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城市人口剧增,城市废水排放量快速增长,导致许多河流被污染。目前,水体有机污染现象比较普遍,其严重缺氧,有机物被厌氧分解,甚至发黑发臭。曝气充氧技术和曝气装置因其投入成本低、治理见效快,在国内外污染水体治理中被广泛使用。曝气充氧有利于氧传质,提高水体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活性,抑制底泥氮、磷的释放,增加液体混合和污泥絮凝,从而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改善河道水质。本文通过模拟试验方法,分析曝气设备及强度、曝气方式、曝气位置等对水体污染治理的作用和机理,为黑臭水体的治理和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当前,部分化工园区周边水体污染严重,监测不全面,开展化工园区周边水体监测及生态修复势在必行。本文选择溶解氧、电导率、浊度、pH和总磷作为化工园区周边水体监测指标,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测量,然后对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基于监测结果设计生态修复方案。实例应用表明,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化工园区周边水体环境质量,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而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水体富营养化导致一系列负面的生态系统和经济反应,包括藻类的大量繁殖、微生物的快速增加、水生物的极速灭绝等,并影响了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江苏省淡水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和影响,并以南京市为例,测定当地河流和湖泊的水质,最终提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江宁区于2017年对周岗盖社区的黑臭河道进行整治。为调查治理是否取得长期有效性,文章调查了2018年冬、夏两季该河道的水质,并采用城市黑臭水体污染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监测结果表明:河道上、中、下游的透明度最低值25 cm,氨氮最高值为4.17 mg/L,溶解氧最低4.69 mg/L,氧化还原电位最低125 m V,均处于无黑臭指标范围,表明河道水体在整治两年后维持良好的自净能力,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指标有很多,水体化学需氧量(COD)就是其中之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很多不同于传统检测模式的新方法纷纷出现,如臭氧氧化法、电化学法等。目前,应用较广的就是光催化法和光电催化氧化技术,其主要以羟基自由基为氧化剂与其他有机物发生反应,将COD检测范围拓宽到0~232 mg/L,极大地促进了COD检测技术朝低成本、高效率和高准确性方向发展。本文就两种不同的水体化学需氧量检测法进行分析,旨在为水体化学需氧量的检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利川市境内最大河流清江河的水质状况,自上游到下游采取四个流域的水样,通过化学和仪器对其温度、pH、氨氮、溶解氧、电导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利川市清江流域总体达到Ⅲ类水体标准,其中部分流域氨氮含量较高。经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管网建设不完善,大量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水体,导致污染物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通过剖析目前交界水体监测存在的认识、机制和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交界水体监测的对策和建议,探索区域水质监测新模式,研究建立适合交界水体特点的环境监测网络和运行管理机制。认为,建立交界水体监测能力,强化水质监测质量管理以及创新交界水体双边及多边管理模式是解决存在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9—2022年广州市河流水质调查,本文重点分析广州市河宽5 m以上的河流水质状况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22年,1 223条河流中,劣Ⅴ类比例相比2019年大幅下降21.9个百分点,优良比例上升9.6个百分点;氨氮(NH3-N)和总磷(TP)平均浓度较2019年分别下降52.3个百分点和41.1个百分点,主要定类指标由NH3-N转变为溶解氧(DO);广州市北部区域水质较好,中心城区和西部区域水质较差。本研究可以为“十四五”时期广州市持续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河流水质模型目前主要采用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及模拟模型3种系统。河流水质模型是对河道水体中污染物随空间和时间迁移化规律的数学描述,模型大都比较复杂。近年来,对水质模型的研究已经从点源污染模型转向非点源污染模型,从一般的水质模型转向综合水质模型,并将营养物、有毒化合物及底泥等作用纳入到模型中,逐渐向真实、定量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位于江苏省7个河流、湖库水质自动站2017年的自动监测数据,发现在4—10月,水生植物生长茂盛期间,生长水生植物断面的溶解氧质量浓度会随着时间点发生规律性变化,且溶解氧质量浓度昼均值大于夜均值,造成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因此,在水生植物比较茂盛的断面考核溶解氧时,需要考虑水生植物对溶解氧质量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溶解氧是影响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近海河段低氧问题突出,但缺乏对近海流域溶解氧时空变化的研究。本文以广东省某感潮河段断面为例,采用综合污染指数、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溶解氧浓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污染物的输入会导致水体耗氧,引起溶解氧浓度下降,使得溶解氧超标风险居高不下,水体溶解氧浓度更易受上游来水、潮汐、降雨、水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持续降雨与降雨量骤增易引起溶解氧浓度过低,随着季节变化,温度升高也会导致溶解氧浓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水质模型的目标是要确定各种水质要素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水质要素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在一般情况下河流中涉及的水质要素主要有溶解氧(DO)、生化需氧量(BOD)、有机氮(N)、重金属(Hg)、氨态氮(NH3)、水温、放射性物质和其它矿物质等。