农用标准和规定的要求,可以直接农用和林用或直接用于土壤改良,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实意义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市场化、商品化和规模化发展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难在可持续性。政策支持与市场化、产业化相结合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现途径。应建立激励补偿机制,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扶持力度;重点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强化规范、高效农业废弃物收储运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6.
王海文 《经济论坛》2011,(8):132-135
按照"4R"原则,通过现代技术耦合、循环生产工程、产业链接和制度机制保障,改造并完善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方式,科学配置农业资源和农业产业单元,推行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循环化生产、现代化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建设包括农业种养加、农科教、产供销、农工贸等一体化的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实现农业经济优质、高产、高效、安全、清洁,实现农村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农民增收和农业和谐永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寻求、农作物秸秆特别是玉米秸秆的有效利用途径。本文介绍了玉米秸秆的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秸秆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发展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居世界之首。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会引发火灾、影响交通安全、加剧区域性大气污染,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将对这些问题的消解起到重要作用。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形成互动的经济关系。其中,政府引导和监管的主导地位至关重要,且补贴、税费减免和经济奖励等财政支持政策的促进效应明显。但财政支持政策的实施必须因地制宜,目前应根据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深化相关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19.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秸秆资源化的现实意义,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秸秆资源化的外部经济性,探讨了秸秆资源化外部性消除的经济原理,提出了推动秸秆资源化发展经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秸秆产出量已超过7亿吨,折合成标煤约为3.5亿吨,全部利用可以减排8.5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8。随着国家明确提出“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的行动目标,我国秸秆资源化驶入快车道。以“秸秆能源”为代表的生物质能利用,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