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浅析“民工荒”对浙江中小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是中小企业发展大省,近年来的“民工荒”不仅沉重影响了浙江经济的发展,而且也给很多浙江中小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造成“民工荒”的原因以及“民工荒”对浙江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施放  胡琳萍 《商场现代化》2007,(2Z):121-121
浙江“小型巨人”为广大中小企业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发展模式,表文分析了浙江“小型巨人”的特点及中小企业发展不足之处,提出中小企业走“小型巨人”企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张静 《致富时代》2011,(10):17-17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民工潮”成为描述中国农村劳动力城镇流动的专用名词。“民工荒”这个词汇,曾经因为世界金融危机爆发而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回暖,关于“民工荒”现象的报道又开始占据各大媒体的版面。2009年8月以来,据多家媒体报道,在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很多中小企业的订单大量增加,但是却招不到工人。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其他省市也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是用工制度的一个不合理现象。按理说,出现“民工荒”对民工是好事,说明市场对他们需求增加了,但事情并不让人乐观。过低的工资待遇和一些歧视行为,让民工也寒心。他们逐渐意识到,城里的那份工作并不可靠,由当初的趋之若鹜变得理性起来,城市里就出现了招不到民工的现象,所谓的“民工荒”。该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民工荒”现象进行了解读,这与目前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胡放之 《商业时代》2005,(27):15-15
2004年上半年以来,在我国东南沿海等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出现了中小企业招工难现象,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时至今日,“民工荒”现象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民工荒”现象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关于“民工荒”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民工荒”说明党的富民政策开始显  相似文献   

5.
对“民工荒”新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中国一些省份出现了“民工荒”,“民工荒”说到底无非是劳工的需求和供给发生了变化。因此,首先从影响劳工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得出对当前“民工荒”判断的一些结论,最后针对“民工荒”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哲  童震华 《浙商》2012,(10):114-114
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凭借在助推浙江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支持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和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出色表现,被浙江省政府授予“2011年度金融机构支持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一等奖”和“2011年度金融机构支持浙江中小企业发展优秀奖”。  相似文献   

7.
"民工荒"现象的产生对我国的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民工荒"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小企业必须积极寻求对策,增强自身实力,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浙江“小型巨人”为广大中小企业的转型提供了一个发展模式,本文分析了浙江“小型巨人”的特点及中小企业发展不足之处,提出中小企业走“小型巨人”企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姚恩育 《浙商》2010,(18):48-50
浙江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打造“双中心”——有全国影响的“中小企业金融中心”和“民间投资管理中心”,以此为核心建设浙江特色“金融强省”。  相似文献   

10.
许畅  刘鑫 《致富时代》2010,(11):169-169
近些年来,“民工荒”问题目渐突出,关于民工就业问题也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中,这一现象也逐渐从东部地区的局部就业问题发展到了全国性的“民工荒”,本文从“民工荒”发展现状入手,分析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最后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析浙江中小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浙江中小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探讨了浙江中小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一些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03年以来,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金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所出现的“民工荒”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也打破了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民工的大量短缺,特别是一线工人的减少正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目前我国出现的所谓“民工荒”问题尽管原因很多,但并不表明我国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劳动就业形势出现转机,是我国在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孙玲玲 《商场现代化》2007,(15):241-241
近年来“浙江现象”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浙江以许多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模式表现出来的巨大经济活力,使浙江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省份之一。本文从“浙江现象”入手,研究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特点,用发展的眼光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2009年下半年起,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内地桌些地方逐渐出现新一轮的“民工荒”,本文结合“民工荒”产生的背景.首先说明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并没有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然后从各方面揭示本轮民工荒产生的原因,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解决民工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春辉 《商场现代化》2007,(7X):368-369
本文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出现的“民工潮”到“民工荒”现象出发,通过全面、细致地解读“民工潮”到“民工荒”产生的根源,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以期能够为有关部门从根本上解决“民工荒”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朱平 《浙商》2005,(6):92-93
有人用“起步早”与“后劲足”分别形容珠三角与浙江经济发展的状态。对这两个经常被拿到一起来比较的地区都面临了民工荒问题。两地民营企业是如何看待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贸导刊》2010,(23):73-74
中小企业是浙江工业企业的主体,全省现有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260多万家。近几年来,我们依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等政策法规,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精心打造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升级版,先后成立了面向中小企业的“投融资”、“信息化”、“创业辅导”三大服务联盟,  相似文献   

18.
2007年,浙江省中小企业占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9.2%,占工业总产值84.9%,占税收86.1%,中小企业对浙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今年8月,我们对浙江省萧山区和桐乡市两个区(市)的中小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并走访十数家企业。总体来看,浙江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既有周期波动的短期宏观调控因素影响,也有产业升级的发展阶段转型的长期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何如 《新商务》2003,(5):12-13
在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今天,企业无论大小都向着全球化的经营模式发展。欧盟认为,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给欧盟中小企业带来了机遇,为欧盟中小企业向区外市场开拓和发展带来了良机。那么,欧盟是怎样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的呢?对我们又有何借鉴意义?近日,记就此采访了商务部政研室王子先副主任。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浙江民营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亚明 《商业研究》2005,(16):98-100,138
浙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是影响民营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产业集群是浙江民营中小企业空间组织形式上最大的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生产传统消费品为主的浙江产业集群内企业实现了密切的分工与合作,极大地提升了浙江中小企业对外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