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的经济增长是转移到依靠人力资本上来的时候了。“亚洲四小龙”和日本的经验可供借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在1994年曾作判断“东亚的经济增长模型,不可能持续。”这主要是针对“亚洲四小龙”,当时,这四个地区的GDP增长中75%耗费的是人力和物力。幸运的是,后来“四小龙”技术转型成功了,保持了持续发展。而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发生经济危机,其实主要是金融危机,制造业所受影响并不大。由于日本拥有一流的技术能力,不仅未出现制造业企业大批破产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科技与企业》2007,(3):79-79
推荐理由: 亚洲的现代化是当代世界现代化发展中成效最突出、内容最丰富的进程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里发展成为世界现代化第三次大浪潮的中心.特别是东亚经济实现了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虽然在20世纪末遭受了东亚金融危机的重创,但经过自我调整与改革,东亚经济已经迅速复苏。而今,亚洲各国的现代化正方兴未艾、如火如茶地开展,成为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闪光“亮点”。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人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中国继20世纪后期经济的快速增长之后,能否保持这种发展态势进入对世纪。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结束了东南亚国家及韩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后,受亚洲“群体效应”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前景如何Z按照经济周期理论及经济互动的规律,都预示着中国经济增长将放慢,但慢到什么程度?持续多长时间?它对下个世纪中国经济总体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笔者将就此问题谈一点看法。一、中国20世纪后期经济实现持续、快速、腥康发展的条件。我国经济1979-1995年的年增长率在9%以上,1992-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  相似文献   

4.
98管理妙招     
你是否为危机一筹莫展?还是被机遇冲昏了头脑?下面98个观点将帮你应付迎面而来的管理问题。 Jet Magsaysay著 编者按:对亚洲经理人来说,1997是困惑的一年。许多人随着货币贬值和股市下跌渐失信心。另一些人则因出口停滞不前、贸易逆差不断增长而忧心忡忡。他们看到宣称“亚洲奇迹业已终结”的新闻,怒气冲冲。※尽管如此,东亚的增长率仍居世界之冠。机遇还在亚洲各地不时展现。中国和日本重现新的活力。信息业火爆异常。亚洲经理人薪酬也在继续追赶西方水平,※1998年看来更将如此。本刊为了一如既往地完成为你…  相似文献   

5.
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银行在2007年题为《东亚复兴:关于经济增长的观点》的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避开中等收入陷阱”概念。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缺乏规模经济,东亚的中等收入国家不得不努力保持其前所未有的高增长率,而以生产要素的积累为基础的战略,可能会导致持续恶化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秘书工作》2023,(6):71-73
<正>20世纪中叶以来,东亚经济实现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并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世纪之交,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欧洲和北美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了显著进步。建立一个属于亚洲自己的国际性高端论坛组织,促进亚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在全球性问题上发出亚洲声音,成为亚洲各国的普遍共识和期盼。  相似文献   

7.
新千年的到来,我国经济增长会怎样呢? 前一种意见认为,2000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好于 1999年。其原因主要是: (1)国际环境趋好。根据世界各主要预测机构预测, 2000年世界经济增长总的来说将好于 1999年,欧盟处于经济回升期,日本经济也将有所好转,亚洲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的经济恢复明显,美国经济仍处在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期内。尽管近年来许多人士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时间一直存有疑虑,近期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又发出了美国经济行将衰退的警告,但一些专家认为,美国经济增长主要是创新推动的,因此可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克鲁格曼对东亚经济“神话”的质疑出发,通过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讨论中国改革三十年以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得出要素积累是中国改革后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而技术进步也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关于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杨扬 《企业研究》1998,(10):26-28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东亚经济飞速发展。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仍处于滞胀、衰退状态时,东亚(包括东南亚)经济仍然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这种现象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东亚奇迹”。“四小龙”、”五小虎”的称谓接连出现。这对发展中国家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东亚,特别是沿太平洋一线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最具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带。在这种背景下,当日本受到泡沫经济的困扰时,当韩国的大企业相继出现增长乏力时,并没有引起更多权威和专家们的不安。因为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强劲发展势头在很大程度上,掩盖和弥补了其它东亚国家在经济增长方面的某些不足。然而,就在人们越来越相信东亚经济奇迹将继续下去时,1997年,因金融危机而引发的东亚经济的剧烈动荡发生了。动荡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和深远影响,迫使人们不能不去思考一个“为什么”的问题;不能不设身处地地去想一想“怎么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读书     
《长三角》2012,(1)
亚洲教父:香港、东南亚的金钱和权力 主导东南亚商界的精明华人大亨创造了该地区的经济奇迹,对吗?错!事实上,上述经济增长和复苏都是由平凡的出口行业推动的,而非这些大亨。史塔威尔得出结论:“教父们更多的是经济增长的受益者,而不是推动者。”  相似文献   

