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上海核电产业已经走过了30 多年的发展历程。从1970 年筹建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728 工程”迄今,上海共有180 余家企事业单位投入核电设备国产化的开发和研究,先后参与了出口巴基斯坦恰希玛一期、秦山二期、岭澳一期,以及高温气冷堆、快中子堆、军用堆等核电站的研制任务,目前正在参与国内所有的核电站新建项目,为我国核电产业从无到有、由弱渐强、加快核电设备国产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国家已正式通过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上海积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确定了总体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核电建设工程为依托,立足于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构筑产业链,形成成套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上海核电产业的攀登和超越目标,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信息》2007,(20):56-57
近日,一些专家连续在媒体上呼吁:大型石化设备不能长期依赖进口,实现大型石化成套设备国产化势在必行。此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在首台首套设备使用、重大装备采购管理上给予国产设备以扶持和倾斜政策。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国政府支持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正在进入实质性阶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核电棋局     
6月12日,由上海电气承制的全球首台AP1000国产化主设备——三门核电1号机组安注箱,在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电站辅机厂顺利发运,标志着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设备国产化实现了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以1000千伏特高压主变压器、百万千瓦火电及核电发电机、70万千瓦水力发电机、3MW风力发电机组等国产化为标志,电力系统在整机上基本实现了电气设备的国产化。国产化的成功表现,离不开招标人科学合理地选择招标方式。本文拟以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国产化为例,探讨招标人在推动国产化进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相应做法。  相似文献   

5.
自第一座军用堆的建成到2019年7月三代核电机组再次获批建设,我国核电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进入了核电重启时期。主要简述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核电技术路线,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以及相关的发展规划。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是核电产业和制造业的奋斗史。核电设备的国产化率在有限的核电项目中不断提高。面对核电国产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我国核电从设计院到制造商共同承担风险,突破困境,实现了三代技术的国产化。在更先进的核电技术需求背景下,核电产业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产业设备制造供应管体系。  相似文献   

6.
继续保证核电设备的质量和安全近年来,在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核电依靠实力和信誉打造了一张国家名片。中国核电企业长期以来安全运行的经验,以及在核安全上保持的良好历史纪录,已成为中国核电走向海外的重要优势。上海电气是国内最早从事核电设备制造的集团,发展轨迹几乎与中国核电产业同步。其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核岛、常规岛、辅助设备、仪控仪表完  相似文献   

7.
上海筹谋发展核电服务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2月9日,“上海核电设备焊接材料国产化及创新平台”年度总结大会正在进行。与一般的总结大会不同,这个大会,更注重焊接材料研制的各层面的信息交流,而不是简单的事务性总结。因为这个平台更注重服务性。这个由上海市核电办公室、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牵头,成立于2009年12月28日的平台,是一个将“官+产学研+用”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8.
高伟 《中国经贸》2013,(24):102-102
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不断发展,核电企业设备采购量日益增加。本文首先分析引起核电企业设备采购招标合同索赔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强化核电企业设备采购招标合同索赔管理的若干措施,提高企业的合同索赔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刊记者:我国电气设备国产化率的要求,目的是鼓励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提高国产设备技术和水平,您分析这一规定在我国的风电设备、特高压以及核电设备领域中起的作用有多大?张安华:我国提出电气设备国产化率的要求,在鼓励本土企业自主创新提高国产设备技术水平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风电设备、特高压及核电设备方面效果各有不同。目前,在风电设备方面,风机零部件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包括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主要零部件,并基本形成了一定的生产体系;但风电设备的控制系统和主轴承仍然依赖进口,这仍是风电设备制造业中最薄弱的环节,至今没有很大的突破。近年,国内少数企业在控制系统的某些部件的开发上取得了一些进展,如东方自控已开发出DWS5000 风机控制系统,完成了各种测试及风机运行验证,基本形成了自主开发能力。再如在变频器方面,东方自控、科诺伟业等开发出了大功率双馈及直驱机型的变频器,并有小批量产品投入运行,发展前景被看好。但是,在兆瓦级以上大功率机组变速恒频控制技术方面,我国比风机技术先进国家起码还落后十年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上海核电设备焊接材料国产化及创新平台”是一个基于官产学研用相结合而建立的创新平台,类似德国的弗朗霍夫联合体。与一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不同,该平台成员不但有生产商、高校和科研院所,还包括官方主管部门和产品的直接用户,是一种官产学研用结合的新尝试。其中,“官”负责牵头、协调、推进和组织工作,“用”则针对研制出的焊材产品,进行性能和工艺的评价试验,提供试用反馈信息和改进意见。这可以有效缩短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周期。  相似文献   

