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泉大全》(以下简称"大全")是日本古钱学家今井贞吉先生(1981~1903年)于明治三十二年(公元1899年)编著出版,共中丙集第一、二、三卷的内容是中国北宋钱币.今井贞吉先生将当时日本钱币收藏家的北宋钱藏品,真、行、草、隶、篆、楷等各种书体尽收其中,刊出各种版别拓图2700多幅,图文并貌,比较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北宋钱币,内容颇为丰富.  相似文献   

2.
"对钱",又有"对书钱"等名,日本称"符合泉".笔者喜爱集藏和探讨,曾于2000年撰写过"拓宽对钱研究的几点浅见"一文.此后,总觉得该文言犹未尽,尤其是"对钱"的标准,钱币界有不同的认识,加之近年拜读何邦贵、侯桂芳两先生所著《北宋钱币》一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该书提出的关于"对钱"的标准,本人认为有值得商榷之处.为此,撰写此文谈些本人对"对钱"标准的认识,兼与何、侯俩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3.
前几年,我在中山北街-建筑工地上购得一串古钱币,约有110余枚.这串钱币大部分是北宋钱,有少量的唐"开元通宝""乾元重宝",还有三枚西夏"天盛元宝".另有一枚很怪的钱币,形似小平钱,直径25mm;穿5mm;厚1.3mm;重3.5g.正面上下直读"忽雷",右左读"驳马",背面是一匹奔驰的骏马,品像一般(见图).对这枚钱的含意我一直不清楚,后我去请教我区著名考古学家牛达生教授和我区著名钱币收藏家张志超先生,经多方查证,已知"忽雷驳"为唐朝开国名将秦琼(叔宝)的战马名,"忽雷驳马"钱应是一枚"马钱".  相似文献   

4.
齐连山 《理财》2004,(1):57
一本名叫<小狗钱钱>的理财童话在全球刮起了一阵理财旋风.这本由欧洲的智能金钱教练博多·合费尔创作的"理财童话"出版一周后,先是静悄悄地登上了德国<经济周刊>与<明镜周刊>等权威排行榜榜首,接着它的英文版、法文版陆续推出并在孩子和家长中流行起来.  相似文献   

5.
"对钱",又有"对书钱"等名,日本称"符合泉".本人喜好"对钱"集藏.在收集藏品及阅读有关资料时,发现"对钱"研究范围还有不小空间,也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研究,仅将个人几点浅见提出来与同好们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6.
1989年笔者发现甘肃省酒泉地区一钱币爱好者集有"周天元连"古钱币一枚(图一).钱径3.52厘米,穿0.65厘米,厚0.32厘米,重16.89克.该币为旋读.素背.紫铜质.黑漆古.此钱铸造精美.据收藏者介绍,此钱为家传品,具体来源不详,有待进一步考证.近闻敦煌也发现一枚,钱文穿径、厚薄、大小均与此钱币相同.钱面文四字,书体近似楷书,但仍不失由北魏体脱化而来的行迹.首字为周,以钱文字形看,当属北周书法,似无大谬.然而,据查阅<中国古钱大词典>等诸钱谱,均无此钱记载.今仅发现一枚,可见它的传世,比稀有的"凉造新泉"还要稀罕得多.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古就与世界各国有着长期密切的交往和贸易关系。特别是近邻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交往、贸易频繁,钱币文化深入人心。我国古代钱币的形、文之美.设计之科学对他们有着重要的深刻影响.这些国家及人民都乐于接受.并开始了在本国的铸钱历史,仿铸中国古钱。尤以越南、日本为甚.不但仿唐钱,而且仿了宋、元、明、清各代钱币。故中国各地不时出土其钱币。我国的古钱币发行.有它自己的含义,其中以纪年最为显著。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铸有纪年的元丰通宝钱.  相似文献   

8.
研究越南古代锌钱是一个新课题. 据查<大南实录>黎贵淳的<抚边杂录>等历史资料,越南锌钱早在1658年间铸行.南阮太祖阮璜南下镇宋顺化之时.当时,越南是"北郑南阮"的南北分治的局面.南方阮氏为了与北方郑氏争霸、抗衡,一方面扩大经济区域,另方面加强贸易促进经济大规模发展.但是由于南方缺乏所需铜矿铸币,故从中国大陆、澳门、日本、荷兰等地购锌铸钱.大量的铸钱应是"祥符元宝"锌钱.1754年南阮世宗阮福阔丙寅八年间,下诏命民间通用锌钱.  相似文献   

9.
古钱中有一种形制特殊的钱,其外缘突出一窄圈,有人称为滚边钱,也有的泉友称其为额轮钱。这类钱制作都精美规整,钱体从侧面看特别厚重(图1)。笔者所见最早的滚边钱为古泉园地网贴出的北宋的崇宁重宝大钱,还有辽代的天庆元宝小平钱。但所见多为清钱,上自顺治通宝,每朝都能找到滚边钱,最晚的是光绪通宝机制币,差不多每个钱局的都  相似文献   

