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梅罗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是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方法。本文采用这两种方法对海宁市土壤中Cd、Zn、Cu、Pb、Ni、Cr、Hg、As八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评价,并对两种评价结果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梅罗指数法和地质累积指数法在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各有优缺点,因此,人们应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从而更加全面地评价研究区域的土壤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调查了新桥矿区周边表层土壤金属污染现状,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及生态危害指数评价法对Cu、Pb、Cd、Cr、Hg和As等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变异系数分析中,除Cr和Hg变异系数稍小外,Cu、Pb、Cd和As的变异系数都很大,说明新桥矿区周边土壤人为污染造成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矿山开采引起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其在土壤中的累积状况及存在的生态风险更值得关注。以陕西省典型汞矿区为研究重点,采集矿区道路两侧表层与浅层土壤样品,分析了8种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及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随着距离采矿企业距离的增加,道路侧土壤重金属整体呈降低趋势,且重金属Hg污染最为普遍、污染程度最重,基本覆盖整个研究路段。受Hg污染重、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高影响,研究路段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由较强—强,且距离采样企业较近路段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极强。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潼关矿区周边重金属污染状况,采集了潼关县三河口废弃尾矿场、沙坡废弃尾矿场、麻峪河废弃尾矿场、乌家河废弃尾矿场4个治理区的农田土壤、土场土样和矿渣样品75份,测定了土样中重金属(Hg、Pb、Cd、Cr、As、Cu、Zn)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潼关矿区的Hg、Pb、Cd、Cr、As、Cu、Zn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平均值分别为41.4、0.58、60.8、0.44、4.33、4.51、0.36,废弃矿区周边农田的Cd污染最为严重,为中度污染,其次是Hg,为轻污染;Cu污染达到了警戒值。矿区矿渣的Cd污染和Hg污染程度为重度污染,污染等级为Ⅴ级,其中Cd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风险等级很高,Hg为较高;Cu的污染等级为Ⅳ级,污染程度为中等污染,Zn污染等级为Ⅲ级,污染程度为轻污染,这些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尾矿渣、氰化渣随意堆放是当地基本农田的污染源,所以处理这些尾矿渣是解决环境和土壤问题的当务之急。用于当地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取土场中,仅有沙坡废弃尾矿场周边的3个土场不存在重金属污染,可作为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清洁土源。4个矿区的综合生态危害指数由大到下依次为麻峪河废弃尾矿场、乌家河废弃尾矿场、三河口废弃尾矿场、沙坡废弃尾矿场,危害指数分别为400、337、264、225,潼关矿区整体的综合生态危害指数为241,潜在风险等级为中等。  相似文献   

5.
以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高明区及三水区的陶瓷工业厂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厂区周边500 m内表层土壤(0~20 cm)的Cd、Cr、Pb、Cu、Ni、Zn等6种重金属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法、内梅罗指数(PN)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 I)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高明区的6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珠江三角洲土壤背景值,禅城区、南海区与三水区的Cd超过背景值的倍数最大,均超过背景值的4倍以上,但4个区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工业用地标准.4个区的综合污染等级均属于安全等级,其中高明区的PN最小,南海区的PN最大,分别为0.07和0.34.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评价结果显示,禅城区与高明区为低风险,南海区与三水区为中等风险,C d的潜在风险系数Ei最高.研究表明,佛山市陶瓷工业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在工业用地标准中是合格的,但已存在潜在生态危害风险,在今后的生产和土地再利用时要做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需要重点关注对土壤Cd污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攀枝花市钒钛高新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本研究采集测定了11家企业周边表层土壤Hg、As、Pb、Cd、Cr、V、Zn、Ni、Cu。结果表明,11家企业周边表层土壤整体呈轻度重金属污染,Cd、Pb、Cr、As在不同区域中出现明显的积累,化工、冶炼行业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以宿州市新汴河流域内水利区的土壤重金属为研究对象,共采集深、表层(5~15cm)土壤55份并测定其重金属含量。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来源和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Cr、Co、Ni、Cu、Zn和Pb的含量均值分别为44.60 mg/kg、10.62 mg/kg、22.65 mg/kg、20.36 mg/kg、53.59 mg/kg和23.51mg/kg。除局部采样点的Ni、Cu超过安徽省土壤背景值外,其余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安徽省土壤背景值。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中Ni、Cu显示为轻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中Ni、Cu处于低污染,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变化范围为13.7~23.7,其平均值为18.7,均处于低风险。多元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来源表明,Ni、Cu来源于农业活动和土壤母质,Zn、Pb、Co和Cr来源于周边的工业及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工矿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其含量变化,配合土壤监测与有效治理,降低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本文以宁夏某工矿企业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淋溶试验和土壤环境容量模型,对土壤中5种重金属(Pb、Hg、Cd、Cr和As)的纵向迁移特征及含量变化趋势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该企业周边土壤的重金属纵向迁移能力排序为Cr> Cd> Hg> As> Pb,Cr具有强溶性形态和较强的迁移能力;企业开始运营后,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增加,超过该区域土壤本底值。Hg和Cd含量增长较快,而Cr的残留率较低;2020年前,厂区周边Hg、Cd、Cr和As的点位超标率从未达到100%,但现在已经达到这一水平;厂区周边土壤中Pb含量的增长率不高,但Pb在表层土壤中富集,97%的点位Pb含量已超过宁夏背景值。因此,企业生产对厂区周边的污染影响较大。未来,该企业要推进清洁生产,强化环境监测和治理,完善厂区绿化,以减少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重庆市某工业遗留地块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本文在研究区内采集48组土壤样品和18组地下水样品,分析砷、镉、铜、铅、汞、镍、钴、锰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并运用内梅罗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研究区的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处于清洁状态,地下水中锰元素严重超标,地下水呈重度污染,存在很强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0.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金属污染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也具有很大的毒性,容易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累积,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也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不断加重,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性,社会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因此,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状况以及污染的修复技术水平被人们广泛关注。