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3.
4.
5.
6.
文章以共享平台需求方用户为研究对象,基于价值共创和信任理论,以认知-情感-反应为框架探讨了共享平台用户感知公平对其价值共创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感知公平的三个维度(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与用户对平台的信任、用户对供给方的信任、用户价值共创参与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用户信任的两个维度对用户价值共创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用户信任在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与用户价值共创参与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但在互动公平与用户价值共创参与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只部分成立。 相似文献
7.
8.
9.
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构建团队制度正式化通过团队认知整合以及团队情感整合作用于团队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并分析横向监督对上述中介机制的调节效应。综合运用多元回归分析以及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利用79份项目团队样本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团队制度正式化通过团队认知整合正向作用于团队情感整合;团队情感整合正向促进团队创造力;横向监督调节团队情感整合与团队创造力间关系;低横向监督情境下,团队情感整合正向促进团队创造力,而高横向监督情境下,团队情感整合与团队创造力关系不显著;低横向监督情境下,制度正式化通过团队认知整合、团队情感整合正向促进团队创造力,而高横向监督情境对该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工匠精神作为企业实现提质增效、构建竞争优势等目标的关键推手,如何有效培育组织成员工匠精神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探讨的话题。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构建了一个包括情感型领导、基本心理需求满足、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和员工工匠精神的跨层次有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通过双时点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情感型领导对员工工匠精神培育具有积极影响;情感型领导通过基本心理需求满足间接影响员工工匠精神;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不仅正向调节情感型领导、基本心理需求满足与员工工匠精神间关系,而且正向调节基本心理需求满足的中介作用。本文厘清了情感型领导与员工工匠精神间的内在机理,也为组织有效培育员工工匠精神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农民农业科技服务需求意愿与评价分析——基于江苏部分地区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江苏省苏中、苏北部分地区的调查,认为农民普遍对农业科技具有较为强烈的需求意愿,但增产仍是农民对农业科技的第一需求;农技人员下乡是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方式。农业科技服务最需要改进的方面是内容要贴近生产实际、推广方式应便于农民掌握和服务的次数要增加;在农民对农业科技增产和增收效果的评价方面,工业化程度高的苏中地区不及工业化程度低的苏北地区。 相似文献
12.
基于资产专用性理论、服务质量理论和关系质量理论,建立关系专用性投资、服务质量与关系质量关系理论模型。利用9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424份样本企业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关系专用性投资和服务质量对关系质量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研发外包情境下,实物型关系专用性投资和知识型关系专用性投资对关系质量均有显著正向作用,且知识型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影响更显著;声誉、技术能力与沟通质量对关系质量均有显著正向作用,其中,技术能力对关系质量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沟通质量,声誉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信息处理理论,探讨企业管理者创意实施对员工后续创造力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结合问卷调查与客观数据,最终得到270个有效样本。研究发现:创意实施能够有效激发员工后续创造力;心理安全感在创意实施与员工后续创造力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渠道效用感知调节创意实施与心理安全感之间的关系,当员工感知到的渠道效用处于较高水平时,创意实施积极预测员工心理安全感;渠道效用感知调节创意实施通过心理安全感影响员工后续创造力的间接效应,当员工感知到的渠道效用处于较高水平时,该间接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中伴随着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且两类创新协同演进是推动服务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当前,服务化研究大多以此为基点,探讨两类创新的关系,并且随着服务化的“数字化”特征越发明显,大多数学者从技术层面提出数字化技术对两类创新的促进作用。然而,鲜有学者考虑数字化技术对两类创新关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服务化研究与实践。为此,首先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分析两类创新的相互作用及其耦合困境;其次,厘清数字化技术促进两类创新的前因、过程与结果,并据此解析数字化技术增强两类创新耦合效应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该主题未来可拓展研究的三大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制造企业服务化过程中伴随着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且两类创新协同演进是推动服务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当前,服务化研究大多以此为基点,探讨两类创新的关系,并且随着服务化的“数字化”特征越发明显,大多数学者从技术层面提出数字化技术对两类创新的促进作用。然而,鲜有学者考虑数字化技术对两类创新关系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服务化研究与实践。为此,首先通过系统回顾相关文献,分析两类创新的相互作用及其耦合困境;其次,厘清数字化技术促进两类创新的前因、过程与结果,并据此解析数字化技术增强两类创新耦合效应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该主题未来可拓展研究的三大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服务型商业模式是以服务为主导逻辑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以价值主张画布为载体,探讨服务型商业模式对价值共创的影响机理。运用扎根案例研究方法,基于“价值共创主体(价值主张)→价值共创客体(价值创造)→价值共创行为(价值传递)→价值共创情境(价值获取)”的价值共创循环逻辑,识别出价值主张的共振性、场景性、精准性、互惠性4个属性特征,验证了其对企业与顾客的价值主张、产品市场、财务绩效3个方面的匹配。同时,建立起关系框架,希望为中国情境下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研究表明,服务型商业模式通过提供情感型价值主张实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进而正向影响价值共创。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数字化转型和双元创新能力理论视角,探讨数字化水平各维度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分析渐进式和突破式创新能力在数字化水平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回归分析结果发现:①数字化建设水平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呈倒U型关系,东部与中部地区大多数省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均已跨过拐点,数字化接入水平、应用水平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均呈“先抑后扬”的U型关系,而数字化流通水平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积极线性影响;②双元创新能力在数字化水平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起显著中介作用,渐进式创新能力分别在数字化接入、流通水平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突破式创新能力在数字化接入、应用、流通水平与新产品开发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与渐进式创新能力相比,突破式创新能力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促进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外部性理论,利用2009—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从全样本和区域分样本两方面探讨了工业产业专业化集聚与相关多样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存在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性,分别呈现出“一损俱损”“荣辱与共”“一荣俱荣”的城市群特征;工业产业专业化集聚和相关多样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都有影响,且环境规制在其中起到了调节作用,但对于不同的研究样本,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对于处在“一损俱损”“荣辱与共”阶段的城市群,应聚焦主要问题,通过发展主要方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向“一荣俱荣”城市群转变。 相似文献
19.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二元组织理论和情绪社会建构理论,构建环境动态性、环境竞争性、资源拼凑、组织情绪能力与双元创新协同性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99家样本企业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动态性与双元创新平衡性、互补性、协同性正相关;环境竞争性与双元创新平衡性、互补性、协同性正相关;资源拼凑在环境动态性与双元创新平衡性、互补性、协同性之间起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在环境竞争性与双元创新平衡性、互补性、协同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情绪能力负向调节资源拼凑与双元创新平衡性、协同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