11.
陈锐 《企业活力》2014,(3):35-42
在战后远东地区,日本率先实现了经济发展,成为发达国家,并且通过产业输出带动了一批中小国家经济的成长。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日本为中心的"雁形阵列"。但仅仅依靠产业转移是无法形成内生的增长动力的,当中国开始进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东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中国转移,由于中国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转移到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真正进入了中国的经济内部小循环,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有力推动力量。中国目前发生的产业转移不仅不会损害中国的经济增长,反而有利于中国本土产业力量在全球的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12.
黄真 《数据》2006,(3):17-20
自世纪之交“新经济泡沫”破灭以来,世界经济就一直前行于激流暗涌之上,表面的短期繁荣难掩缺乏深层调整的本色。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大国纵横捭阖,求的是全球经济新一轮调整中的主动权,中东、中亚、东亚三条战线角逐正酣;一超对阵多强,不惜使出浑身解数,石油、汇率、利率三大兵器迭次杀将开来。国际政治的中心舞台加速向亚洲转移,标志着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国在亚洲博弈的阶段性结果,将最终决定本轮世界经济调整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一、靠投入撑起的速度早晚要撞南墙当前经济热点中的热点便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这是1997年亚洲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在很短时间内,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国家,它严重影响着1997年乃至今后当一段时间亚洲经济的发展。动荡的原因很多,极为复杂,人们看法不一,但从根本上说是东南亚各国政策出现失误,导致经济运行失衡,出现了“泡沫经济”,东南亚金融危机再次证明,搞“泡沫经济”是不能使一个国家繁荣起来的。吴敬琏说,早在多年以前,一些经济学家就已经指出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因为政府对经济过多地干预,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由财政出钱,或向国外贷款,或依靠金融机构的支撑,结果造成投资效率下降,效益下高。实际上是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有问题,即高速度是靠大量的投入撑起来的。经济增长的数量上去了,但质量较差,实践证明,靠投人实现经济增长是不可能长久的,早晚要撞南墙。  相似文献   

14.
<正> 从东亚不同寻常的经济奇迹的出现,到波及全球的东亚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学界对东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一直都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以期找出东亚经济持续几十年高速增长的秘密和今日危机突然爆发的深刻原因。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大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如何看待东亚经济增长的质量;二是是否存在一种东亚经济发展模式;三是东亚模式是否是东亚危  相似文献   

15.
亚洲最早开始全球化的地点,中国台湾高雄应该算一个。40年前中国台湾在高雄港边上划出一块72公顷的填海地,以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对出口产品的免税政策来吸引外国投资者,称为“出口加工区”。那是亚洲第一家,也是随后世界各地的模版。特区的成功说服了中国台湾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如韩国,都采用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结果是数十年的高速增长和被称为“东亚奇迹”的新繁荣。  相似文献   

16.
质量与人才“企业靠产品,产品靠质量,质量靠人才,人才靠环境,环境靠创新。”一个企业要发展、振兴,并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要有一支高层次的管理、科技人才队伍,必须有一个团结协作、技术过硬、勇于创新的职工队伍。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是世界无限通讯革命的领路人,它不仅是世界上头号寻呼机生产商、第三大集成电路板生产商,而且是占世界市场份额45%的移动电话制造商,创造出营业额5年增长2倍的奇迹。如此辉煌的业绩、如此之高的效率和效益,摩托罗拉有什么经营诀窍和制胜方略呢?在常人眼中,企业管理之道在于严,最佳的方案是严…  相似文献   

17.
资讯 声音     
《房地产导刊》2009,(6):17-17
“中国并不富裕,钱要自己留着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谈到中国庞大汇率时坦言。他还预言,希望世界经济不到10年经济增长就能恢复,“在我看来经济不可能迎来V型底部.很有可能是U型甚至是L型的复苏。”  相似文献   

18.
贾万志 《新远见》2011,(3):10-16
当今世界,在冷战结束后,出现了许多重大事件:苏东解体,北约东扩,“9·11”事件,伊拉克、阿富汗战争,“金砖四国”崛起等,特别是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了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国际力量此消彼长,加速由发达国家向新兴国家、由欧美向亚洲、由西方向东方和多极力量转移。“世界万象变幻多端”,怎么观察?  相似文献   

19.
陈霞 《数据》2008,(4):60-61
随着次贷危机的影响蔓延到其他领域,舆论普遍认为美国经济今年会减速运行甚至陷入衰退,从而导致世界经济低迷。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努里尔·鲁比尼就说,人们常说“美国经济打喷嚏,世界经济都要感冒”,而这次美国经济恐怕要患上一场“持续肺炎”。他认为美国经济正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美国摩根士丹利公司亚洲区主席斯蒂芬·罗奇也说“我认为美国经济将经历一个相当痛苦和相对较长的衰退期”。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经济当然不可能独善其身。人们关心的是,美国经济衰退会给中国经济造成多大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先生表示,美国经济衰退会影响到中国,中国应当未雨绸缪。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部主任洪平凡也说,中国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市场依赖程度很大,美国经济衰退会使中国的出口受到严重影响。美林公司前全球首席经济师唐纳德·斯特拉斯海姆更写文章表示,美国的经济衰退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不可否认,美国经济衰退确实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但程度并不会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严重,我们不必过于恐慌和忧虑。  相似文献   

20.
读书     
《走出神话:中国不会改变世界的七个理由》作者:乔纳森·安德森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8月推荐理由:关于中国的现状和未来,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都充满了大量的“神话”,本书一方面详细分析了中国面临的诸多难题,包括政经关系,人口老化,银行坏账,社会矛盾,增长模式以及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影响,在充分肯定中国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探讨了现存问题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针对各种夸大其辞的论调,作者还原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真相,指出中国尽管是新崛起的亚洲巨龙,却并非人类从未见过的物种,从宏观经济的各种表现来看,它都将沿着东亚文化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