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6月13日发布的月度报告称,2008年下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下降。 报告指出,美国经济减速和国际油价高涨将在下半年对美国和其他所有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需求产生抑制作用,但中国、印度、中东、拉美国家的石油需求仍将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2.
2008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突破4亿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茂 《中国经贸》2008,(5):54-54
根据2008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预测,2007~2020年期间中国石油消费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2007—2010年石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4.5%,2010--2020年石油需求年均增长率为3.3%。成品油消费需求将分别达到22亿吨和335亿吨。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7,(30):33-34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16日表示,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温和增长,OPEC以外产油国的供给也将增加。  相似文献   

4.
奥运专题     
中石化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石油合作伙伴近日,北京奥组委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签署协议,中国石化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石油合作伙伴。双方代表人出席了签约仪式。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石油合作伙伴,中国石化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北京奥组委、中国奥委会以及参加2006年冬奥会和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资金、石化产品及相关服务。北京奥组委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伟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企业的广泛参与不仅为成功举办奥运会提供了充分可靠的物质保障,也为在世界范围内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理想开辟了有效途径。筹办2008年奥…  相似文献   

5.
张宁 《中国经贸》2009,(11):56-59
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现状伴随着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近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也快速提升,从1997年的1.96亿吨增加到2008年的3.65亿吨.年均增长率约6%。国内石油产量已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对国外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目前,中国的石油需求将近50%依靠进口.而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提高。在近两年国际油价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6.
刘杉珊 《中国经贸》2005,(12):65-67
2005年,影响石油产业和石油价格的基本因素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继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大幅增长之后,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继续高速增长;2004年,英国公布石油将由出口转变为净进口后,重要石油生产国,OPEC的成员国之一,印度尼西亚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和现状伴随着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近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也快速提升。从1997年的1.96亿吨增加到2008年的3.65亿吨,年均增长率约6%。国内石油产量已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8.
谷维 《中亚信息》2005,(9):44-44
据欧佩克专家预测,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储量到2030年可能枯竭,并预言哈国届时会出现能源危机。但是,哈萨克斯坦的市场分析师和经济学家对上述观点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储量可保证本国市场75年的需求。仅仅是已探明的里海石油储量就达1亿t,而且只有30%的石油产白海上油井。此外,陆上油田至少可以开采25年以上。  相似文献   

9.
2008年4月8日哈萨克斯坦政府通过决议,1个月之后哈萨克斯坦将开征石油出口关税,税率为109.91美元/t。哈萨克斯坦工业与贸易部部长弗拉基米尔·什科利尼克在政府会议上发言时指出,这一新的石油出口关税的计征办法考虑到了2008年第1季度  相似文献   

10.
海外信息     
《新财经》2006,(9):10-10
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速放缓近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发表一份月报指出,200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比预期缓慢,原因之一就是创历史新高的石油价格。该报告说,2006年的石油日需求增长量为130万桶,比上个月预估的少8万桶,而且这一需求增长量将一直维持到明年。据悉,纽约7月份的石油交易价格每  相似文献   

11.
《中亚信息》2008,(6):48
哈萨克斯坦经济与预算计划部部长巴黑特·苏尔坦诺夫2008年5月21日向外界宣布,哈萨克斯坦降低了对2008年石油开采量的预测。考虑到今年要进行的计划内维修工作,再  相似文献   

12.
张巍柏  贺军 《西部论丛》2005,(10):46-48
中国充满爆发力的石油需求一直被视为近两年来国际油价大涨的关键因素。目前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仅次于美国),十年前中国进口石油占整体石油需求的比例仅为6%.现在已经提高到了1/3,到2020年预期将有60%的;石油都必须来自进口。需求的急剧攀升,使得目前国内弥漫着一种恐慌情绪,  相似文献   

13.
【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问题摘要》4月号】第二部分双边贸易最近下降贸易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紧密相连。由于2007年全世界GDP增速放缓到3.4%,全球贸易增速实际降到了6%。其背后因素包括发达经济体需求减弱、汇率重新调整和石油天然气等商品价格波动。由于经济增长在2008年最后几个月骤然下降,贸易下降变得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赵震 《中国经贸》2010,(20):72-73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根据山东省1985—2008年的能源消费情况,建立了山东省能源消费结构的效率分析模型,从煤炭、石油、电力及其他能源的投入量和经济产出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山东省历年能源消费结构的规模效益变动。通过对模型的分析,针对各种能源的利用状况,提出了几项优化山东省能源消费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依赖资源型经济谋发展的城市需要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走出城市发展困境。选择代表性资源型城市——庆阳市石油产业作为特例,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定量测算了2008—2017年庆阳市石油产业对当地主要产业部门的产出贡献率和经济拉动率,深入研讨了石油产业与主要产业部门的关联程度,从供给侧视角考察了石油产业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研究得出,2008—2017年,庆阳市石油产业对三次产业的产出贡献率分别为32.97%、43.60%和38.75%,可见庆阳市石油产业对当地第二产业的产出贡献最大;庆阳市的第一产业、采矿业、石油产业、房地产及租赁服务业、电力热力水生产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等基础性产业的关联程度较为密切,在庆阳地区经济系统中均属于核心产业部门;庆阳市石油产业对采矿业、金融业依赖程度最强,且这3个产业部门的融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影响石油产业和石油价格的基本因素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继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大幅增长之后,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继续高速增长;2004年,英国公布石油将由出口转变为净进口后,重要石油生产国,OPEC的成员国之一,印度尼西亚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石油作为现代世界消费量最大的基础资源,石油供给渠道的稳定越来越成为众多国家经济和经济安全战略考虑的问题。自2004年末至2005初,石油价格已经与美元汇率、全球股市和黄金价格高度关联,油价成为游资衡量进出股市、汇市、期货和黄金及衍生工具市场的风向标,导致这些市场走势和石油价格密切联动,也使原油的金融属性  相似文献   

17.
《调查研究报告》2006,(218):3-11
2006年下半年,各油品的需求都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在各种利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汽车市场持续较快发展,这将带动汽油需求同比较快增长,增速也将较去年明显加快;柴油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由于汽车行业、水路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蓬勃发展,柴油需求的增速将较去年略有加快,增长动力趋干多元化;国内市场成品油供需基本平衡,但供给端的柴汽比仍然低于需求端柴汽比,结构性供需矛盾依然存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8.
《海外经济评论》2009,(37):34-34
基于北美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数据好于预期,10日,国际能源署(IEA)将全球今明两年石油目需求量的预估上调了近50万桶。 IEA在月度石油报告中估计,全球2009年石油日需求量为8440万桶,比去年减少2.2‰预计2010年将上升至8570万桶。该机构同时指出,尽管全球经济企稳,但发达国家的需求在今年余下的时间内仍将保持低迷,同时中国的石油备库给预估发展中国家石油真实需求带来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我国石油安全现状,对1995年-2009年GDP增长与石油进口量做了实证分析,认为两者是正相关关系。据此,提出保证我国应对石油安全的策略: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开放石油市场;确保石油进口渠道和运输渠道多元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新能源。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国内经济走势 判断2008年国内经济走势,必须分析社会经济总供求状态.从需求方面看,预计仍然是较高水平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