本文将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的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淮南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淮南矿业集团所辖3 000 km~2矿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共采集土壤表层样品269件,通过对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测定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多指标生态评价法对土壤中As、Cu、Zn、Cr、Ni、Cd、Pb、Hg8种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检测、评价,提出煤矿区土壤污染环境管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皖北北部农业水利区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污染评价,以宿州市濉河某段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50份深层土壤(±20 cm),并利用X荧光光谱仪测试了6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法及多元统计方法(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对6种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1)Cr、Co、Ni、Cu、Zn和Pb元素的平均质量浓度依次分别为47.5、10.79、26.46、29.02、60.00和26.92 mg/kg。除Pb和Cu元素的平均值要稍高于安徽省背景值外,其余四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安徽省土壤背景值;(2)除Cu、Pb属于轻度污染外,Cr、Co、Ni、Zn都处于安全状态;(3)Ni和Cu可能来自于周边公路上的交通运输,Cr、Co、Zn和Pb可能来自于农业肥料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研究成果可为濉河流域内的农业水利区环境实施治理、修复、优化等措施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磷石膏堆放场地周边土壤重金属锌、铅和类金属砷的污染特征,笔者在该场地中进行土壤和地下水采样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场地内土壤砷、锌和铅污染主要集中于T19、T20、T21、T28、T29和T30采样点处,As的超标程度和超标率远高于Zn和Pb,且As、Zn和Pb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As、Zn和Pb的地累积指数均值均在0~1,调查场地内土壤整体处于轻-中度污染状态。水浸出毒性研究表明,土壤As、Zn、Pb的水浸出浓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大而降低,在100~300 cm深度的土壤中超过修复目标值,且As在700~900 cm的深度也超过修复目标值,土壤物化性质、历史污染状况以及地下水作用共同影响了重金属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因而,本调查有助于在土壤修复时根据土壤局部污染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活动将重金属带入土壤中,致使土壤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自然背景值,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从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危害出发,重点阐述几种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并结合有关污染修复实践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有色金属矿山的露天开采、堆放和运输作业会污染当地生态环境,导致植物死亡,同时威胁动物健康.本文首先简述了矿山重金属污染,然后综述了国内外矿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最后分析了地貌修复技术.未来,要不断革新有色金属矿山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和地貌修复技术,改善矿山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实现矿山土壤...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特点及治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深受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降低了农作物产量,也严重危害了人畜的健康。因而,如何有效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阐述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现状及特点,并通过比较几种常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重点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这对于加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长春莲花山农用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壤中常见的部分重金属污染物Cd、Hg、Pb、As、Cu、Cr、Zn、Ni为评价因子,采用复合指数法对研究区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并依据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对研究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只存在单一元素污染区域,分别为Cd、Pb元素污染,污染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41%,污染等级为轻度污染,区内未污染区域的等级均为警戒;作为评价因子的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莲花山全区土壤风险管控类型均为优先保护类。  相似文献   

18.
选取铜陵市范围内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开展周边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土壤理化性质、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共20项。根据监测结果,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来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在全市15个点位中共有1个点位超标,超标率为6.7%。按污染指数综合平均值评价,有两个养殖场周边土壤综合指数评价出现两处尚清洁(警戒限),三处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综合指数评价均为清洁(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金矿区尾渣堆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重金属元素Cr、Ni和As为研究对象,设置与尾渣堆不同距离采样点,采集了不同剖面深度的土壤样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同时,在采样点采集了芦苇、茵陈蒿、铁杆蒿和针茅等典型土著植物样品,测定并计算了各植物样品的重金属富集和转移系数,探明了3种重金属在植物不同组织中的累积和再分配情况。结果表明:以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为标准,在距离尾渣堆30m和50m范围内,污染等级为轻度。以GB 15618—2018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为标准,Cr、Ni、As无污染。尾渣中Ni、As含量随采样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距尾渣堆10m处的As在表层0~10cm含量显著高于10~30cm含量的现象。0~30m范围内,Ni和As平均含量与尾渣堆距离显著相关(p0.05)。芦苇、铁杆蒿和针茅根部对Cr、Ni,铁杆蒿和针茅对As的吸附累积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0.
卢楠  李刚  罗玉虎 《西部大开发》2018,(收录汇总):24-29
为掌握金矿区尾渣堆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以重金属元素Cr、Ni和As为研究对象,设置与尾渣堆不同距离采样点,采集了不同剖面深度的土壤样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同时,在采样点采集了芦苇、茵陈蒿、铁杆蒿和针茅等典型土著植物样品,测定并计算了各植物样品的重金属富集和转移系数,探明了3种重金属在植物不同组织中的累积和再分配情况。结果表明:以陕西土壤元素背景值为标准,在距离尾渣堆30m和50m范围内,污染等级为轻度。以GB 15618—2018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为标准,Cr、Ni、As无污染。尾渣中Ni、As含量随采样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距尾渣堆10m处的As在表层0~10cm含量显著高于10~30cm含量的现象。0~30m范围内,Ni和As平均含量与尾渣堆距离显著相关(p<0.05)。芦苇、铁杆蒿和针茅根部对Cr、Ni,铁杆蒿和针茅对As的吸附累积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