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对1980—2007年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我国总体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农村GDP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农村经济增长是总体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是农村经济的格兰杰原因,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与农村GDP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以西安市为例,通过运用现代计量分析工具——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相应函数、预测方差分解,对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西安银行业发展效率,而非银行业发展规模是西安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另外,就西安市经济增长的预测误差方差来说,银行业发展效率的解释能力要明显高于银行业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3.
以西安市为例,通过运用现代计量分析工具——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相应函数、预测方差分解,对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西安银行业发展效率,而非银行业发展规模是西安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另外,就西安市经济增长的预测误差方差来说,银行业发展效率的解释能力要明显高于银行业发展规模。  相似文献   

4.
作为成长中的中国经济增长第三级,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1997—2005年环渤海地区五省市的法治水平与金融发展相关指标,基于协整理论分析得出环渤海地区法治水平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唯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验证法治水平的提高是金融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VEC模型分析海南省1988~2012年金融效率、经济开放程度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变动关系。研究表明,海南省金融效率、经济开放程度及城镇化率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关系;从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看,金融效率是城镇化水平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开放经济是金融效率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而城镇化水平则是开放经济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显示,误差修正机制对推动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起着正向修正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把握我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内在联系,提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采用1978—2009年我国金融发展总量、金融发展效率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等指标数据,构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检验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7.
以1981~2005年的时间序列为样本,利用JJ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探讨了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及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及证券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结论.同时,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金融效率单向促进经济增长,证券市场并不能促进经济增长,而是经济增长促进了证券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8.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一个中部地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回归分析、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从规模指标还是效率指标来看,中部的金融发展都促进了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中部崛起必须依靠金融的推动力,金融发展需要与经济增长互动协调。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陕西省1988-2007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采用共积性检验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陕西省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金融发展指标选择金融相关比率FIR,金融中介效率指标选择存贷利差和存贷比,经济增长指标选择人均实际GDP增长率.研究结果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金融中介效率指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存贷利差的缩小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以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天水市为例,选取金融发展的深度指标和资源配置相关指标,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并建立了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在格兰杰检验意义上金融发展确实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金融资产数量上的扩张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应重点放在如何提高金融深化程度和资金使用效益上,从而发挥金融体系对资源配置效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象征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都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一些城市为保护近现代工业遗址、遗迹而兴建博物馆后开始出现的一种富有活力的、新兴的行业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有博物馆类型单一的局面,近年来出现蓬勃的发展势头.本文通过对上海行业博物馆建设的考察,对中外博物馆及上海行业博物馆的状况进行初步分析,结合有关案例对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如何在专业上和技术上建设上海商业博物馆进行探讨,并提出初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金融发展理论的最新研究,产品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同时开放能够极大地促进金融体系的发展。文章综合多个衡量我国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开放程度的指标,利用因子分析计算我国的经济开放度的数据,使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经济开放度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除了CAP指标外,经济开放度是BANK的Granger原因,并且与其他的金融发展指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金融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在三变量的向量自回归(VAR)框架下考察了中国1978—2007年期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计量方法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存在着从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单一方向因果关系,支持了Robinson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导致了金融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基于广东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东一次能源消费和金融发展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得出:能源消费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但金融发展并不是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广东的各类金融机构贯彻国家的能源政策取得了重大成绩,能源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但是,面对广东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节能形势依然严峻。为此,特从金融层面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VAR模型,利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中国1982—2004年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负相关,并且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成因;金融发展规模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负相关,并且前者也是后者的Granger成因;金融发展效率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负相关,并且两者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外资银行进入的积极效应发挥是否随金融环境和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呢?文章运用我国14家银行1995~2006年的面板数据就此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发挥了一定程度的"市场竞争效应"和"溢出效应",但二者都比较微弱,而"金融稳定效应"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引进含有交互项的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我国金融发展水平和银行业竞争程度的不断提高,外资银行进入的"竞争效应"、"溢出效应"和"金融稳定效应"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用中国54年跨度(1952~2005)的样本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检验.其结论是:长期趋势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并未带来名义就业率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不是名义就业率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即"奥肯定律"在中国出现悖论.因此,中国实现适度经济增长,体现科学发展观目标的关键在于提高就业质量和增加有效就业数量.  相似文献   

18.
金融支持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及因果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政策意义。本文优化选取反映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的核心指标,筛选确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衡量指标,构建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联度模型,考察分析中国金融规模成长、金融结构优化与金融效率提升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协整分析结果表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间具有长期的正向相关关系。进一步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则表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指标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疆地区经济增长与出口贸易总额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协整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着手应用单位根检验理论、协整检验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理论,研究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80—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XJGDP)与出口贸易总额(XJEXP)这两个重要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