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云霞 《农村经济》2007,(10):74-78
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程中,集体土地的国有化使部分农民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全部或者大部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如何依法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关键.被征地农民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制度背景,针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国应制订《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条例》,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保障资金、主管部门等问题进行统一规定、以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从2012年1月1日起,天津将全面实行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相分离制度。天津近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天津市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为确保征地补偿费用及时足额支付到位,防止出现拖欠等问题,逐步建立征地补偿资金预存制度。  相似文献   

3.
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产生源自国家对农民土地的征用,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丧失了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补偿的不合理使农民获得的土地补偿费用不足以维持其长远的生活保障,尤其农民现金消费的短期化行为,导致货币补偿起不到养老保障作用。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制度,维护农民的生存权利,是被征地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被征地农民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他们正处在从农业劳动向非农职业转化的中间地带,相关制度、政策及保障条件都非常薄弱,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尽快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的稳定和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昌吉市为例主要探讨新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村工作通讯》2008,(10):52-53
为保障宁夏全区约16万名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宁夏劳动保障和国土资源部门目前联合出台政策规定,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项目,一律不予报批征地。  相似文献   

6.
3月15日,国土资源部表示,在征地制度改革中,首先将明确征地范围,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相衔接,对公共利益进行界定。同时,拓宽补偿安置方式,改变单一一次性货币安置为主的模式,落实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采取就业、培训、留地、入股等多种安置模式,为被征地农民留足发展机会和发展资源,土地增值收益向被征地农民倾斜。  相似文献   

7.
近日,最高法院出台文件,要求各级法院在处理征地纠纷案件中,把“是否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对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予以合理补偿,是否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作为认定征地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发展,江苏省淮安市被征地农民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培训与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大力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全面推进适合被征地农民特点与需求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淮安经济开发区、洪泽县等单位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无地无业以及无社会保障等问题,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走出了一条坚实、平稳的民生之路.  相似文献   

9.
"民生三感"彰显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映射社会保障政策及其供给的实践效用。合理的就业保障、科学的安置保障、有效的社会融入保障可以提升被征地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水平。然而,在供给实践中存在的就业保障不充分、安置保障欠科学、社会融入保障缺失等障碍,制约了被征地农民"民生三感"水平的提升。因此,有必要通过强化技能培训以完善就业保障、坚持"以人为本"导向完善安置保障等途径,优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供给,释放社会保障政策应有的功效,提升该群体"民生三感"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从古至今,土地都是农民最重要的保障条件,土地也一直被视为是具有基本且重要的保障功能。那么,土地被征用后,农民的保障问题也就成为农民土地权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近几年,不少地方都在推动“土地换社保”工作,相比以往的征地不考虑农民社保,这种做法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但是,“土地换社保”还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农民是不是需要以放弃土地为代价才能获得社会保障?土地被征用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关系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费管理,是关系到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长远生计的大事,也事关农村发展稳定大局。近年来,各级农业及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加强对征地补偿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征地补偿工作中仍存在着补偿标准低、资金不到位,甚至挪用、挥霍等问题,严重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通过文献评论为被征地农民及其社会保障提供公共政策选择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改革以来,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使政府职能有机会从农村社会保障中退出,导致后来的立法和政策设计对农民应得的社会保障等社会权利的救济均附着在土地权利之上。研究结论:当前的问题在于没有区分农民的土地权利和社会权利,农民失地的同时也失去了附着于土地上的社会保障权利,造成农民保障生存安全、享受社会成果的权利与能力的缺失。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征地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征地管理,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规范征地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   总被引:123,自引:2,他引:123  
征地制度改革应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和征地对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按照“土地换保障”的思路和“以民为本”的政策思想,确立“就业优先”的政策目标,以被征地所承栽农民安置的实际社会成本为依据,制定征地补偿标准,制定适合失地农民特点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分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成果的内在机制,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和发展致富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征地补偿安置中的寡与不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征地补偿标准的观点很多。与某些认识不同,本文认为,按土地原用途补偿并不一定导致被征地农民收入的下降;按照保持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的标准补偿,要点在于补偿农民因征地而上升的生活成本,但这个标准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存在缺陷;按市场标准补偿并不表示农民有权得到土地市场价值的全部。征地补偿问题的核心在于各方面参与土地增值分配的方式和比例。“土地换保障”被认为是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的重要措施,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优先安置一部分农民的政策会造成农民集体内部土地权益的不均,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实。  相似文献   

16.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征地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征地管理,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多措并举,进一步规范征地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靠不住的"土地换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地换保障真能够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吗?这是存有疑问的。首先,保障水平偏低。不少地区农民所需要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甚  相似文献   

18.
牛勇 《农业经济》2007,(3):61-62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是农民利益的核心。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征用,由此产生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于这一民生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研究,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做好工作,维护失地农民利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评价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目的:从被征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保障角度提出"两保"的评价体系和量化标准,为征地活动及其征地后扶持和补救工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可以通过经济基础、生活水平、发展条件以及生存环境体现;(2)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经济基础、生态环境较好,生活水平较高,但发展条件离目标值尚有一些差距.研究结论:(1)失地农民物质性资产和收入水平提高,可以显著改善被征地农民的生计水平,而被征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严重滞后于农村发展;(2)研究构建的被征地农民可持续性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具有一定的可信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征地补偿标准低,不足以妥善安排失地农民,被征地的农民完全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因征地引发的农村群体性事件一直居高不下.征用农民土地引发的矛盾.已经是一些地方不稳定的因素.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之后,农民的思想观念和随之而来的就业、保障等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影响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更会影响构建和谐社会.对此,必须在人大、政府主导下,从法律制度、资金、政策上统一政令,统筹兼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