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西方银行纷纷倒闭、金融危机不断出现,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颁布《巴塞尔协议》。该协议经历了《资本协议关于市场风险的补充规定》、《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报告》、《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等文件的补充和完善。另外,将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三大支柱有机结  相似文献   

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纳入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要求,要求银行必须实行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农发行在业务不断增长特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发生后,以英美两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在金融改革方案中重申监管重点应放在全面风险管理和系统风险调控方面,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推出了旨在加强全球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巴塞尔协议Ⅲ》。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也加快了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步伐,并以此为契机,从制度修订、风险的业务流程再造、组织重塑、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4.
巴塞尔协议是国际银行风险管理中最具代表性的监管准则,它突出强调了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和意义,确立了全球统一的银行风险管理标准。然而,随着金融业务的创新和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巴塞尔协议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自身的缺陷。巴塞尔委员会从上世纪末开始组织对巴塞尔协议进行修改完善,并于2004年6月26日正式发布《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也就是通常讲的“新巴塞尔协议”。与原巴塞尔协议相比,“新协议”有两点大的改进。一是在结构上确立了“三大支柱”的框架,即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第二支…  相似文献   

5.
2011年7月,银监会专门发布《关于农村银行机构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指导意见》,规定所有农村银行机构要按照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统筹考虑的总体要求,开始分层次、按步骤正式实施《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和《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本文统称新资本协议),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符合监管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总体来说,农村银行机构尽早建立和完善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量化管理技术体系以及风险资本管理,资  相似文献   

6.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已逐步成为金融业谋求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方式2011年,农发行总行以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银监会相关规定为主线,下发了《关于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确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原则,为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指明了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2011年7月,银监会专门发布《关于农村银行机构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指导意见》,规定所有农村银行机构要按照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统筹考虑的总体要求,开始分层次、按步骤正式实施《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和《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本文统称"新资本协议"),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符合监管要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目前,由于农村银行机构因体制机制仍存在诸多缺陷,要真正实施新资本协议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因此,为保证此项系统性工作的顺利推进,农村银行机构应从战略角度认真规划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整体框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达到监  相似文献   

8.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已于2004年6月26日正式定稿,拟在2007年元旦实施。新协议的出台,对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带来机遇和挑战。该文介绍了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特点、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应在提高资本充足率、培育风险文化、完善风险内控机制等方面作出努力,并鼓励银行尽快建立内部风险模型。  相似文献   

9.
国际上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实践,积累和总结了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特别是巴塞尔委员会2004年公布《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后,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商业银行的随地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约束三个方面的共同约束,并提出 了规范的风险评估技术,强调风险管理贯穿于银行业务的整个过程,并且大量利用数理模型等工具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从整体上衡量银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推出,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由以前单一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体现了面向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以及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等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本文就农发 行实行全面风险管理有关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1]44号,以下“《新资本协议》与《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同步推进,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统筹考虑”的总体要求,从公司治理、风险计量等方面不断强化风险管理,在2016年年底前建立与本行规模、业务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和内部资本充足率评估程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银行风险控制技术和手段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模式正在从粗放走向集约,从依靠主观定性判断走向科学定量分析,从事后处理走向事前预防、预警和预控。自从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简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内部评级法 (IRB)作为计算信用风险监管资本要求的主要方法后,内部评级法已经成为国内银行业界讨论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银监会一系列有关资本充足率监管和风险管理规定的出台,我国银行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和科学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阶段。今年3月1日,银监会参照巴塞尔资本协议制定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正式施行,在监管层面进一步完善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为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提供了与国际领先实践接轨的框架性指导意见。在市场风险不断凸现的背景下,国内银行必须尽快弥补相对薄弱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及时应对监管要求和市场要求,最终达到通过有效管理风险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目的。按  相似文献   

13.
一、《巴塞尔协议》对当前金融风险防范的意义 要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就不能不谈到《巴塞尔协议》。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金融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和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金融风险也日益国际化。加强国际合作,制定一项有效监管银行的国际统一标准是大势所趋。1988年7月西方“十国集团”原则上通过了由巴塞尔委员会制订的“关于统一国际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此后巴塞尔委员会又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关于银行监管的原则文件。这些文件一般也被称为《巴塞  相似文献   

14.
巴塞尔新协议对银行风险监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塞尔协议是迄今为止在国际银行业发展方面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国际协议之一。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推进,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要求,中央银行的监管方法和金融市场的运作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巴塞尔委员会于1998年开始全面修改协议,在全球范围内征求银行界和监管部门对修改稿意见,并计划于2005年在10国集团内实施,与1988年通过的目前仍执行的原协议相比较,新协议承袭了原协议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的监管思路,并吸收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提出的最低资本金要求、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等三大支柱的原则,对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体思路、方法作了新的总结和规范,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和创新。新协议作为各国监管机构和银行业配置资本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5.
《巴塞尔协议》与谨慎原则在银行会计中的运用郑祖刚《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10个成员国和瑞士等国中央银行在瑞士巴塞尔签署的若干重要文件的总称。《巴塞尔协议》是在银行业务国际化,国际金融活动日益频繁,各国银行管理机构各自调整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政策的背...  相似文献   

16.
2004年6月26日代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十国集团的央行行长和银行监管当局负责人举行会议,一致通过《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的修订框架》,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最终稿,并将于2006年年底前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由于巴塞尔协议代表着国际银行业监管方向和趋势,因此它将成为指导各国银行业监管的新核心原则,同时也将成为评价各国银行业资本充足水平和银行监管当局能力的国际性标准。新协议提出了银行监管的框架体系,主要由“三大支柱”(最低资本金要求、监管检查、市场约束)构成,这些不仅反映出当代银行业先进的风险监管理念,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巴塞尔资本协议进行反思。首先对倡导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西方银行业进行分析,从风险管理角度分析西方银行业存在的问题;接着对作为参与巴塞尔协议的中国银行业进行分析;最后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进行反思,对我国银行业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通过了加强银行体系资本要求的改革方案,即“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大幅提高了全球最低监管资本要求,并将与全球流动性标准一起,成为危机后全球金融改革核心。业界普遍认为,巴塞尔资本协议Ⅲ将对全球银行业经营模式及发展格局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一家银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银行资本监管遵循《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标准。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仍显不足。本文结合资本充足率计算办法,分析影响资本充足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之精髓不仅仅局限于风险计量模型的技术和方法,它代表了世界银行业监管和风险管理发展的大方向。而作为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技术——内部评级法,正在成为全球领先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运用好这个工具,将有可能显著增长银行精确管理信贷风险的能力。同时,经济资本作为商业银行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数量模型应用,亦能有效提升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农村中小银行风险管理面临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