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忻州是山西小杂粮的主产区,在山西三大小杂粮主产区晋北、晋西北和晋东南中,忻州所占比例超过1/3。世界杂粮在中国,中国杂粮在山西,山西杂粮在忻州。"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杂粮分会理事长田鸿儒介绍道。2014年10月,忻州市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中国杂粮之都"称号,更加确定了忻州杂粮在全国杂粮产业中的优势和地位。"四朵金花"竞相绽放继岢岚县被命名为"中华红芸豆之乡",静乐县被命名为"中国藜麦之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食品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杂粮因其食物纤维含量高、风味独特和饱腹感强等特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本论文综合阐述了荞麦、藜麦、燕麦、玉米等杂粮主食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杂粮主食化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于智远  张楠  田向阳  何春龙 《现代食品》2024,(1):191-194+204
目的:比较红、白、黑3种不同颜色藜麦的多糖含量,同时评价藜麦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红、白、黑藜麦的多糖,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并对红色、白色和黑色藜麦多糖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结果:3种颜色的藜麦多糖含量测定结果为白色藜麦多糖>黑色藜麦多糖>红色藜麦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为白色藜麦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结论:本文研究明确了不同颜色藜麦的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性之间的差异,为藜麦多糖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生产及市场转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全省"振兴杂粮产业,打造山西‘小杂粮王国’"的大潮中,山西省阳城县小杂粮种植逐渐由过去的单纯生产产品向生产商品转变,由过去的被动适应自然向主动围绕市场转变,小杂粮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又一亮点。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杂粮在中国,中国杂粮在山西,山西号称"小杂粮王国"。然而,山西小杂粮拥有"金牌"缺少品牌,叫好不叫座,捧着"金钵钵"啃着"窝窝头",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山西小杂粮,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也是山西粮食品种结构调整的需要,同时,更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程。如何将山西的小杂粮产业做大做强,由杂粮大省转变为杂粮强省,近些年来,政府规划引导、专家献计献策、企业持续发力、农户化零为整、电商风生水起……山西全省上下都在用  相似文献   

6.
陈健翔 《致富之友》2004,(12):34-35
在山西省吉县,有个被人们尊称为“杂粮王”的经纪人,名叫张顺旺。十多年来,他每年收购外销绿豆、杂豆、玉米等小杂粮400余万公斤,成立了销售公司,并为杂粮注册了“壶口牌”商标,成为该县杂粮经纪人中的佼佼者,并靠杂粮发了财。  相似文献   

7.
山西以自身小杂粮品种多而被称为“杂粮王国”,然而近年来,生产面积、产量却有持续减小的趋势,在当前市场行情如此好的情形下,为何小杂粮生产会逐步减少呢,为此,笔者就全省情况做了调研。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水稻、小麦等大宗粮食作物相对过剩,市场出现了滞销,而传统的杂粮,如荞麦、燕麦、甜玉米、糯玉米、蚕豆、豌豆作物市场前景日益看好。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今后几年内,小杂粮作物发展将迎来一个黄金时期。据了解,近十年来世界上杂粮作物的发展趋势是:除玉米、大豆外,发达国家如美、德、法等面积稳中略有下降,发展中国家杂粮作物面积却呈上升趋势。专家分析,近几年全世界小杂粮的消费量和单价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小杂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单产较低且  相似文献   

