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角度的考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货膨胀——国际收支角度的考察闫先东冯克然一般将通货膨胀定义为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通货膨胀总是与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是物价水平上涨和货币购买力下降。度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有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 相似文献
2.
3.
4.
5.
2007年国内CPI一路高歌,如今仍然保持着高位运行的态势。国内对通货膨胀的成因众说纷纭,就此经济热点,从国际收支的角度借助国际收支平衡表,用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项目与CPI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参考相关文献给出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6.
苑玉梅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19-19
随着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国际收支失衡的背景和原因不断变化,如何改变国际收支失衡成为一国政府和众多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该文主要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
略论我国国际收支调节的几个问题·陈飞翔·1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今后的一个时期,中国将更加深入地实行国际分工,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经济循环,逐步地走上开放型市场经济体系的运行轨道。这是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也... 相似文献
8.
国际比较 国际收支调节的目标模式,因国情不同而各有区别。从世界范围看,典型的国际收支调节模式有以下几种: 1.成熟的债权国模式。这一模式的国际收支结构是:经常帐户逆差(其中贸易收支大量逆差),服务收支大量顺差,资本收益(指利润、利息收入)的收支大体平衡;金融帐户存在大量顺差。这种模式目前以美国最具有代表性(见表1)。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外国际收支理论的发展状况及国际收支平衡概念,提出了中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2.
<正>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收支若出现入不敷出的严重失衡状况,都必将引发一系列的严重经济困难,因此各国(地区)总是要采取某种或某些政策措施来调节其国际收支,以避免发生严重失衡的状况或缓解失衡状况。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有很多种,诸如通过产业政策来发展出口产业和进口替代产业,通过汇率政策来影响外汇市场的需求,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来压缩需求总量等,但最为立竿见影、最为有效的则是通过贸易政策来限制进口,进而减少对外支付,因此各国(地区)在调节国际收支时总是倾向于采取限制进口的措施。考虑到各国(地区)调节国际收支的需要(在某些情况下限制进口是唯一有效的手段),同时也考虑到最大限度地维护世界自由贸易,国际社会确立了使用贸易政策限制进口来调节国际收支时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3.
14.
15.
银行不良资产与通货膨胀的压力周天勇学术界对投资规模过大、成本推动、农产品供给不足、经济结构扭曲等原因形成的物价波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形成了通货膨胀成因的各种观点。但是,对银行不良资产增多导致的通货膨胀压力及其对物价的冲击却很少见有探讨。笔者拟就此谈点... 相似文献
16.
四十年代末期以来,随着美元荒余波的延续以及西欧各国经济复兴的刚刚起步,全球范围内国际收支不均衡的格局加剧了。这主要表现为国际间贸易流量的不合理和资本去向的单一化。因此,如何保持对外均衡,就成为许多西方国家制订经济政策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相应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学界曾享有过“全盛时期”。在此时期中,由于凯恩斯理论的应用,也产生了关于国际收支的新理论。 1952年,亚历山大(S·Alexander)发表了他著名的《贬值对贸易收支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和国内经济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国际收支政策搭配理论对目前的国际收支调节策略进行分析,提出了目前国际收支调节策略中存在的缺陷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1996年11月12日,我国外汇储备超过1000亿美元达到1004.5亿美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外汇储备国.但是,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因为外汇储备增加引起的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投放增多,却极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尤其是滞后的通货膨胀.一、过多外汇储备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