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池培琦 《魅力中国》2014,(14):95-95
台湾女作家简姨书写女性,探寻女性,用心展现女性生命的情状。在其对女性的描绘中,着墨最多的是对出走于光怪陆离城市的女性的书写,对女性“回归”家庭生活后的书写。简姨用文字记录其状态,探勘女性内在,窥其情感奥秘,听其挣扎之声,追踪她们的步履。如此,且听听她们的私语,且看看她们的困境,且做做她们的倾听者。  相似文献   

2.
《宠儿》和《紫色》分别是托尼·莫里森和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她们在小说中以不同的手法构建了黑人女性的成长之路,真实反映了美国黑人妇女饱受歧视和压迫的生存状态和她们觉醒后奋起抗争的艰难历程,同时也揭示了造成黑人女性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王忠信 《黑河学刊》2014,(1):29-30,58
进入90年代后,迟子建的小说创作一直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对城市底层女性的痛苦与不幸寄予了深切地关怀。在她的《踏着月光的行板》、《零作坊》和《泥霞池》等小说中,作家叙写了这些从乡村来到城市的女人们的苦难、沉沦及痛苦挣扎,揭示出这些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女性艰难、粗俗的生存状态。但迟子建在书写苦难的同时,也展现了她们身上朴素、善良的人性光彩和顽强的生命活力,透露出缕缕温情。迟子建的底层写作,充满了现实关照和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4.
本文解读了池莉的《烦恼人生》,分析了小说的新写实风格:刻意写实,展示生活的原生态;关注人的最低生活欲求,摒弃文学的政治功能;用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取消了作家的情感介入;注重描写艰难困苦的生活情境,展示人们灰色的生活状态;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平民化倾向突出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美国特工电影《碟中谍》为例,分析了女特工在美国特工电影中的形象塑造。认为她们百变性感,以美色诱惑完成任务;同时女性情感和内心的柔弱引发出特工电影中温情的一面;并且相对于男性表现出适当的示弱或牺牲。证明了电影中塑造的女特工形象同样有其精彩之处。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朝历代都利用各种手段强化“男尊女卑”的观念,把“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作为封建伦理纲常,并以此制约女性。父系文化传承从各个方位向女性伸出触角,使女性身心在长期的积淀中被摧残、被畸形化,制造了一代又一代女性的悲剧。这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普遍的反映。即使在描写男儿天地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也出现了一些女性的身影,虽然她们寥若晨星,却在其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她们的际通不同,但当我们撩开加在她们头上的各种面纱之后,会发现无论是高贵的皇族,还是贫民;无论是叱咤风云的巾帼英雄,还是温柔美丽的…  相似文献   

7.
进入90年代后,迟子建的小说创作一直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对城市底层女性的痛苦与不幸寄予了深切地关怀。在她的《踏着月光的行板》、《零作坊》和《泥霞池》等小说中,作家叙写了这些从乡村来到城市的女人们的苦难、沉沦及痛苦挣扎,揭示出这些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女性艰难、粗俗的生存状态。但迟子建在书写苦难的同时,也展现了她们身上朴素、善良的人性光彩和顽强的生命活力,透露出缕缕温情。迟子建的底层写作,充满了现实关照和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刻画了众多的少女形象,她们婀娜多姿、形象鲜明、才华出众。她们的自主意识得到了觉醒与张扬。文章诸多章节中的酒文化都体现出作者的进步女性观:即关注女性、赞扬女子才能的一面,对她们思想的进步意识给予了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对她们的生活遭遇和结局给予了无限的同情和怜悯。  相似文献   

