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199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办法实施以来,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从间接申报扩大到直接投资申报、汇兑业务申报、境内金融机构直接申报等多种类型,从手工申报发展到电子申报,从单纯的数据申报工作提升到对数据查询核对管理工作,同时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操作比较规范,统计水平逐渐提高,但是由于申报操作规程、系统程序设计、功能开发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因国际贸易而产生的代付业务,带来了一系列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问题。为了及时、准确、完整地完成国际收支间接申报工作,有必要对国际贸易中境内银行代付业务的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统计申报“千头万绪” 基层部门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是指将境内居民与非居民发生的每一笔收支都进行申报、统计、汇总并及时上报上级部门。目前我国开展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是间接申报,涉及申报主体(客户)、外汇指定银行、外汇管理部门三方人员,要素较多,要素之间逻辑关系严格、复杂,经常反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于企业不配合银行和外管局做好国际收支间接申报工作,影响了国际收支申报质量,主要有如下原因。  相似文献   

5.
1.间接申报信息事后录入,导致涉外收入数据统计不准确。银行在收到涉外收入款项进行外汇收入业务会计处理时,申报系统未能实现业务数据直接向国际收支申报数据的转换,而是事后制作涉外收入统计表,据以逐笔录入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在统计表的制作和数据录入过程中,申报信息不可避免地出现遗漏、错误,导致银行统计数据统计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6.
林敏 《福建金融》2000,(9):34-34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自1996年1月1日开始执行,至今已有4年多的时间,各项措施、制度及电脑软件系统已日臻完善,对国际收支统计、外汇管理工作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基层外汇局的实际工作情况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  一、主要问题  (一)一个地区的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无法全面反映本地区的国际收支实际情况,两者有较大偏差,给国际收支分析带来一些困难,特别是一些大城市的卫星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主要原因是辖内企业在非辖内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数额较大,而这一部分数据是不在本地区国际收支间接申报中反映的…  相似文献   

7.
张倩 《金融纵横》2001,(10):56-56
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制度历经五年的运行,在制度完善和操作规范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进一步满足了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三方面的要求。但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加快,  相似文献   

8.
国际收支申报统计制度,从1996年实施至今已有8个年头,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各项制度日臻完善。2003年10月,随着新的出口核报系统的推出,在贸易进出口核销方面都实现了全面利用国际收支涉外收支系统数据开展核销工作,使得国际收支对公收入、支出申报的准确性、完整性、实效性得到有力保障,对公申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是1996年开始施行的,它引入了新的数据采集方法,采用了交易主体申报制度,将直接申报与间接申报、逐笔申报与定期申报有机结合起来。它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逐笔申报、金融机构的对外资产负债申报、证券投资申报、汇兑业务统计申报等。这套申报体系运行8年来,在监测我国国际资本流动、贸易状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核查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自2010年3月1日试运行以来,在提高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核查效率、促进申报主体提高申报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该系统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及缺陷,需要加以解决及改进。  相似文献   

11.
王锐  王丽香 《山西金融》2002,(11):52-52
1.数据来源渠道狭窄,统计方法单一,数据利用率不高。目前我国国际收支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全国联网的银行、外汇局申报系统,申报包括企业通过银行的间接申报、银行自身业务的直接申报、直接投资的直接申报和证券投资的直接申报。由此形成了目前我国较为单一的国际收支统计数据。由于获取数据渠道的狭窄,  相似文献   

12.
刘丽娟 《河北金融》2013,(11):52-53
国际收支申报数据作为外汇管理工作重要的数据来源,在外汇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更好地满足各项外汇管理工作对国际收支申报数据的需求,切实提高申报数据质量,作者对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国际收支申报业务的流程、数据接口导入内容和影响申报数据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从收付款信息申报、申报信息录入、银行审核、申报内容等六个方面剖析了影响申报质量的因素,对如何提高数据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中的诸多问题,本文从申报制度、业务操作、数据核查、统计监测等各角度具体阐述了贸易融资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申报制度认识模糊。外汇指定银行申报人员对于《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实施细则》、《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等规定掌握不准,比如把5日申报误以为涉外收人的涉外支出的申报都是5日期限。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外汇局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与外汇管理工作井水不犯河水,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只能用于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及相关国际收支统计,功能单一,信息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实际上,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与外汇管理工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表现在:国际收支统计与外汇管理的总目标都是维持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维护汇率稳定;外汇管理的内容与国际收支的统计分类是完全一致的,出口收汇、进口付汇、非贸易外汇、外商投资和外债管理均在国际收支统计中得以反映;国际收支统计数据和外汇管理业务统计数据的基础信息来源都是企业。  相似文献   

16.
金融机构间接申报是国际收支申报体系的重中之重。我们近日在对所辖外汇银行国际收支申报情况进行全面核查时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银行违规操作以及5个工作日申报的实际困难,使国际收支申报的及时性难以保证。二是落后的数据采集方法造成申报数据失实,使国际收支申报的准确性难以肯定。三是银行代客申报导致申报背离真实的交易背景,使国际收支申报的真实性难以反映。四是银行申报人员责任感欠缺,使国际收支申报的差错难以消除。五是外汇从业人员对申报数据浅层次的分析利用及系统本身的功能缺位,使国际收支申报的监测功能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17.
4月2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十周年座谈会,从而拉开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十周年纪念活动的帷幕。座谈会邀请了国际收支司历任司长、当年参加过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设计的同志及部分在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岗位工作了十年的银行和外汇局代表,共同回顾了十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发展历程。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东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8.
非现场外汇监管的手段与目标:(一)充分利用好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信息资源,实现对银行、企业和个人办理外汇收支活动实施多方位有效监管。通过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可以实现对银行办理企业居民国际间外汇收支的全部内容进行监测,根据监管需要对外汇收支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和预测,查询所需信息。利用间接申报信息掌握银行办理每笔外汇收支业务的详细情况,可以达到对银行、企业的外汇收支活动双重监管。一是对资本项下外汇收支的监管;二是对贸易项下外汇收支的监管;三是对非贸易项下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铁军 《中国外汇》2009,(15):19-19
银行作为联系申报主体和监管部门的,纽带,对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质量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案中的银行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问题:在大力拓展国际汇兑业务的同时,国际收支申报的管理却跟不上,导致大面积的国际收支数据漏申报。  相似文献   

20.
张莉 《中国外汇》2007,(2):80-82
国际收支统计数据是国寐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国寐重大经济政策的出台。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银行、企业、个人均有义务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可以就国际收支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或者普查。《中国外汇》拟从本期起开设“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指南”专栏,希望能够对国际收支统计的具体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并帮助数据使用者了解相关数据背后的经济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