9.
世界杂粮在中国,中国杂粮在山西。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成就了山西小杂粮面积广、产量大、品种多、质量好等特色。 为深化粮食产销合作,加强招商引资,对接国内外粮油市场,振兴小杂粮产业,加快山西粮食流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2012年8月9日,由山西省粮食局、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12山西粮食(小杂粮)交易合作洽谈会在晋城市隆重开幕。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凤立邀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0.
该文分析了大同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小杂粮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发展小杂粮产业的前景及5项措施一是优化小杂粮产业生产的政策环境;二是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特色小杂粮生产基地;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实现绿色小杂粮产业化经营;四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五是实施名牌战略,打造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藜麦不仅食用价值高,而且经济效益好。2011年,山西省静乐县娑婆乡的乡亲们在网络上得到这个致富信息后,引种试验成功,高效益很快就吸引了农民,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种植面积很快就扩大到333hm2以上,并组建了藜麦协会、专业合作社、加工厂等组织,有力地促进藜麦产业发展,效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小杂粮王国,小杂粮产量占全世界10%以上,山西省是全国小杂粮的主要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的1/4左右。为贯彻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准备将小杂粮作为特色农业进行开发的战略思路,笔者对该省重要的小杂粮生产地区晋中市的杂粮、杂豆生产现状与未来开发进行了探讨与思考。一、晋中市杂粮、杂豆生产经营的基本概况1.地理气候条件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东部,东倚太行,西傍汾水,所辖的位于南同蒲铁路一线的六个县(市、区)是盆地,东山五个县是山地和丘陵。全市总面积16404平方公里,其中:平川面积占15.59%,丘陵面积…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小杂粮大体分四类:一类是杂粮类,如荞麦、高粱、谷子等;二类是杂豆类,如绿豆、红小豆、扁豆等;三类是薯类,主要指红薯、马铃薯等;四类是油料类,如芝麻等。其中,我国的谷子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荞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小杂粮生产国和出口国,全国杂粮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的省区有11个。小杂粮适宜于发展旱作农业,有利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从总体看,小麦、水稻和玉米等大宗  相似文献   

14.
中国杂粮的种植历史悠久,是世界杂粮生产大国.但目前,多数地区的小杂粮种植仍以农民自由种植为主,品种老化、退化现象严重,品质劣、产量低,小杂粮的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区域优势,更谈不上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近几年来,辽宁省建平县却以超前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引导农民和企业将小杂粮产业做大做强,享誉国内,并走向了世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进一步开发柴达木盆地藜麦种植特色农业的产业价值,为柴达木盆地特色种植资源开发、新品种示范推广提供科学定量化的适宜农业气象指标体系。[方法]文章基于2014—2018年格尔木市藜麦引种试验资料和平行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多元回归、相关分析进行气象因子筛选,优选出四分位统计方法,构建柴达木盆地藜麦适宜农业气象指标拟定阈值,选用分期播种试验2个优势产量播期进行补充和修订;应用平产年、欠产年、分播期数据进行指标检验。[结果]构建出柴达木盆地藜麦不同发育期对应的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适宜农业气象指标,并确定了指标阈值范围。[结论]柴达木盆地藜麦适宜农业气象指标构建方法得当,指标意义明确,指标阈值范围符合柴达木盆地藜麦生长发育实际状况,完全代表柴达木盆地藜麦产量形成的最优农业气象资源配置,对进行藜麦特色种植产业发展具有科学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山区小杂粮的内涵及开发动因在古代,粮食没有主粮和杂粮之分,现代杂粮的概念也没有明确的解释,它是相对主粮而言,有些地方叫"脚粮",也是针对套种而称。上世纪50年代起,我国从口粮制度管理出发,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青海藜麦生产现状、自然条件利弊因素分析,从发展高原特色农作物种业的角度,提出了发展藜麦产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藜麦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营养价值较高,在未来主要优势粮食作物生产中占比很高。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从生态学特性、生物学特性、生理学特性及精简栽培技术等方面对藜麦进行较为系统地分析和阐述,进而明确藜麦基本种植条件、播前准备、适时播种及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内容,为山西省藜麦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我国水稻、小麦等大宗粮食作物相对过剩,市场出现了滞销。而杂粮,如荞麦、燕麦、小米、甜玉米、糯玉米、蚕豆、豌豆等市场前景看好。近十年来,全世界小杂粮的消费量和价格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小杂粮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产较低且  相似文献   

20.
农民兄弟增收,收储企业减负,加工企业增效,农发行清收欠息,这是农发行巴林左旗支行积极支持收储企业购销小杂粮带来的成效。巴林左旗支行利用当地盛产杂粮及能够就地加工转化的优势,在认真执行收购资金封闭管理政策的前提下,按照“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大胆支持国有收储企业购销小杂粮。既解决了农民卖杂粮难,小商贩压等压价、赊欠打白条的问题,又解决了收储企业无买卖可做,加工企业无力购买原材料致使开工不足经常停产以及农发行陈欠利息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