9.
赵艳蕾 《魅力中国》2011,(11):222-222
《时时刻刻》以《达罗卫夫人》为主线,通过不同时空的三个女人一天的生活经历,将她们的世界联系起来。影片反映了三位女性共有的同性恋倾向,及不同时代女性自我的追求和探索的历程,再现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万海玉 《魅力中国》2014,(27):90-90
美国文学名著《飘》和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倾城之恋》两部作品的爱情叙事是均从女权意识的角度去赞美女主人公的反抗,作为贵族女性,她们在生存困境中追求爱情和幸福生活,共同选择婚姻来改变命运,但由于不同的文化形象和性格,使她们生活的结局迥然不同。本文试图分析两位女主角形象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1.
在《左传》中记载看一些女性的形象,例如:德貌双馨的庄姜、息妫;深谋远虑、宽容大度的晋文公之妻姜氏、怀赢;恃宠谋私乱国晋献公的宠姬骊姬等。她们的存在使春秋时代这块历史的大画布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也更加富有人情韵味。了解《左传》,了解春秋,了解中国历史就必须重视这些使历史流光溢彩的女性人物。  相似文献   

12.
邹佩佚 《魅力中国》2013,(34):97-97
《红楼梦》作为一部女性的颂歌,描写的女性人物之多,实属罕见,本文从长相、才能、性格三方面对这些女性进行描写,展现出了她们的特点和悲剧。  相似文献   

13.
秦秋萍 《魅力中国》2013,(13):112-112
绘画作为艺术范畴的一部分,女性对艺术的喜爱更直接、更具有指向性。女性对绘画有着自身的视觉描述和独特的表现风格;有着炫丽多彩的生活内容和情感体验;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思维特征。她们的绘画作品直接或间接的自述语言,洋溢着女性自身的风采,熔铸着女性艺术的思想灵魂。  相似文献   

14.
《黄色糊墙纸》和《觉醒》分别是美国女权主义的先驱吉尔曼和肖邦的小说,她们的作品反映了19世纪末女性的觉醒和反抗,小说中各塑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在两类女性形象的对比中揭示了女性觉醒后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温文华 《魅力中国》2014,(20):128-128
关汉卿的女性意识体现在细腻的女性的自我审视和逐步自觉认识,也透露在女性的生命体验和言行中的觉醒和反抗。本文将以关汉卿的《救风尘》的赵盼儿,《金线池》的杜蕊娘和《谢天香》的谢天香为例,从青楼妓女这一特殊的女性为基点,分析她们的爱情婚姻追求.浅谈其中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
孟广慧 《魅力中国》2010,(26):288-289
《女》对男性权威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剧中三位时代新女性强烈的女性意识,把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传统认识击得粉碎,她们不再是男性之外的对象存在,而就是她们自己。现代女性并没有颠覆男性在社会中的权威地位,而是继续掌控在男性的霸权之中,女性对男性的反抗并没有取得胜利,只是变了形式。  相似文献   

17.
央歌儿在《来的都是客》中以灵动的文字言说着别种风味的北国都市中一群普通女性,她们对生活的痛苦体验与关于心灵超越的追求同在,她们在生命的苍凉之旅中体认着痛苦,却也追寻着飞扬。  相似文献   

18.
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通过两个普通阿富汗女性的视角,讲述了她们面对残酷的命运从失去自我到重拾生活希望的感人故事.本文通过成长小说角度对玛丽雅姆进行了分析,证明了《灿烂千阳》中主人公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她们坚韧、顽强、决不放弃的精神,这种人性的光辉犹如一千个灿烂千阳一样,照耀着这片土地的人们,激励着他们顽强成长.  相似文献   

19.
潘凤璇 《魅力中国》2011,(14):74-74
《婚姻保卫战》中的几个女性角色类型化地展现了当代女性的大概面貌,她们在新的社会语境中努力生存,获取社会的认可。但是,在事业奋进的同时,她们不得不面对事业与家庭的矛盾,以求解决之道。此剧虽有诸多缺点,但单从它对当代婚姻家庭中的女性的刻画看,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相似文献   

20.
严歌苓善于刻画人物,尤其女性。在《扶桑》和《第九个寡妇》中,作家从生物性、人性和神性层面对女性进行多维度全方位书写:作为生物性存在,她们生命力惊人;作为女性,她们缺乏最基本的性别认知;却浑身上下散发出地母般的神性光辉。扶桑和王葡萄也因之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人物画廊里两个独创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