11.
<正>海盐创新发展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共用和融合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链集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海盐县充分利用秦山核电的独特优势,较早确立了发展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的战略。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指引下,海盐深化与央企和沪、苏合作,创新发展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共用和融合发展,重点推进同位素产业核心技术国产化替代和核医学研发应用,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链集群。  相似文献   

12.
从在建及发改委批复的情况看,2020 年核电实现7000 万千瓦的装机容量的目标是比较有保证的,乐观估计最高可以达到1 亿千瓦。截止2008 年底,已投产的核电机组为885 万千瓦。保守估计未来十年,新增核电装机7600 万千瓦。我国核电发展如此之快,那么,与之密切相关的核电设备制造企业将会面临怎样的境遇?  相似文献   

13.
日前,中核建设集团二三公司益阳核电设备制造厂项目签约仪式举行。这标志着益阳核电设备制造厂建设项目即将转入实质性运作阶段,各项报建和建设工作大幕也将随即拉开。湖南益阳核电设备制造厂计划建设周期为15个月,厂区根据AP1000堆型模块化预制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建成后主要服务湖南桃花江核电、湖北成宁核电等AP1000核电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三菱重工无疑是世界一流的核电设备制造商,但在中日“特殊关系”的背景下,能否顺利借到美国的“东风”,还是未知数。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核电工程设备进口采购合同的设备价格调整方法进行了介绍,并进一步对价格调整公式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跨入新世纪以后,在“积极推进核电发展”的方针指导下,我国政府制定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 提出到2020 年建成4000万千瓦,在建1800 万千瓦的目标,我国新一轮核电建设已拉开序幕。据有关消息,《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正面临调整,提出到2020 年建成7500万千瓦的目标。俗语说得好,“小心能驶万年船”,这条快车道上所有行驶者都必须牢记,快速发展是目标,确保安全是保证。  相似文献   

17.
我国核电发展走的是一条“引进吸收”的发展路线,目前已投运的核电站中大亚湾和岭澳一期4 台机组引进的是法国M310 堆型;秦山三期引进的是加拿大CANDU-6 堆型;田湾一期引进的是俄罗斯A ES -91 堆型。三个国家的三种堆型造成了我国核电技术引进的复杂局面,最后法国技术占得了先机,中广核在岭澳一期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20 多年渐进式改进和自主创新形成了我国“二代加”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 方案。目前CPR1000 方案成为了我国全面推广三代核电技术前普遍采用的技术。在常规岛设备市场,国内主要参与者包括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和哈电集团。东方电气的技术合作、引进伙伴是法国的阿尔斯通,这使得公司在“二代加”技术的常规岛方面占得了先机,目前市场份额超过70%。核岛设备方面东方电气也取得了突破,生产了我国首台自主品牌的蒸汽发生器,用于岭澳2 期项目。上海电气在核电领域起步很早,20 世纪80 年代就主要负责了秦山二期项目的建设,通过自主设计、建设,掌握了核电核心技术, 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核电品牌——C N P650。秦山二期扩建项目的2 台机组于2006、2007 年开工,继续采用C N P650 堆型,核岛和常规岛设备将主要由上海电气提供,除此之外,上海电气也参与“二代加”机组招标,目前持有阳江一期的常规岛设备订单,宁德、红沿河项目部分核岛设备订单。哈电集团曾经为秦山二期项目提供2台650M W 汽轮机和发电机,在三代技术A P1000 的引进过程中担当重要角色,负责提供三门一期和海阳项目的常规岛设备和部分核岛设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疗改革正在为国产化医疗设备带来新的机遇,高端医疗设备尤其是以MRI为代表的成像诊断设备市场前景非常乐观。在当今MRI市场被GE、西门子等外企垄断的情况下,国内的医疗设备企业正跃跃欲试,寻找新的生机。如何结合社会的现实需求,理顺产学研链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树立中国的产业品牌,在未来几年内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环球财经》2004,(9):68-68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核电办公室主任许连义认为,中国核电工业应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国内已经形成的核电设计和制造基础.在以我为主的原则指导下积极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实现中国核电设计和设备制造自主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智能制造"的核电装备巨头渐行渐近上海电气在核电领域技术地位继续巩固。3月初,在东海之滨的上海电气临港基地,全球首台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主设备——压力容器、金属堆内构件分别在上海电气核电集团上核公司、一机床公司顺利发运,并成功交付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站。此前,上海电气已顺利完成三代核电AP1000、EPR技术关键核岛主设备的制造交付任务。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