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公众号之后,政务APP成为各级政府践行互联网政务的新工具。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法,以政务APP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政务"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在软件载体、功能设置、开发运维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明确政务APP在我国互联网政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政务APP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时代,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客户端为重点的政务新媒体在党政机关得到广泛应用。"两微一端"在顶层设计、发展定位、运营维护、评价机制等方面的新问题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新瓶颈。文章以为应建立统筹规划、差异发展、技术创新、监察评估的融合发展机制,激发"两微一端"优势互补的集成效应。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是提高行政办事效能,优化政务公开环境的重要方法。黑龙江省江川农场积极打造"丰韵江川"微信平台、社区521微服务平台、江川农场医院医患沟通微信群三大网络政务服务平台,开创了"互联网+"与政务服务工作相结合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一款全新的即时通信工具——微信横空出世。短短3年时间,微信便以其方便、快捷,以及集语音短信、视频、图文于一体等特点,迅速发展壮大。作为网络社交媒体新宠,微信不仅为人们的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更为新闻报道、政务和营销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天津市政务服务办、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湖南省编办、重庆市政府电子政务办、贵州省政务服务中心、云南省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宁波市住建局、青岛市电政信息办、青岛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大连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厦门市政务中心管委会.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农业政务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政务微博微信逐渐成为农业政务公开的新平台、"三农"服务的新途径、政民互动的新渠道,但同时也遇到了功能定位不清、质量参差不齐、政民互动不足、服务功能不多等问题。很多农业官微看起来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但读起来却没有"温度",更难做到有"热度"。如何打造有温度的官微,成为农业政务新媒体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政务服务信息化提出了新要求,也创造了机会。在分析河北省互联网政务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后疫情"时代智慧政府建设的新思路。借助智慧政务系统建设,转变服务方式,提升信息协同水平,推动政府公共行政效率不断改善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已刻不容缓。而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信息有效传播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惠农政策的出台,加快了农业信息化进程,而随着新型社交媒体的普及,微信、微博等被大众普遍应用,为农业信息的有效传播带来了极大便利。文章主要以微信为例,首先分析了微信在农业信息传播中的应用,其次研究了当前在农业信息传播过程中使用微信所出现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以此促进微信对农业信息的有效传播,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对政府的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互联网+政务服务"正是根据政务运行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对政务服务模式进行的创新。山西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为我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介绍了山西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基本情况和目前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对今后平台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快速融合,以及政府创新治理的内在诉求催生政府2.0。政府2.0对我国电子政务,尤其是微政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基层微政务作为微政务大军的主要组成部分却发展缓慢,质量堪忧,应予以高度重视。文章通过分析政府2.0对微政务的挑战以及地方微政务发展现状,总结当前我国基层微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基层微政务发展应重视"微服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建立"微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为期3天的“第二届农业网站发展论坛暨全国农业信息中心主任座谈会”8月17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圆满闭幕。会议围绕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这一主题,就农业网站的发展、各级农业信息中心的工作任务、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姚瑶 《山西农经》2023,(6):44-46
数字乡村建设是适应大数据时代背景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战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由于各地经济水平、信息基础建设水平、产业结构及产业融合程度等方面的基础水平差异较大,统一的数字乡村建设路径无法实现。因此,本研究结合安徽省产业结构特点,通过分析省内数字乡村建设较为成功的典型案例以及安徽省数字乡村建设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数字乡村建设纲领性文件转化为适应地方发展现状、产业特点的有效策略提出对策建议,为安徽省数字乡村战略的落地、地方政府制定数字乡村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已成为推动安徽省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在阐述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现实基础上,提出策略体系,以期为安徽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北京市农业局信息网建设总体情况 “北京市农业局信息网”是北京市农业局在互联网上建立的政府网站,其建设以“政务公开,加强行政监督”为原则,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宣传我局职能,树立机关形象,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建于1996年,先后共历经了四次改版,而在其开发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农业局的工作职能,以抓好为京郊广大农民服务为导向,逐步强化网上办事能力,并以农业部“‘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为后盾,突出抓好市场信息服务功能.经10年的发展,网站已由最初的静态页面组网发展成为为功能全面、交互性强的农业专业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15.
正"微信上就能知道村里的大事小情,特别是美丽乡村建设、村集体资产处置、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等村务信息可以直接了解。"昨天,在手机微信"民情通信息群"里看完最近发布的村公共服务中心营业房招标公告,浙江绍兴小越街道倪梁村村民张志玲在群里为村干部点赞。小越街道倪梁村利用"民情通信息群"向村民定期公开村级财务收支、阳光低保申请审核审批、村集体资产处置、低保评审等群众普遍关心、涉及  相似文献   

16.
微信公众账号因其特有的信息传播机制,成为知识精英、意见领袖最新的集聚平台。本文从推送机制、互动机制、分享机制等方面,探析微信公众账号兴盛背后的信息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知识的普及,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普遍提高,他们在获得经济自主的同时,更迫切需要政治自主,要求参政议政、民主决定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政务的愿望愈来愈强烈。实行政务公开,正是顺应了群众的这一需要。金坛市花山乡党委、政府在全面实行村务公开的基础上,于去年下半年在常州地区率先推行了政务公开,积极组织和引导群众参与乡镇机关的政务管理,为加强新时期的基层民主建设探索了成功的经验。"一明确":明确公开内容,增强政务工作的透明度根据乡镇政务工作的实际情况,从群众最关心和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作为全国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的两个省份之一,加快安徽省城镇化进程,促进安徽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对于今后一段时期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将安徽省与全国的城镇化发展趋势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索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江苏省的对比,从综合工业化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结构变动以及两化协调等多角度预测了安徽省未来城镇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就业结构、结构偏离度、就业吸纳能力几个方面对安徽省及安徽省各市进行探究并与全国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安徽省第三产业就业结构的现状、趋势以及新特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高校在信息发布、查询、问题反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使用微信公众平台完善高校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方法,就如何在高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