10.
"对钱"分古代对钱和现代对钱两种.两者由于形制及其艺术表现形式不同,加之时代背景等因素,因此在分类组配与命名工作难易也有所不同.现代对钱的制造都有详尽的数据和明确的命名.而古代对钱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古人铸造了不少真、行、草、隶、篆、杂等多种书体,钱文位置偏上偏下,偏左偏右,或仰或俯,字体大、小、阴、阳,缘和廓的宽、狭,穿的大、小等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对钱,史书上都没有记载.古钱家翁树培先生以实物为据,用科学的态度,进行了几十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在乾隆年间揭开了这个秘密.现笔者就古代对钱的组配与命名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对子钱"始于何时?当前在泉界有三种看法,一种认为始于南唐的"唐国通宝",另一种认为始于南唐的"开元通宝",还有一种认为始于北宋的"天圣元宝".近年有人以实物为据,按着"对子钱"的定义和组配要件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真正的"对子钱"始于北宋的"天圣元宝",现笔者从宏观方面谈些意见.  相似文献   

12.
"成泰通宝""十文"铜钱,是越南阮朝后期成泰帝阮福昭在成泰年间(公元1900-1906年)所铸.成泰帝阮福昭在成泰元年(公元1890年)就开始铸造"成泰通宝"小平钱,大版别有光背和背文"十文"两种.这种小平钱的钱体一般都比较小,重量也轻,其钱文书法则继承了"嗣德通宝"和"同庆通宝"小平钱的遗风.到成泰后期,我国香港开始铸造"当十"铜元,清政府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在广东省首次铸造了"十文"铜元.所以越南成泰通宝"十文"钱,就是在香港铸造"当十文"和清政府铸造"十文"铜元的影响下而按"同庆通宝""当十文"铜钱大样而铸造的.成泰通宝"十文"钱,一般都比香港所铸"当十文"和清政府所铸"十文"铜元要小要轻,与"同庆通宝""当十"钱的钱径和重量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3.
鹤翔 《甘肃金融》2001,(6):64-64
熙宁元宝小平铜钱铸于北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钱文篆、楷、隶三种,篆楷、篆隶组成对钱,版式较多.有背四出版,较少见,背有"衡"字者,尤为稀见,极其珍贵,为当时衡阳钱监所铸,历来认为是熙宁元宝小平钱中仅见的纪地钱.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一篇拙作<北宋"崇宁重宝背藏文钱"初探>,已于二○○一年在<甘肃金融>增刊上发表.数月来我们收到了一些同志的来信,认为,我们对此钱论证材料有据,内容翔实,然而,对其币的历史背景和成因及铸地的史实剖析有些欠缺.有鉴与此,我们拟就此一些问题,再作说明.  相似文献   

15.
高汉铭编著的《简明古钱辞典》载:宣和通宝,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铸……"铜、铁小平背‘陕’者为徽宗御书钱,精美难求。"昔年笔者有幸收藏了一枚铜质是钱(图1),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1994年在徐州购得"乾元重宝"小平钱3枚,其中有1枚背右隐约隆起两横引起我的注意。由于钱体上有厚锈覆盖,经用锐器剔刮后露出清晰"二"的纪值。该钱为大字、窄郭、小穿,背穿下一小俯月,穿右纪值"二"(见拓图),径24、穿6.5、厚1.1毫米,重3.7克。该钱与《中国古钱目录》中四川黄先生珍藏的一枚乾元重宝折二钱在版式上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0月初,笔者在乡下一老翁处集得一枚崇祯通宝背"寿"折十钱.此钱铜质细腻,铜色金黄.钱文端庄规整,钱背铸一草体"寿"字,书法自然洒脱.经测量,此钱外径4.8厘米,穿径1.1厘米,厚0.16厘米,重13克(见图).遗憾的是钱身因磨损过薄而裂成两半,但此钱仍是一枚难得的珍品.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本人购进一册国家文物局主编出版的《中国古钱谱》.该书在编写过程中,曾查阅了全国34个重要考古单位,并有多位古币专家帮助校正.可以说是集全国古币收藏之精华而成,为我国钱币理论界和广大钱币爱好者的研究和收藏,提供了一部最标准、最权威的古钱图谱.也对我国钱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确实是一部好书.  相似文献   

19.
一、有关中国铅钱及越南铅锌钱的基本概况 研究越南古代铅锌钱,不得不先了解一下中国的铅钱.因为越南古钱和中国古钱关系密切,经常相互交流、相互补充.中国的铅钱始于何时?由于史料不足,至今仍难以定论.  相似文献   

20.
林染 《甘肃金融》2001,(3):63-63
崇祯小平钱中有背纪甲、乙、丙、丁、戊、己者.旧谱尚有庚字钱之说,但历年考古发掘中似未发现庚字钱实物.对于这类钱,旧谱认为是纪年钱,孙仲汇和戴建兵先生则在陕西<明钱专辑>中提出这类钱"可能"为明代南北两京仓库"特铸","可能"与这些库房"有关".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是说不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