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1981年实行铁矿石价格年度谈判,特别是2002年中国作为亚洲钢铁业界代表之一加入谈判以来,国际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就呈年年上涨、涨幅不断扩大、谈判时间越拖越长、谈判难度越来越大的态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2008年铁矿石进口量4.4亿吨,预计今年进口量将达到5亿吨,占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50%以上,但中国在国际铁矿石谈判中却不具备举足轻重的议价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运动直接带动了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继而导致了世界铁矿石需求量的迅速增长。随着世界尤其是我国对铁矿石需求的急剧增长,全球铁矿石开采得速度明显加快,但供给仍赶不上需求。中国是全球铁矿石的最大买家,2008年占全球海运铁矿石总量的52%。但中国在定价方面却缺乏相应发言权。然而国外铁矿石生产集中在三大企业,而作为主要买家的中国企业分散议价,在国际铁矿石资源上基本没有说话权利,进口铁矿石价格受制于其他国家。我们应主动加强对我国未来铁矿石战略的研究和思考,积极寻求合理有效的措施,努力改变国际矿价谈判中受制于人的现状,争取在铁矿石价格上的发一言权,变被动为主动,从而维护我国国民经济和钢铁企业的安全与利益。  相似文献   

3.
杨烨 《港口经济》2012,(5):39-39
新加坡环球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仍在酝酿中,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再度先行一步。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会长徐旭今年3月23日在“2012冶金矿产品国际会议”上表示,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自年初启动后,准备工作进展非常顺利,3月29日模拟运行,5月8日正式启动实体交易。  相似文献   

4.
陈刚 《西部论丛》2007,(2):39-41
中国的钢铁业目前正迅猛发展着,对铁矿石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每年的铁矿石谈判不仅是钢铁业的大事,也吸引了大批国人的密切关注。2006年,铁矿石谈判旷日持久,时间长达7个多月,但最终,我们所期待的“中国价格”并没有出现,宝钢集团及中国钢铁业仍在一声叹息中接受了19%的涨幅。2006年底,铁矿石谈判重又鸣锣开场,各界都翘首以待,希望宝钢能谈出一个让大家眼前一亮的价格。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一轮又一轮的飚升.中国钢铁企业正在不断承受着成本剧增和利润挤压的残酷煎熬.特别是在国内铁矿石供给短缺且增量有限的市场环境中.无数中国企业正陷入为国外铁矿石供应商凶残绑架并可能窒息而死的窘境。因此,为了摆脱这种受入操控与宰割的痛苦生存状态,已经觉醒的中国企业开始走上了在全球搜寻和围猎铁矿石资源的投资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8,(11):56-57
对于英澳矿业集团力拓对中国钢企铁矿石长期贸易合同执行率过低的情况,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终于采取行动了。5月15日,中钢协呼吁,国内钢铁企业和进口铁矿石商贸企业不要支持力拓对中国市场推销现货贸易铁矿石的活动。目前中国与澳洲企业之间有关铁矿石长期供应合同的谈判久拖不决。  相似文献   

7.
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水涨船高,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波动对国内钢铁市场造成重要影响,国际铁矿石年度谈判模式2009年一朝打破,虽经一年多时间却仍未形成新定价模式,中国钢铁业因此遭遇巨大挑战,不仅因为矿石高价位运行,新的铁矿石定价机制仍难成形,临时定价可能将维持数年的时间,还因为中国钢铁业已经处于亏损的边缘,中国对策箭在弦上。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力拓集团驻上海办事处的胡士泰等4名员工涉嫌窃取中国国家机密被拘,震惊业界,这是自2004年铁矿石谈判为公众瞩目以来最大的新闻。由于以力拓为代表的国际铁矿石垄断商通过窃取情报几乎完全掌握了中国国有钢铁企业的核心信息,从而在铁矿石谈判中洞悉了中方的底牌,中国钢铁企业累计损失高达7000亿元人民币,为这些钢铁企业累计利润的两倍。  相似文献   