主要针对地表水对氨氮的降解和稀释作用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外富营养化水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长春市南湖为研究对象,制定研究方案,以全面了解南湖现阶段水质特征,监测藻类的全年分布变化特征,揭示低温及冰封条件下富营养化水体不同层面中藻类的分布演化规律,并分析研究其影响因素,为完善水体富营养化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评价水体富营养化及其控制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景观水体,景观水体水质维护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比较了几种景观水体的净化方法.提出微生物处理方式是投资少、见效快、适应各种环境,最有市场前景的一种方式。其关键问题是解决优势微生物(菌种)的选取与培育。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家推荐的河流水质评价方法存在一定不足。本文以水环境容量为计算原理,创建基于长度权重的河流质量指数计算方法,然后采用该方法评估澴河水质,最后进行河流质量指数分级,以便将该方法更好地应用于河流水质评价中。该方法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河流上各点位的水质等级,二是相邻点位的距离。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的河流质量指数和传统方法计算的河流水质统计指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河流水质评价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污染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植物修复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流、湖泊等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是水生环境中潜在的危险污染物,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植物修复技术作为治理重金属污染的一种环境友好型方法,被广泛研究。本文对河湖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与重金属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评价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植物修复的发展做出了展望,旨在为我国开展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某种特殊符号、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等有形和无形元素作用于物体而表现出的一种特殊的群体象征,是社会历史的沉淀物。水体景观在这种沉淀过程中扮演的正是物质的作用,并参与社会现象的产生。本文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从礼乐秩序对水体形态的营造,从形与势的关系中如何创造水体景观意境以及静态与动态对水体形态和精神的塑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本文旨在从文化构成角度探究水体景观的营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21年南四湖水质监测数据,对南四湖及其入湖河流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了南四湖水质现状及污染特征。结果表明,2021年,南四湖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其下级湖水质优于上级湖;南四湖主要污染指标总磷与总氮浓度变化有明显趋同性,全年总磷和总氮浓度均在6月开始逐月升高,至10月达到峰值,11—12月有所回落;南四湖入湖河流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入湖河流水质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和春季水质较好,秋季次之,夏季水质相对较差。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南四湖及其入湖河流水质,结合山东省近年来采取的对策,提出改善南四湖水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浅谈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富营养是一种严重的水体污染,不仅影响了水体水质,也对水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对于富营养化的成因及其防治的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就目前公认的一些研究共识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防治富营养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精细研究河流水体和沉积物中DOM组分的动态差异,本研究采用FTIR、Raman、3D-EEM、UV-Vis等手段对渭河陕西段流域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光谱特性进行深度微观研究,探明了渭河水体及沉积物中溶解性有机物的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FTIR谱图表明渭河水体及沉积物中主要含有腐殖酸、芳香酸等的有机物。水体和沉积物DOM的Raman谱图极为相似,未显示出有效差异信息,但表明水体及沉积物中的DOM含有苯胺类有机物。这与FTIR谱图分析得出的结论一致。3D-EEM谱图表明水体中DOM主要来源于外源有机物。UV-Vis谱图表明渭河水体及沉积物中含有腐殖酸(富里酸)、双烯烃等有机化合物。总体认为水体DOM为陆源性,沉积物DOM组分相对更复杂。通过这些光谱学性质的联合分析,能够为渭河治理提供有效的参考及建议,也可为改善渭河水环境提供新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