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论高校科技成果的"反公地悲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反公地悲剧”理论分析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的原因,指出高校科技成果产权的模糊性和破碎性是导致目前高校科技成果大量闲置、利用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时如何防止高校科技成果利用中的“反公地悲剧”现象的发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公地悲剧"的发生,人性的自私或不足只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公产缺乏严格而有效的监管是另一个必要条件。所以,"公地悲剧"并非绝对地不可避免。本文将探析产权的明确和稳定在避免公地悲剧中的作用,为更好的利用资源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专利丛林引发的反公地悲剧及对专利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专利具有排他性,因此,专利丛林的出现使得后续研发必须得到上游所有专利权人的许可,当专利权人行使排他权时,后续研发工作就难以进行,从而造成专利成果利用不足和上游基础研究被闲置的反公地悲剧。从避免反公地悲剧的角度出发,对专利政策进行了有益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反公地悲剧”与“大部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公地悲剧是指当每个权利人都行使排他权,从而使所有的权利人都无法行使使用权时,公有资源利用不足或闲置浪费的现象。在公共管理领域,如果提供某项公共产品的职能被分割给多个平行的政府部门,那么只要有一个部门行使否决权或这些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不够,也会产生公共产品不能提供或供给不足的反公地悲剧。此类悲剧在中国的出现主要是由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行政审批不规范造成的。减少政府部门平行管理造成的反公地悲剧,措施之一是精简合并职能相近、业务相似的政府部门,推行大部制改革,同时按照权力制衡的原则规范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5.
6.
中国人地矛盾的突出,虽不能说世界上绝无仅有,但是人多地少捉襟见肘也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所以,“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早已深入人心、深受拥护。问题是,这些也仅仅是说说而已,因为,神州大地浪费土地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这几年竞呈有增无减、愈演愈烈之势,以至于中央政府总是每隔几年就要对土地供应调控一番,并且不断地对各地进行监督检查,但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7.
根据公地悲剧理论,在没有约束的前提下,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公共利益,由此造成环境污染。要避免公地悲剧产生,仅仅依靠市场或者个人自觉是行不通的,污染治理需要明确产权归属,让产权意识代替环保意识。根本出路是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政府要运用税收、贷款等方式鼓励环保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增强个人、企业、政府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公地悲剧"与成因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运用“公地理论”的基本逻辑,以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公地悲剧”现象,并探讨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9.
从“公地的悲剧”看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草场由于产权模糊而容易造成破坏性使用,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这个角度出发,提出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应逐渐向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方向发展,清楚地界定产权拥有者的责,权,利和义务关系。才能保证对自然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政府的所有者收益。  相似文献   

10.
"公地悲剧"是产权不清的情况下"公地"资源配置失效,被过度使用而枯竭的过程。近年来,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本文分析了新疆耕地数量变化与粮食安全、耕地质量变化与生态环境建设、耕地开发利用变化与地区发展战略等情况,从新疆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管理审批权限、水土资源开发配置、农户农耕理念等方面出发,论述了"有主之地"的耕地也存在"公地悲剧"现象。  相似文献   

11.
财政预算的“公地悲剧”: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进 《当代财经》2008,62(3):24-28
财政支出增长的经典理论忽视了对财政预算的公共资源属性及其对预算行为主体影响的研究。财政预算资金具有公共资源的经济属性,在预算决策的政治过程中,会导致财政预算的“公地悲剧”。这是预算资金配置使用效率低下、财政支出规模恶性膨胀的经济性根源。财政预算过程的政治逻辑则规定了财政支出规模相对扩张的途径和限度约束。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现,协议转让、招投标和拍卖三种主要转让方式在我国国有产权交易实践中不是独立的、相互排斥的。相反,它们结合成具有前后继起性的“三位一体化”交易模式:三种转让本质上是一个交易的三个环节,具体推进到哪一步取决于交易的竞争程度。本文从产权供求双方的现实约束及相应的行为假定对该模式及其运作机理、特点作了解释,发现它是一个有效的交易模式,在此基础上,对由该模式下的非“价高者得”原则所推出的“国有资产流失论”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该模式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国有资产运营与管理的立法空白,并对其今后的实施产生深远影响.该法的颁布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范出资人法律地位、国有企业经营与管理、国有资产转让、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但该法在立法范围、国资委监管职能、高管薪酬等方面还有待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14.
企业国有产权是我国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行为,有利于加强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监督管理。现有监管体制下,可以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交易。针对实践中国有产权交易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投招标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交易程序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经济学界针对中国银行业改革提出的两种方案,将产权制度改革与以发展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为重点的市场结构的改革割裂开来.国有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产权不明晰以及高度的行业垄断,而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建立则可以弥补国有银行的市场空缺,同时引入竞争.由此得出结论,两种改革方案并不存在冲突,而是一种近似的互补关系,对于当前中国银行业的改革都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制度缺陷与改革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存在着终极委托人的缺位,国资委定位不明确,政资不分,政企不分,对监管者缺乏监督机制等制度缺陷。因此,必须对现有的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一个委托代理链条完整的、两职分离的制衡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分税制以后,国有资产税后收益仍然一直保留在企业,从未上缴。而且,中央始终统一管理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问题悬而未决。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明晰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占有使用权,成为了两者划分国有资产收益的前提。运用中央与地方之间国有资产收益的分割系数进行博弈分析,发现中央先行可以确保地方的主动性。因此,真正落实所有权与收益权、财权与事权相对应的国资收益分配机制,实现中央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的适度分权,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以提高地方政府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30年来中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中国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经历了“扩权让利”、“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战略调整”等阶段,其产权的宏观与微观结构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完成了由“政府权威”到“企业权威”、由“计划配置”到“市场交易”、由“战略工具”到“法人实体”的跨越,这一跨越以市场化为方向,沿着“政府退出”与“市场进入”的路径运行。  相似文献   

19.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were at the epicentre of the century-long conflict between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more specifically, between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rule through law. By the early 1990s, socialism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decayed from within leaving in its wake economic misery and intellectual emptiness. Yet, socialism is raising its head once again. This new variant of socialism, which I call ‘liberal socialism’, has one critical difference that sets it apart from its predecessors. Unlike all three types of socialism in the last century – Fascism, National Socialism and Communism – liberal socialism is not imposed from the top down; it is emerging from the bottom up. The incentive effects of increasing redistributional governmental programmes map a road to liberal socialism by influencing the median voter and weakening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However, election results in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and at state and local levels in the United States, suggest that the median voter has not moved to the left. At the same time, economic analysi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have established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credible and stable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relative to all other property rights arrangements. Thus, liberal socialism is a real threat to the rule of law but its success is far from cert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