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2011年1月1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期收获计划付诸实施。协议规定,在服务贸易方面,大陆将对台湾开放11个服务行业;而台湾将对大陆开放9个服务行业。这些开放会否对彼此造成行业冲击?未来两岸如何在ECFA框架下推进服务业合作?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到ECFA后续《服务贸易协议》的商谈。通过比较两岸服务业  相似文献   

2.
近一时期,台湾社会各界对于是否与大陆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展开了一场空前大讨论。前不久,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与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就ECFA问题进行的电视"双英"辩论就是典型的例子。本期杂志特别刊登了台湾部分经济主管部门官员和学者发表的有关ECFA问题的文章,以便读者更深刻认识了解台湾方面如何看待ECFA对未来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特别是对台湾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将对两岸经济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陆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保持高度增长的态势,台湾是极具潜力的投资目的地。ECFA对于大陆企业投资台湾有着积极的影响,大陆企业应该抓住机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进军台湾市场,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于歌 《中国报道》2010,(8):66-69
ECFA作为框架协议签署之后,摆在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复杂挑战依旧不少。比如ECFA能否顺利通过台湾"立法院"审查,框架协议之后各类细节谈判将旷日持久,台湾地区与其他经济体商签FTA的议程或许也会很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5.
<正>两岸企业共享"和平红利"2011年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正式实施的第一年。检视ECFA元年成绩单,表现亮眼,显示ECFA确已为两岸企业界带来显著的实时经济效益。主要的观察指标是这一年来的相关贸易表现。根据中国大陆海关统计,2011年1至12月自台湾进口总额为1,248.95亿美元(约合新台币37,4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大陆方面给予台湾  相似文献   

6.
一份关系台湾未来10年的协议,会不会让台湾股市冲上两万点?而台塑会不会因此增加1兆元营业收入?两岸签署ECFA,不是1个蛋里变出3个蛋黄,也不是万灵丹。善用大陆市场、资金、机会,才会走出不一样的路。未来10年黄金期,台湾可以享受繁荣,台湾应该如何把握ECFA带来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ECFA只是两岸经济合作的第一步,许多西方媒体及岛内舆论拿当前的减税部分内容比较,认为台湾得到的好处是大陆的几倍,但这项《协议》使台海;中突的引信几乎被拆除,从这个意义上讲,《协议》没有失败者,大陆和台湾地区、东亚和世界都将受惠于这种和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MOU)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正式生效,2010年12月,6家台资银行大陆分行获得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开业。很多人以为,这是台湾金融机构首次在大陆获得发展契机。其实不然,早在数年前,一些台湾金融机构(主要是寿险和产险公司)就已"西进"大陆正式营业了,台湾国泰人寿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菲 《沪港经济》2014,(5):34-35
正三月间,台湾立法会通过《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ECFA),引发强烈反响。台湾与香港同属外向型经济体,笔者想从宏观经济层面,对ECFA和CEPA做一个比较。ECFA:中小企存亡仍是关注焦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海峡两岸依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第四条签署的服务贸易协议。该协议自2011年3月开始磋商,历时逾  相似文献   

10.
马英九6月6日指出,台湾过去10年,锁岛观念绑住自己手脚,若回避跟大陆合作关系,台湾就会被边缘化,“我们跟大陆很快要签订ECFA,台湾在世界经贸地图位置将不同”。  相似文献   

11.
6月29日,大陆与台湾正式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和<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制度化合作的新时期,是两岸关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9月12日,ECFA和<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12.
<正>《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实施已满两年,有力地促进了台湾产品对大陆的出口,不仅惠及面广,成效显著,并且持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事实证明,ECFA对促进大陆与台湾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两岸经济联系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受到了岛内民众一致好评。特别是台湾产秋刀鱼、石斑鱼、虱目鱼等农渔产品,由于享受货物贸  相似文献   

13.
两岸月览     
<正>台百大企业大陆投资欲达1.5万亿台湾征信所预估,台湾100大集团企业今年对大陆投资的金额,可望累积达到1.5万亿元(新台币下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成效可见一斑。台湾征信  相似文献   

14.
两岸月览     
<正>马英九:签订ECFA台湾经贸地位将大不同马英九6月6日指出,台湾过去10年,锁岛观念绑住自己手脚,若回避跟大陆合作关系,台湾就会被边缘化,"我们跟大陆很快要签订ECFA,  相似文献   

15.
<正>大陆和台湾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MOU)以来,两岸金融合作有了一定进展。但是,由于两岸制度的差异性,特别是台湾方面对大陆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两岸金融合作仍存在诸多瓶颈因素,主要表现在单向、间接、不对等三个方面。不合理现状就单向而言,台湾与大陆金融合作过多地强调权利而较少地承担义务,想单方面独享金融合作的  相似文献   

16.
新年祝词     
<正>又是一年辞旧迎新。对于海峡两岸来说,刚刚过去的2012年是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两岸双方按照ECFA确定的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目标持续推动后续协商,不断深化和扩大两岸经济合作互利双赢态势,先后签署了两岸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海关合作协议等一批重要的新协议,台湾优良产品不断拓展大陆市场,两岸产业合作在技术、标准和品牌方面合作取得新的进展,台资企业转型升级逐渐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一年多来两岸政治情势破冰,台湾与大陆洽签《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议题已成为目前执政当局致力推动的重大经济政策。双方主管部门已于今年1月下旬以来展开初步接触。近来,有关签订ECFA对台湾经济发展的迫切性,台湾报章多将议题设定在"东  相似文献   

18.
华晓红 《中国经贸》2010,(17):48-50
ECFA的成功签署意义重大,关于ECFA的争议也从商谈初始一直持续到现在。对于这个纯经济概念的协议,无论是大陆还是岛内都不自觉地为其添加政治色彩。其实抛开政治,ECFA单纯的经济利益同样值得两岸中小企业者关注。  相似文献   

19.
<正>2011年1月1日起,ECFA早期收获清单全面实施,并启动其他相关协议的协商,两岸经济合作正式进入"ECFA时代"。然而,ECFA早期收获清单执行呈现"陆冷台热"两极化格局,大陆企业申请原产地证明书不够积极,申请者少,而台湾企业在台有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10年6月《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签署至今已满周年,且"货品贸易早期收获清单计划"(简称"早收计划")的正式实施也即将满一年,盘点得失,台湾究竟是"亏"了还是"赚"了?根据ECFA的要求,大陆方面于2010年10月28日开放台商投资会计、电脑、研发、会议及视听等5项服务业,其中台商赴大陆投资电脑、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