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梅 《经济论坛》2007,(6):119-120
1.农民们缺乏基本的市场经营意识。在土地承包制下,种什么、种多少由农民自己决定。但是,市场经济下这个决定权并不完全在农民手中,很大程度上由市场掌控。农产品具有需求弹性小、季节性强、产品储存期短且储存成本高等特点,因此销售的时效性很强,价格对市场需求的影响较弱。一旦供给过剩将导致价格持续下跌,下跌的价格却不能带来有效需求的增加。因此农村劳动者首先必须掌握基本的市场知识和农产品的市场规律,在此基础上根据农产品特点进行生产决策。其次还必须了解其所服务的目标消费群的需求特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比较优势进行产品项目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所谓农业经纪人是指那些从事某一专业生产的大户和专门从事某些农产品购销活动的农民。农业经纪人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的农民群体,是一部分有一定市场意识和经验的农民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特点,在不断的市场摸索中,寻找到的一种新的从业方式。它的出现,形成了新的市场定位。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实际收入,开始形成农业生产中农民的从业分化,农业专业化分工体系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加快了农产品的销售,促进农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因此,正确认识农业经纪人的作用,加强对这支队伍的培训和管理,不仅是保护和提高农民利益的…  相似文献   

3.
扩大内需,开拓农村市场,是实现国民经济预期目标的长期战略和根本途径。农村市场问题主要是农民购买力问题,只有农民购买力持续稳步提高了,开拓农村市场才有可能取得大的进展和新的突破。为此,首先要解决好农产品“卖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当前,影响农产品“卖难”的因素很多,其中信息不灵,导致生产与市场脱节,“卖难”或“卖不好”是主要因素。本文就如何搞好农产品信息服务,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开拓农村市场进程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发展农产品信息服务是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民购买力的客观要求 由于近年来福建省…  相似文献   

4.
农业市场化与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流通问题。农民经纪人的大量涌现是农业市场化初级阶段的客观要求,是目前条件下农民闯市场的主力。促进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健康成长,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包括提高农民经纪人整体素质,增强对农民经纪人的支持力度,减少收费与依法减免税收,提高农民经纪人的组织化程度,把网络经营作为经纪人队伍基本建设工程,引导经纪人借“网”生财。  相似文献   

5.
西部农村农产品的市场开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农村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要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进上步发展农业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就必须从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着力改善农产品品质,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加工境值,发展新型农业,培育农民经纪人,建立农村中介组织,实施农业名牌战略等方面开拓市场。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农产品的产出功能大大提高,农产品市场繁荣,农产品由国营商业独家经营的局面改变了,福建省国合商业部门收购农副产品占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的比重由1978年的63.6%下降到33.5%。多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农产品经营格局已经形成,农产品市场体系初露端倪。1990年全省城乡农贸市场达1705个,比1981年增加664个,成交额达78.73亿元,是1981年的7.7倍,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65个,成交额6.3亿元。但是多渠道之间缺乏必要的组织协调和衔接秩序,加上部门和地区间的割据摩擦,致使部门农产品陷入“大战”和“卖难”的恶性循环,农产品市场的形成、发育、成长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它既没有按照生产决定流通的原则配置,又没有从区域的大角度推动农村商品流通,致使周转滞涩,结构性和区域性供求失衡经常发生,放大了正常的市场供求波动,造成生产的震荡。所以,必须考虑建立符合省情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通过建立规模范的宏观操作体系和活而不乱的市场体系相结合的农产品周转系,促使农产品流通的顺畅、高效、减少市场供求波动和防止生产超常震荡,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把农村商品经济导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许经勇 《经济纵横》1993,(11):49-52
<正>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使农民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就必须放开农产品市场,让供给与需求、生产与销售直接见面。使农民能够根据社会需求结构变动的信息,进行生产。但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产业或产品结构的调整,又以要素结构的变动为前提。由于每个农户所拥有的土地、劳务、资金、技术是不相同的,每种产品对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的需求组合也不一样。随着产品结构的不断变动,最优的要素配置应当是允许各种生产要素能够自由地在各个农户之间互相流动。灵活而又发达的要素市场是产业或产品结构迅速地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调整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潘秋生  万良杰 《经济师》2003,(10):179-179,181
农村市场是我国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然而 ,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企业开拓农村市场举步维艰。利用战略联盟形式 ,加强与政府、现代农业公司、经销商或经纪人及乡镇企业等联系 ,有助于企业开拓农村生产市场。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的形势下,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供应过剩、农民卖难、价格持续下降等现象,农产品出现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加剧,农产品流通不畅成为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产品的卖难,其实质问题是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与大市场、大流通不相适应的矛盾,农产品结构调整滞后,生产、技术、加工、流通等信息不灵,农产品流通的网点、规模、设施等与农产品市场的发展需求极不相称,适应农村市场商品流通的体系不健全。建立货畅其流,高效有序的农产…  相似文献   

10.
开拓农村市场难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拓农村市场主要取 决于以下三种要素: 即农民的购买力、农产品的有 效供给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立。农民增收 因素减少, 增收渠道受阻而各项负担 加重等, 是阻 碍农村市场开拓的根本原因。产品相对过剩 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 为开拓农村 市场设置了障碍, 流通网络建设严重滞后, 流通秩序不规范增大了开拓市场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工业化日渐成为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乡村工业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现代化的进程,极大地改变了乡村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从而使传统乡村伦理发生了重大变迁,而工业化的发展本身也提出了新的伦理课题.  相似文献   

12.
走向以农村为本的农村发展战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文章对中国农村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的检视,认为其存在的根本缺点是按照城市的模式来改造农村,忽视了农村的基本特点和内在优势。中国的农村发展应该走以农村为本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农村的内在优势。文章还分析了实行以农村为本的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邓莉  冉光和 《生产力研究》2006,(3):32-34,36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对资金的依赖日益增强。而靠农业生产者自己独立去完成资本积累将是一个漫长而不可及的过程,建立完善的农业金融体系,则成为解决农业发展所需资金的重要途径。而农村金融机构为了长远发展,寻求资金高效应用,则应选择支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这已得到理论证明。在此,利用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原理,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现状,剖析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新农村建设主体缺失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农村劳动力外流问题。通过农村人均收入和农村劳动力外流数据的实证分析,提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是采取措施确保城乡市场地位公平,加大农村居民保障力度,打造农村规模生产市场。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村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典型地应由公共部门提供。大量研究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发展具有正效应,然而对引起正效应的具体联系和因果关系的研究较少,所以除了建议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之外,很难提出更多的具体政策建议。本文对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村发展的主要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将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发展的影响划分为宏观经济效应、微观经济效应和分配效应三种,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刘赛红  王国顺 《经济地理》2012,32(9):120-125
基于1995—2009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个层面,运用面板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影响农民收入的地区差异。结果发现,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居民收入之间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之间具有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但在短期无明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中西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发展、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开展社区教育,有利于为国际经济全球化提供人才;也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城镇化的速度。因而各级政府需将农村社区教育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教育基地的网络建设和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进而促进这一教育形式的快速发展,以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存在着资金严重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阻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需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快改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匮乏状况。  相似文献   

19.
农村强势成员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焦少飞 《财经科学》2006,(6):95-101
本文以集体行动经济学为分析基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扩展的异质性假定,分析了农村强势成员对集体行动的影响.得出的基本结论是:(1)农村强势成员为了获得个人收益会组织集体行动;(2)强势成员的个人影响力与公共产品的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3)强势成员能够节约集体行动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并降低其它成员的搭便车倾向.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军 《经济问题》2007,334(6):80-8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必备条件,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纽带,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因此,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应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