9.
备受关注的2008年度全球铁矿石谈判就要启幕了。据了解,宝钢、武钢、鞍钢等钢企都将派员参加。铁矿石的“最大买家”中国钢企希望能维持现有的铁矿石价格不变,并表示10%-30%的涨幅是中国钢铁行业可以接受的底线;而各国际巨头却认定来年中国铁矿石需求不会下降,且中国钢企利润依然巨大,铁矿石价格上涨理所当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潘万柱 《魅力中国》2013,(26):69-70
中国作为全球铁矿石的最大进口国,本该最有发言权,但在铁矿石定价问题上连续多年痛失“话语权”,令国内钢铁业损失惨重。过去8年中。我国因进口铁矿石价格太高,损失高达7000亿元。随着铁矿石定价长协机制的终结、季度定价的兴起以及曼为灵活的短期定价的试行,全球三大矿商所期待的指数定价机制将开始实行。中国如何应对新的定价机制。并从新的机制中重拾失去多年的定价权,将深深影响我国整个钢铁工业的发展。甚至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钢铁企业连续三年吞下全球铁矿石价格分别上涨71.5%、19%和9.5%的苦果之后,2008年度国际铁矿石新一轮价格谈判于上海再次紧急启动。这场必将影响未来一年中国市场铁矿石价格走向的公开博弈,既决定着谈判参与者的切身利益,也牵动着整个国际市场铁矿石价格的敏感神经。  相似文献   

12.
刘玥 《魅力中国》2010,(26):47-47
文章在分析铁矿石未来价格走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如何提高起在铁矿石谈判中的话语权从而稳定铁矿石进口价格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畅  牛倩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3,(21):34-35
经过近3年的紧张筹备,10月18日上午,全球首个实行实物交割的铁矿石期货合约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标志着“中国版”铁矿石期货正式起航,也标志着中国钢铁行业迈出了影响世界铁矿石价格的第一步,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有望打破。  相似文献   

14.
备受关注的进口铁矿石价格谈判日前传出令人震惊的消息:从2005年4月1日起,中国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扬71.5%,大大超出国内业界涨幅在30%~50%的预期。目前中国50%的铁矿石依赖进口,宝钢代表中国钢厂达成的这一协议表明,中国钢铁业已被迫接受国际矿业巨头的“天价”。  相似文献   

15.
董彦 《中国报道》2008,(3):75-77
2008年2月18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宣布今年的铁矿石协议价格比上年上涨65%。中国今年进口铁矿石总数将超4亿吨,如按此计算,中国钢铁企业在2008财年的成本将上升100多亿美元。作为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商,我们为何屡屡缺失定价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林播 《环球财经》2008,(5):85-85
作为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企业,中钢集团通过海外并购获得稳定的铁矿石货源供应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今年2月22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与日本新日铁公司就2005年度铁矿石价格达成协议,双方将铁矿石价格涨幅最终确定为71.5%,创下铁矿石年度涨幅的历史记录。随后,韩国浦项制铁公司宣布接受这一涨幅。2月28日,中国宝钢也被迫宣布接受铁矿石价格上涨71.5%的现实。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18.
李敏 《东方经济》2005,(4):56-58
2月底,国际两大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澳大利亚力拓公司宣布与日本新日铁公司达成协议,从2005年4月1日开始把铁矿石出口价格提高71.5%,这是铁矿石在去年提价18.6%后的再度大幅提价。代表中国钢铁企业参与国际铁矿石谈判的上海宝钢,最终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相似文献   

19.
尚鸣 《产权导刊》2010,(7):18-19
粮食将是继石油、铁矿石之后新的全球性战略资源。中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与铁矿石一样,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需要在这些大宗商品领域体现出“中国定价”。  相似文献   

20.
日本的铁矿石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的几年里,“矿”与“钢”的博弈已经带给中国钢铁业太多的尴尬,“涨价”已成为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一个无奈选择。2006年19%的涨幅使中国多支付了120亿元的成本。反观日本,因为用30年完成铁矿石战略,日本钢企对铁矿石原料涨价却并不着急。历史已经验证了矿产资源浪费与钢铁成本上升的矛盾现实,中国如何破解铁矿石涨价困局,日本的经验值得分析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